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氣功養生術的文化審視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2-02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 中國古代氣功養生術的文化審視
  • www.dfhon.com2009-8-21來源:東方虹
  • 文章標簽:
  • 導讀:
  • 、引 言

    中國傳統文化猶如“深山澤,龍蛇藏焉”,蘊涵了無珍奇瑰寶,其中就有一至今仍令人驚歎不已的養生之道——氣功“氣功”一詞雖然古已有之,如晉代許遜的《淨明宗教錄》中就有《氣功闡微》的篇目。但是,正式將氣功作一統一的名稱,則是現代的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劉貴珍同誌在《氣功療法實踐》一書中,對“氣功”兩字作了全麵解釋,從此,“氣功”一詞流行開來,並成為各種煉氣養生功法的總稱。

    在古代,氣功流派眾,各派對氣功的稱謂也不盡相同,道家稱之為“吐納”、“內丹”,佛家稱之為“靜坐”、“止觀”,儒家稱之為“養氣”、“修身”,醫家稱之為“導引”、“按蹺”……總之,不論是吐納導引,還是靜坐養氣,都沒有超出氣功的範圍。種通過身心調煉,達到養生目的的氣功術,在中國文化的長河裏綿延了數千年,對傳統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編從傳統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學術思潮等方麵,對氣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作一些分析。

    思想觀念方麵,中國古代氣功養生術對生死氣化的哲學思想、羽化長生的神仙思想、清淨無為的政治思想以及正心誠意的倫理思想等,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思維方式方麵,中國古代氣功養生術與整體綜合的直觀思維、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類比推導的聯想思維以及觀物取象的象征思維等,都有著直接的關係;學術思潮方麵,中國古代氣功養生術與魏晉玄學思潮、隋唐佛學思潮和宋明理學思潮等,也有著內在的淵源關係。對此進行探討,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古代氣功養生術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它與傳統文化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因此,中國古代氣功不僅是一種養生之道,是一種文化現象。先哲認為,一切都必須以修身養性為基礎,以安身立命為本根。而古代氣功正是這樣一門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功夫與學問,所以,我們必須從文化學的角度來審視它。



    二、中國古代氣功養生術與傳統思想觀念

    中國文化猶如“深山大澤,龍蛇藏焉”,蘊含了無數珍奇瑰寶,其中就有一種至今仍令人驚羨不已的氣功養生術。中國古代氣功養生術一般稱之為吐納、導引、靜坐、內丹等。這種以人體精、氣、神為修煉對象的養生之道,在中國文化的曆史長河裏綿延了數千年,對傳統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與傳統思想觀念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一)氣功養生術與生死氣化的哲學思想

    中國傳統思想認為,氣化流行,生生不息,天人之間,一氣貫之。物之成毀,人之生死,都是氣化聚散而致。在這種思想影響下,一種以氣為中介,融宇宙論和養生論於一體的生死氣化的哲學思想便在先秦道家學派中產生了。日本著名漢學家福永光司說:

    先秦時代道家的“氣”論,將其大致區分一下,可分為用“氣”來說明世界之始,天地開辟和萬物生成的宇宙生成論和在天地宇宙間稟生的人怎樣保全自己之生,用“氣”來說明怎樣得到“一受其成刑,不忘以待盡”(《莊子·齊物論》)之睿智的養生(或養性)論兩部分。而宇宙生成論的“氣”論和養生(性)論的“氣”論盡管大致被區分,但在其根基上還有著相互的關聯,在終極上仍可視為一體之物--這被認為是道家“氣”論的特點。1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莊子是其典型代表,現在我們來看老、莊哲學中的“氣”論與氣功養生術的關係。《老子·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裏提出了一個整飭有序的宇宙生成論體係。馮友蘭認為:“一就是氣,二就是陰陽二氣之和氣。”2

