耳背,老年癡呆的誘因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5-03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老年保健——大眾養生網

許多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越來越耳背了,長期下去,聽力衰退,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一個很大的因素,而且也很容易造成老年癡呆。那麼耳背是怎麼造成老年癡呆的呢?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如何預防呢?

從生理上講,聽力衰退不僅使老人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變弱,還會導致老年語言障礙。因為聽覺和聽覺語言中樞同在顳葉,而聽覺語言中樞需要完好的聽覺係統傳導,當聽力減退時,聽覺傳導減少,聽覺語言中樞接到的信息自然相應減少,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聾啞”。這種聽覺和聽覺語言中樞的長期閑置,就可能導致大腦某個特定區域的功能失靈,造成老年癡呆。

老人聽力衰退是人體衰老在聽覺上的一種表現,屬生理現象,但也有病理性的因素,或者還可能是外在環境的影響。比如環境噪音、細菌病毒感染、耳毒性藥物都可以直接破壞聽細胞,而精神因素、代謝紊亂、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以及一些老年全身性疾病也會加速聽細胞的衰落。所以,盡管無法製止老年性耳聾的發生,也可以根據致病的誘因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可能避免或延緩症狀的發展。

1.盡量避免使用耳毒性抗生素

老年人可適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及維生素E,而盡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因為這些藥物很容易引起聽力損害。

2.控製高血壓預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少吃飽和脂肪性飲食,以降低高血壓的發生率。一旦發現高頻聽閾下降,應服降膽固醇藥、血管擴張劑等,以免引發耳蝸微血管病變。

3.改掉挖耳習慣進行耳穴按摩

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導致鼓膜損傷。常按摩耳垂前後的處風穴(在耳垂與耳後高骨之間的凹陷處)和聽會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頜關節突後緣凹陷處),可以增加內耳的血液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鍾。

4.遠離噪聲鍛煉老年人倘若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間喧鬧、人聲喧嘩等噪聲,會導致內耳的微細血管經常處於痙攣狀態,內耳供血減少,聽力急劇減退,甚至引發噪聲性耳聾。所以,老人不要在馬路邊晨練,盡量少進行噪聲過大的文藝活動,如打鼓、擊掌等,而應堅持慢跑、舞劍、散步等活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

5.保持平常心態多與他人交往

如果老年人經常處於急躁、惱怒的狀態中,會導致體內植物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發生缺血、水腫和聽覺障礙,容易出現聽力銳減或暴發性耳聾。所以老年人要盡量使自己心情愉快,與周圍人交談。比如,老人們圍坐在一起,相互談天說地,共同切磋棋藝,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自己發出的不斷笑聲,促進內耳供血循環,減緩聽細胞的衰落。此外,堅持每天進行發聲讀報,也是延緩語言中樞退化的好辦法。

請大家用科學的方法保護好老年人的耳朵,遠離耳背,遠離老年癡呆!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