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人們對中藥的意識都越來越高,很多朋友在患病的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運用中藥來幫我們很好地調節和治療疾病. 他們完全放棄了西藥的治療,因為長期服用西藥會對身體產生一些副作用. 可在煎中藥的過程中也會有一些禁忌的,那麼煎中藥的禁忌有哪些呢? 針對這個問題,接下來的時間請朋友們和我一起去學習下.
一、煎藥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過藥麵,浸透後再煎煮,則有效成分易於煎出。一般浸泡30分鍾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據藥材自身質地的輕重和季節、溫度的差異分別對待。花、草、葉可浸20分鍾;根莖、種子、果實及礦石、甲殼類藥材宜浸泡30~60分鍾。總之以藥材浸透為準。
二、煎藥用具的選擇
煎煮容器與藥液質量關係非常密切,曆史記載認為,“銀為上,磁者次之”,不主張用錫、鐵之類的鍋煎煮。因為有些藥物遇到錫、鐵等金屬後會發生沉澱, 降低溶解度,甚至會引起化學變化,產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張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鐵鍋、銅鍋,最好也不用鋁鍋及不鏽鋼、搪瓷容器來煎藥,以確保中藥的療效。
三、煎藥用水的選擇
水是煎煮中藥湯劑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選用潔淨的冷水,如自來水、井水、蒸餾水等。用水量應視藥物的重量、體積、吸水能力、煎煮時間、火候及所需的 藥量等因素來決定,一般以水漫過藥物半寸左右為宜。煎藥的用水量應一次加足,不要中間數次加水,更不能把藥煎幹了再加水重煎,煎幹的藥應棄掉。
上麵幾段文字內容就為我們很好地介紹了煎中藥的一些禁忌,在此我衷心希望廣大朋友們都能認真的閱讀上麵的內容,這樣才能將這些禁忌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避免. 同時也能將煎中藥的過程做得更正確,並且也能正確發揮出中藥的各種療效,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疾病得到更好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