    換句話說,宇宙的生成過程就是:道化生出混元之氣,混元之氣又衍生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交感運動、變合施受,再生成天地宇宙間的萬事萬物,而人乃“天地之心”,萬物靈長。這種氣化生成論,體現了天人同原同構的思想,蘊含了宇宙論和養生論的表裏關係。既然人與萬物的本原都是一團混元之氣,那麼,人要得道就必須抱一守氣。所以《老子·十章》又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一”(氣)是道的體現,萬物的本原。從宇宙論轉化為養生論,“道生一”的宇宙生成過程也就反衍為“抱一守氣”的氣功煉養過程。具體而言,這一煉養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載營魂抱一”,即持虛守靜,心氣合一,這是煉功的精神準備;其次是“專氣致柔”,即身體放鬆,聚氣丹田,這是煉功的關鍵一招;最後是“滌除玄覽”,即宅心玄遠,觀照道體,這是煉功的最終目的。道家哲學,乃至後來的道教哲學都有“道”、“術”不二的特點。抱一守氣的修養法術在老子的哲學體係中是一種明道見獨的功夫。《老子·二十一章》對道體的特點作了這樣的描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情甚真,其中有信。”道之為物,恍惚窈冥,若存若亡。它超越了人類文明社會賴以建立的文化思維模式和經驗習慣,非人的認知能力所能把握。老子認為,對道的把握需要一種最高的智慧去穿越人類文化習慣造成的障礙,在一種神秘的經驗方式中直觀道體。用莊子的話就是“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之以耳是感覺,聽之以心是思慮,聽之以氣則是性知,是一種超然的直覺能力。這種直覺能力隻有在靜寂的內養狀態中才能形成。據載,老子是古代一個隱居修道的高人,他對道體存在狀態的描繪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他的內養功夫,因為氣功養生活動中內氣運行的情狀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與老子所描繪的道體特點若合符節。明人趙台鼎《脈望》中引《規中圖訣》雲:“一陽潛動處,萬物未生時,跏趺大坐,凝神內照,調息綿綿,默而守之。則一氣從虛無中來,杳杳冥冥,無色無形,兆於玄冥坤癸之地,生於腎中,以育元精,補續元氣。續續不耗,日益月強,紿之去屙,次之返嬰,積為內丹之基本矣。”這裏所描繪的內丹產藥景象與老子所描繪的道體存在特點,何其相似乃爾!

    老子所謂的道,既玄之又玄,又真實可信;既是宇宙之本,又是生命之原。因此,在老子看來,體道與修身根本上就是一回事。他把修身理論與哲學問題融為一體,提出了“歸根複命”的學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百川到海,萬物歸根,這是自然規律,生命規律亦當如此。氣功煉養過程中,斂神入靜,氣沉丹田,即是返本歸根的功夫,故有“歸根曰靜,是謂複命”之說。能得自然無間的複命之常,也就可以明道見獨,觀照萬物,達到與道玄同的境界。此乃氣功養生術所產生的直覺認識功能,也就是《管子·內業》說的“摶氣如神,萬物備存”。

    老子哲學中宇宙論與養生論合一的特點,在莊子哲學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莊子認為:“通天下一氣耳”。氣是構成天地萬物和人體生命的原始材料。氣分陰陽,陰陽二氣,一動一靜,自相交感,如此形成自然和人的生命活動的內部規律。所謂:“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莊子·則陽》)“天地陰陽之氣交通成和而萬物生焉。”(《莊子·田子方》)這種宇宙生成論內通於養生論。在莊子看來,人體健康與否同樣是受陰陽二氣變化運動的支配。《莊子·大宗師》說子輿之所以“曲僂發背,上有五官,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是因為“陰陽之氣有診(錯亂)”。《達生》又說:“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為不足;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而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這裏以氣的升降出入來解釋各種不同疾病產生的原因。總之,人體與萬物俱“受氣於陰陽”,陰陽之氣和順、暢通,人與物就能正確發育生長,否則便會人亡物毀。

    根據氣化和諧論的思想,莊子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氣功養生方法。《養生主》所謂“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3,就是一例。王夫之釋此曰:“身前之中脈曰任,身後之中脈為督。督者居靜,而不倚於左右,有脈之位而無形質者也。緣督者,以清微纖妙之氣,循序而行,止於所不可行,而行自順以適得其中。”4

    莊子所說的“緣督以為經”,實際就是後來所說的內丹小周天功法。煉此功時,內氣從下丹田開始,逆督脈而上,經尾閭,夾脊、玉枕三關,再沿任脈而下,過上下鵲橋和上中丹田,最後回歸下丹田,完成一個循環過程。丹書上說,小周天功法可以防病治疾,補益虛損,有延年益壽之效,故曰“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身,可以盡年”。此外,莊子在書中反複描寫的真人、神人、至人所具有的“登高不粟,入水不濡,入火不熱”等人體物異功能現象,從現在氣功學角度看,大都是氣功修煉的結果,並非是毫無根據的奇思怪想。

