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多高是尿毒症?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其實肌酐的正常標準為44-133μmol/L,當血肌酐超過133μmol/L時意味著腎髒出現損傷,血肌酐>707μmol/L時則病情就已進入尿毒症期了。
一、肌酐多高是尿毒症?
酐值比正常值高就叫肌酐偏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腎功能更有意義。所以肌酐偏高一般就指血肌酐偏高。血肌酐正常值各個醫院的衡量標準不一樣,一般來說血肌酐正常值標準為:44-133μmol/L,當血肌酐超過133μmol/L時意味著腎髒出現損傷,已經腎功能不全、腎衰竭。(133μmol/L以上為炎症損傷期,186μmol/L為腎功能損傷期,451μmol/L為腎功能衰竭期)。
人們常說的尿毒症是指慢性腎衰的終末期,這不是指一個獨立病症,而是一係列腎髒病晚期共有的臨床綜合征,血肌酐>707μmol/L時病情就已進入尿毒症期。
二、尿毒症早期症狀
1、疲勞頭疼乏力:
造成這一症狀的主要原因是:細胞功能受損,代謝失衡,長期有害物質體內滯留引起神經細胞病變、酸堿代謝失衡、電解質雜亂以及腎性高血壓等。
2、浮腫:
浮腫是早期尿毒症患者較容易被發現的早期表現,初期浮腫主要表現為眼瞼部和踝部浮腫,隨著病情加重,會出現持續性或全身性浮腫。
3、惡心嘔吐:
造成這一症狀的主要原因是早期因血肌酐高,毒素堆積體內不能排泄導致消化道功能障礙,胃口不佳,病情惡化將會出現腹部悶脹不適、惡心、嘔吐。
4、尿量減少:
造成這一症狀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腎髒濾過功能下降,很多病人隨病程進展尿量會逐漸減少。
三、怎樣預防尿毒症
1、少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的主要成分為糖、色素、香精及碳酸水等,除熱量外,幾乎沒有什麼營養成分。國外研究表明,過量飲用碳酸飲料會增加患腎結石、腎衰竭及其他腎病的風險。
不管是加糖或不含糖的碳酸飲料,一天飲用碳酸飲料2瓶或者2瓶以上者,患慢性腎病的風險增大兩倍。
2、要注意腎病轉變成尿毒症
腎病很容易導致尿毒症,所以腎病病人要及時治療,要積極應用抗生素藥物。有慢性腎病引發的尿毒症均有所減少。
但是,慢性腎炎、多囊腎、Alport綜合症等原發及遺傳腎病引發尿毒症的比率日趨上升。所以腎病患者有及時的治療,才會減少尿毒症的發生。
3、泌尿係統感染要及時治療
許多人往往認為泌尿係感染是一個小病,無須小題大作。其實,泌尿係感染如治療不當,能引起病菌逆行感染,進而損傷腎單位,影響腎功能的進行性下降,導致尿毒症。
根據統計資料,對於泌尿係感染如何能引得了尿毒症很多人都不解,在我國,慢性腎盂腎炎導致尿毒症占到21.2%,是導致尿毒症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