    和老子一樣,莊子不惜筆墨地描繪氣功養生術以及由此產生的神秘體驗,是為他的哲學服務的。《莊子·天地》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靜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同乃虛,虛乃大。合喙鳴,喙鳴合,與天地為合。其合緡緡,若愚若昬,是謂玄德,同乎大順。”這段話集中表現了莊子“道→物→道”的哲學思想體係,它由宇宙生成論(道→物)和修性反道論(物→道)兩部分組成。不過,莊子更重視的還是第二部分,即“性修反德,德至同乎初”的逆歸道體的過程。因為道生萬物乃已然之事,而今的關鍵是如何修道、體道,達到與道玄同的人生境界。所以,莊子在書中提出了許多逆歸與道的方法,如“心齋”、“坐忘”、“心養”、“朝徹”等等。5

    這些方法均與氣功修煉有關。通過這些方法,人可以進入一種氣功態,在枯寂與靜穆中領悟道體的玄妙。《天地》篇所謂“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即是。劉笑敢認為:“莊子的心齋、坐忘、外物等修煉方法與氣功類鍛煉方法也有明顯關係,莊子很可能是借用當時的氣功式健身術的修煉方法來發展自己的逍遙遊理論的,他的逍遙遊的境界很可能與氣功‘入靜’以後的自我體驗有相通之處。”6

    可見,莊子“道”論確有某種原始修煉術的背景。

    總之,老莊吸取古代氣功養生經驗以豐富自己的氣化哲學思想,構築自己的哲學理論體係,從而形成一種宇宙論與養生論合一的道家“氣”論哲學。

    (二)氣功養生術與羽化長生的神仙思想

    長生不死,羽化飛升的神仙思想是在遠古巫祝文化式微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是古人求生意識無限膨脹的結果,也是古人關於生命永恒存在的一種美好願望。在神仙思想的衝擊下,原始的天人相隔,巫覡為媒的觀念已被神仙可學,修煉為徑的思想所取代。這也是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次進步。

    神仙思想在戰國時期已較為流行。《莊子》中描寫的神人、真人、至人、聖人、大人等,都具有神仙的性質;屈原在楚辭中也記載了許多生動浪漫的神仙故事。秦漢時期神仙思想更為普遍,社會上流傳著許多修道成仙的故事,諸如黃帝鑄鼎飛升,準南王得道升天、盧敖學道成仙、東方朔度世不死、老子修道成真、王喬辟穀不食等等。7

    上至秦皇漢武,下達黎民百姓,都卷入了一股狂熱的仙風道氣中。一批專門宣傳神仙思想,傳授成仙法術的方術之士,活躍於朝野,寵信於帝王,使得神仙思想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社會思潮。既有神仙思想,就有成仙方術。古人經過長期不懈的摸索,終於發現導引、行氣之類的氣功養生方法,不僅能治病健體,而且還有延年益壽之效。於是,人們把這些方法與長生成仙的追求聯係起來,形成一種修仙氣功。

    《漢書·藝文誌》曰:“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遊求於外者也。聊以蕩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心中。”這段話道出了仙人所具有的長生不死、神通廣大、逍遙快樂的特點。這三個特點均與氣功修煉有關。

    “老而不死曰仙。”神仙雖然有常人的形體,但卻超越了生死。《莊子·在宥》記述廣成子“抱神以靜”,修身延年,活了1200歲而形猶未衰。《列仙傳》說善於導引、行氣的彭祖,從堯時一直活到殷周,享年800餘歲。長生不死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氣功養生有延年益壽之效,能使人克盡天年卻也是事實。《內經》有言,“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春秋時期的老子,漢代的華陀,唐代的孫思邈,皆因精擅氣功養生之術而享年百歲左右。據近年學術界提供的材料,動物的生命約是其成長期的六倍,那麼天年應該在150歲左右。看來古人說的“終其天年”並非無稽之談,“長生不死”也不過是氣功延年益壽的引申與誇張。

    如果說長生不死是神仙生命力煥發的時間標誌,那麼神通廣大則是神仙生命力得以弘揚的力量顯現。一般來說,仙人總是力量非凡、無所不能的。請看《莊子·齊物論》的描繪:“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傷,飄風振海而不能掠。”仙人超常的力量來自氣功修煉。《莊子·達生》曰:“壹其性,養其氣,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卻,物奚自入焉!”《列子·黃帝篇》注亦言:“至人心與元氣玄合,體與陰陽冥合,神定氣和,所乘皆順,則五物不能逆,寒暑不能傷。”現在修煉有素的氣功大師,同樣可以做到“刀斧不傷”、“蹈火不熱”。

    古有“快樂神仙”、“悠悠仙界”之說。神仙的生活是逍遙自在的。《淮南子·齊俗訓》說:“王喬,赤鬆子吹呴呼吸,吐故納新,遺形去智,抱素反真,以遊玄眇,上通雲天。”這種高蹈遁世,自由飛翔的生活是多麼愜意快樂啊!,然而輕舉飛升畢竟是幻想,但是如此之類的幻覺的出現卻與氣功修練有關。美國學者埃利奧物在《印度教與佛教史綱》一書中指出:“心理學上的考察,也許可以發現那種主觀性的後果(例如看見幻象和在空中飛行的感覺),實際上都是通過修練產生的。”氣功研究的結果也印證了上述觀點。現在發現,煉功入靜後,中樞神經介質5-羥色胺的分泌增多,而5-羥色胺與致幻劑的結構相似,它的變化與人體各種感覺體驗和情緒體驗相關。

    由於神仙的三個特點都有與氣功有關,所以古人把氣功當作修煉成仙的方法,通過氣功修煉追求長生不死,培育各種神通,進入逍遙快樂的神仙境界,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莊子·刻意》記載:“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道(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華陀也曾對其弟子吳普說:“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這就清楚地表明,古人試圖通過行氣導引的氣功修煉,追求長生,成仙成真。就連輔佐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張良,在功成之後也隻“願棄人間事,欲從赤鬆子遊”,“乃學辟穀,道(導)引輕身”(《後漢書·方術列傳·華陀傳》)。對於各種修仙氣功的方法,葛洪在《抱樸子內篇·微旨》中作了概括:知玄素之術者,則曰:“唯房中之術可以度世。”明吐納之道者,則曰:“唯行氣可以延年。”知屈伸之訣者,則曰:“唯導引可以難老。”知草木之方者,則曰:“唯藥餌可以無窮。”

    簡而言之,古代修仙氣功的方法約有三類:一曰房中寶精,二曰導引行氣,三曰辟穀服食。房中術亦稱男女合氣之術,是一種男女雙修的功法。其核心是房中節欲,還精補腦。這種修煉方法起源於戰國,興盛於漢魏。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十問》、《合陰陽》、《天下至道談》等,都是專論房中術的。《漢書·藝文誌》將房中術與醫經、經方、神仙並列入“方伎”類。盡管後世房中術羼入一些淫穢的內容,但最初房中術卻是嚴肅認真的長生術。葛洪甚至認為,不知房中,雖服百藥亦不能長生。

    導引行氣之術在戰國秦漢時期已十分流行,現在最早的氣功文物《行氣玉佩銘》就製作於戰國初期。銘文共45字,講的是一種調息方法。另外,馬王堆漢墓還出土了一件帛畫《導引圖》。畫麵全為單個的導引動作,導引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這說明當時的氣功導引術在民間已十分普遍。

    辟穀服食法主要是不吃穀物,以飲水服氣為主,同時服用一些天然營養物。這樣做是為了消除體內多餘的雜物,減輕身心負擔,體持髒腑潔清。《呂氏春秋·求人》記載,大禹巡視天下,至巫山,遇見“飲露吸氣之民”。漢代還出現了總結這種功法的文章--《卻穀食氣篇》,其中說道:“卻穀者食石葦”。可知卻穀並非什麼都不吃。

    由上觀之,氣功養生術在心理與方法上都刺激了古人的神仙信仰,它在神仙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了催化劑的作用。反過來,神仙思想的深化曼延,又推動了氣功養生術的發展。至唐未,仙風熾熱,內丹盛行,一套完整的修仙度世的氣功修煉方法和理論隨之而形成。可以說,在古代,氣功與求仙是一種手段與目的的關係。

    (三)氣功養生術與清靜無為的政治思想

    古代道家的閃爍其辭,撲朔迷離的思想學說中,蘊含了一種新奇的政治觀--治國必先治身,隱藏了一種獨特的南麵術--正民貴在好靜。這種身國相關、清靜無為的政治思想與氣功養生理論有深刻的淵源關係。

    清心靜神、自然無為是氣功修煉的基本原則。古人認為,心神在人的生命中居於主導地位,心寧神靜則氣充體鍵。氣功養生的關鍵就在虛靜,丹書《性命圭旨》曰:“心中無物為虛,念頭不起為靜。”對此莊子心領神會,《在肴》篇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自然無為是氣功修煉的又一原則,煉功時的姿勢、呼吸、神態、意念等,都要自然而然,順勢而行,不可勉強力求。

    先秦的道家把清靜無為的氣功養生理論運用到政治上,提出了理身理國貴在靜,“治人事天莫若嗇”的觀念。《老子·十三章》言:“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莊子·在宥》進一步發揮了老子的思想:“故君子不得已臨蒞天下,莫若無為。無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就是說,好的統治者要懂得貴身,隻有貴身才能擔負起治理天下的重任。因為貴身的統治者不僅能神誌清明,垂拱於廟堂之上,撫民於四海之外,而且還能從治身活動中悟出治國之道,從而以靜治動,以無為達到無不為。所謂“我好靜而民自正”(《老子·五十七章》);“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莊子·應帝王》),就是這個意思。

    理身治國的政治思想在漢代又有了新的發展,身治則國治,身亂則國亂已成為士人向統治者進諫的基本口號。《老子想爾注》認為統治者應該“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由“內無思慮”而“外無政事”。揚雄的《法言·先治》則以問答形式論述了治國與治身的關係:“或問何以治國?曰:立政。曰:何以立政?曰:政之本,身也。身立,則政立矣。”《太平經》被看作是“安王之大術”,其中身國之論更加詳細:“端神靖身,乃治之本也,壽之征也。無為之事,從是興也。先學其身,以知吉凶。是故賢聖明者,但學其身,不學他人,深思道意,故能太平。”書中還進一步指出,意守丹田,鼓腹行氣的氣功養生術是古代帝王為政治身的具體方法。所謂,“古君王善為政者,以腹中始起,真能用道,治自得矣。”這裏的“腹中始起”與《老子》中說的“虛其心,實其腹”,講的都是氣蓄丹田的內功。臍下三寸曰丹田,真氣蓄積丹田,充實腹部為氣功修煉之本。這樣,《太平經》也就明確揭櫫了氣功與治國的關係。明代白雲霽評論該書時說:“皆以修身養性,保精愛神,內則治身長生,外則治國太平,消災治疾,無不驗之者。”可謂深明書中大意。陸遊《六言雜興》雲:“欲盡致君事業,先求養氣功夫。”理身是治國的基礎,養氣是為政的前提。內以煉養長生,外以治國安民的思想,在曆代帝王的治國政策中也有充分的體現。

    西漢初年,統治者從秦朝迅速滅亡的慘痛教訓中認識到,要想發展社會經濟就必須與民休息,放鬆鉗製,擇定新的政治指導思想。雖然統治者對於怎樣營造新的上層建築,確立新的統治思想,還在摸索彷徨、舉棋不定之中,但當時客觀的社會形勢已促使統治者對清靜無為的政治思想產生興趣。政治的需要刺激了理論的發展,秦漢之際被稱為“黃老之學”的新道家,以一種鮮明的政治態度,從“輕物重生”、“全性葆真”的養生之學轉向了研究“成敗存亡褐禍古今之道”,以期為新的統治者提供“君人南麵術”。事實表明,黃老之學提倡的清靜無為的政治主張,適應了漢初的社會需要,因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劉邦的同鄉曹參,因作戰有功當上了齊國的丞相。曹參理國熱衷於黃老道家思想,他上任不久,聽說當地有個叫蓋公的人“善治黃老言”,便派人把他請來,向他學習黃老無為之術,以治齊國,結果“齊國大治”。後來,曹參繼蕭何擔任了漢中央政府的丞相,又繼續推行清靜無為的政治主張。效果仍然很好,老百姓歌頌道:“蕭何為法,顜如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靜,民以寧一。”蓋公“清靜而民自定”的治國思想與老子“我好靜而民自正”的政治思想一脈相承,同是受古代氣功養生理論的影響。《史記·樂毅列傳》記載,蓋公學有師承,他的幾位祖師如河上公,安期生,都精通氣功養生術。尤其是河上公的《老子章句》,從氣功養生的角度闡述了《老子》一書的微言大義,為中國古代氣功學四大經典之一。該書以治國與治身並重,而其要旨則歸於治身養生。晁公武《郡齋讀書誌》言:“其書頗言吐故納新,按摩導引之術,近神仙家。”蓋公清靜無為的治國之道深受河上公其人其書的影響。

    唐前期睿宗和玄宗執政期間,道教盛極一時,兩位皇帝都深信氣功養生術,並把清靜無為的氣功養生思想當作治理國家的政治方針。睿宗時,養生之風盛行,他召著名道士司馬禎入京,詢以理身理國之事。《舊唐書·司馬承禎傳》記載:“帝曰:理身無為,則清高矣。理國無為,如何?對曰:國猶身也。莊子曰:‘遊心於淡,合氣於謨,順物自然而無私焉,而天下理。《易》曰:‘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是知天不言而信,不為而成,無為之旨,理國之道也。睿宗歎息曰:‘廣成之言,即斯是也。’”廣成子治身之言見《莊子·在宥》,說的就是“無視無聽,抱神以靜”;“無勞汝形,無搖汝精”的氣功養生術。在崇道養生方麵,玄宗比睿宗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繼承“身猶國也”,“無為之旨,理國之道”的政治方針,親自注疏《道德經》,認為“其要在理身理國”。他要以清靜無為之道治理天下,因為在他看來,“妙本清靜,故常無為,時物以生,而無不為也。侯王若能守道無為,則萬物自化,君之無為,而淳樸矣。”(《唐玄宗禦注道德真經》)他在位期間,製定了一係列簡政輕刑,節欲戒奢的政策,為“開元之治”的實現起到了促進作用。另一方麵,玄宗推行清靜無為的政策,又與他追求長生的欲望分不開。史載,“玄宗禦極多年,尚長生輕舉之術”。他篤信氣功修煉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死,曾虔誠地請善行辟穀導引術的司馬承禎下山,兩次接到宮中,問以“延年度世”之事,“承隱而微言,玄宗亦傳而秘之”,由此而深得“服氣精義”。

    宋初,黃老思想流行,宋太宗和宋真宗父子在政治上推行黃老之術。太宗說:“清靜致治,黃老之深旨也。夫萬務自有為以至無為,無為之道,朕當力行之。”(《續資治通鑒》卷三十四)真宗也說:“希夷之旨,清靜之宗,本於自然,臻於妙用,用之於政,政協於大中;用之治身,身躋於難老;施於天下,天下可以還淳;漸於生民,生民生其介福。”(《混元聖紀》卷九)統治者這些清靜無為的政治思想中,滲透著氣功養生之理,有些徑直就來自氣功修煉的經驗與理論。那些得道的高人在向統治者現身說法、麵授機宜時,為了顯示其養生理論的價值,滿足帝王長生與久治雙重需要,總是把修身與治國相聯係。據載,五代宋初的大氣功師陳摶(希夷先生),曾多次應詔入朝,向太宗建議“以清靜為治”。他的高徒張無夢也曾為真宗講解過丹詩《還元篇》的大旨。他說:“國猶心耳,心無為則氣和,氣和則萬寶結矣;心有為則氣亂,氣亂則英華散矣。此還源之大綱也。”(《玄品錄》卷五)這完全是以氣功養生理論來比附君王治國之道,使氣功養生術與清靜無為的政治思想合二為一。

    以上漢、唐、宋三例顯示,清靜無為的氣功養生理論,曾被廣泛地運用於社會政治方麵,成為一種社會政治思想。這種“身國相關”的思想觀念,根源於傳統的“貴身”“重生”意識,脫胎於古老的氣功煉養之術。

    (四)氣功養生術與正心誠意的倫理思想

    如果說先秦道家學說側重於宇宙生成論,它給古代氣功養生術奠定了生死氣化的理論基礎的話,那麼,先秦儒家學說側重於心性道德論,它為古代氣功養生術指明了以德養功的重要路津。“德為功之母”,儒家強調氣功修煉要配合仁義道德的倫理修養,從正心誠意入手,調心煉意,淨化靈魂,認為如此修身養性方能事半功倍。

    儒家正心誠意的修身養氣方法,濫觴於《古文尚書·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字就像佛祖釋迦拈花微笑,以心傳心的禪法,被後人看作是堯、舜、禹心心相傳的十六字訣。宋儒朱熹對這十六字作了詳細說明:

    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以為有人心、道心之異者,則以其或生於形氣之私,或原於性命之正,而所以為知覺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難見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二者雜於方寸之間,而不知所以治之,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無以勝夫人欲之私矣。精則察夫二者之間而不雜也,一則守其本心之正而不離也。從事於斯,無少間斷,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則危者安,微者著,而動靜雲為自無過不及之差矣。(《四書集注·中庸章句序》)

    “人心”者,“形氣之私”;“道心”者,“性命之正”,人無論是上智還是下愚,莫不兼具二者。故為人者,當正心誠意,反省內修,以“道心”製“人心”,以“天理”勝“人欲”,蒙養本心之正,滌除雜念私欲,使道心成為一身之主宰,這便是“精一執中”的修身法則。這種修身法則正是氣功調心煉意的理論基礎。《太清調氣經》曰:“夫氣者主心,心邪則氣邪,心正則氣正。”《西山群仙會真記·養心》說:“真人上仙,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天仙金丹心法》也首標“立誌”,繼之“端品”,把正心誠意看作是煉功的基礎。

    孟子從性善論出發,把養氣與倫理修養聯係起來,提出了“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口號。孟子認為,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係集義所生,正確的養氣方法就是配“義”與“道”。否則,浩然之氣就會萎縮。所謂“義”與“道”,無外乎儒家忠孝仁義之類的倫理規範。用這一套倫理規範來調節人們的欲望和言行,浩然之氣便會油然而生,主體便會感到充實不已。由此,孟子得出“夫誌,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誌至焉,氣次焉”的結論。總之,孟子把正心誠意,培養良好的心理狀態,當作氣功養生的基礎,從而使他的養氣方法與倫理道德修養融為一體。

    荀子更是把“治氣”與“養心”合二為一,孟子主張養氣配義,荀子認為治氣由禮,《修身》篇曰:“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治氣養心首先要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唯仁是守。唯義是行”。這與荀子的性惡論有關。在他看來,人性本惡,善者偽也。“偽”即人為。人的道德行為是經過後天的修養而獲得的。一個人隻要加強倫理修養,專心一意,積善不息,就可以洞察天地,成為聖人。倫理修養的具體方法就是“治氣養心之術”,通過治氣養心,調順體內陰陽之氣,使氣質發生變化,性情處於中正平和狀態,這就從心理上進入了聖人境界。

    儒家的人生理想是治國平天下,而要實現這一理想則必須經過一係列修持階段,這就是《大學》裏提出的修身治國的“八條目”: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八條目中,“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故曰:“自天子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就是外物,去物。宋人張載曰:“致知在格物。格去也。格其物則心始虛明,見物可盡。”(衛諟《禮記集說》引)意即排除外界事物的幹擾,澄心靜慮,從而產生一種認識事物的能力。“誠意正心”指專心一誌,胸懷坦蕩,無私無欲,這是格物致知後的心理狀態,保持這種心理狀態,就可以達到一種至善的境界。

    煉功先修德,養氣必正心。先秦儒家把正心誠意的倫理觀念與氣功修煉結合在一起,這對後世氣功修煉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把養性積德作為修道成仙的基礎。書中強調,修煉“守一之法”或“食氣服藥”,都必須以倫理修養為先,因為長壽增年,精華潤澤,氣力康強,均是行善所致。另一部道教經典《老子想爾注》也說:“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成仙壽,以此為身寶也。”這就把“積善”與“積精”並重,認為兩者同時俱修,方能成神成仙。葛洪的《抱樸子》更是集道教神仙方術與儒家倫理綱常於一體,詳細論述了修德與求仙的關係。《對俗篇》曰:“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唐宋以後發展起來的內丹氣功學,也是把儒家正心誠意的倫理修養作為氣功修煉的必要條件。宋人儲詠說:“心不正則不足以感物,意不誠則不足以通神,神運於此,物感於彼,故雖萬裏,可驅攝於呼吸間,非至神孰能為此?”(《祛疑說》)明人陳繼儒又說;“保精以裕氣,裕氣以養神,此長生之要方。但心為精主,意為氣馬。心馳意動,則精氣隨之行。故正心誠意,為中心柱子。”(《養生膚語》)這樣一來,氣功修煉活動不僅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效,而且還能幫助人們陶冶情操,淨化靈魂,提高人們的精神道德水平。



    三、中國古代氣功養生術與傳統思維方式

    中國古代氣功不僅是一種養生之道,更是一種文化現象。在古人看來,“凡事之本,必先治身”,修齊治平的社會政治活動要以修身為本,天人之際的哲學認識活動要以靜坐為始,摛文布采的文藝創作活動也要以養氣為主。總之,一切都必須以修身養性為基礎,以安身立命為本根。而古代氣功正是這樣一門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功夫與學問。這裏擬就氣功養生術與傳統思維方式問題作一些論述。

    傳統思維方式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它的構成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質。法國社會學家列維·布留爾說,“具有自己製度與風俗的一定類型的社會也必然具有自己的思維樣式。”8

    在近年傳統文化的討論中,人們對傳統思維方式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觀點。總結這些觀點,可知傳統思維方式主要有:整體思維;辯證思維;類比思維;象征思維。這些思維方式無一不貫穿於中國古代氣功養生術之中。

    (一)氣功養生術與整體綜合的直觀思維

    張岱年先生說:“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有一個特點,就是整體思維。中醫非常強調整體,把人體看成是一個整體。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係統思想。”9

    傳統思維在總體觀念影響下,形成了一種整體直觀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以日常生活為經驗基礎,用直觀的方法把天地人看作是一個和諧的統一體,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及人自身的和諧。儒家的孟子認為,通過內心世界的自我反省,會出現“萬物皆備於我”的物我合一境界。道家的莊子也認為,經過心齋坐忘的虛靜鍛煉,主體生命會與天地宇宙相融合,進入“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一體狀態。兼有儒道兩家思想特色的《周易》,則提出了“原始要終”的整體思維方法,書中將天地人視為並列的“三才之道”,並用“三才之道”組成各個具體的卦象,使天地人三者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同樣的整體思維方式,在傳統醫學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內經》所說的“有機體是消息”,就是把人體看作是與外界不斷進行質能交換的係統。這個係統靠氣的升降出入來維持平衡。“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這雖然隻是一種直觀的見解,但它卻與現代係統論、控製論不謀而合。

    以上這些整體思維方式都帶有強烈的經驗直觀的特征,孟、莊的物我、天人合一論,是靠內心體驗獲得的;《周易》的天地人三才統一說,是在具體卦象中體現出來的;《內經》的人體生命整體觀,也是以望、聞、問、切的經驗療法為基礎的。所以說傳統的整體思維方式是一種直觀思維,它重在對事物的現象作整體綜合的思考而不受邏輯規律的束縛。誠如湯一介所說:“所謂‘天人合一’的觀念表現了從總體上觀察事物的思想,不多作分析,而且直接的描述,我們可以稱它為一種直觀的‘總體觀念’。”10

    整體直觀的思維方式也是氣功養生的思維方式,根本上說,氣功養生是一種整體療法,它要求煉功者順應自然四時的變化,調和生理與精神的關係,溝通人體各部的聯係,使人體處於天人相應、內外一致的最佳狀態。而要達到這種狀態,又必須通過煉功者的“內省”功夫,依靠“意念”來完成。可見氣功整體思維方式中的直觀經驗性更強。詳而言之,氣功養生中的整體直觀的思維方式,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 天人整體觀

    傳統的宗教醫學理論和氣功養生理論都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大自然,人體小天地,人稟天地之氣以生,自然萬物也都是天地之氣所化,故天人一也。《太平經》曰:“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氣。分為三體,而各有祖始。”氣功養生理論從天地間萬物生生化化的整體背景上去考察人的生命活動,主張煉功要順應四季的不同特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即根據寒暑的變化來調節陰陽,選擇不同的煉功方法。具體地說,春季是萬物發生之時,當夜臥早起,與天地之生氣相應,廣步於庭,以養生氣,此乃養長之道;夏季天地氣交,當夜臥早起,無厭於日,順於正陽,以泄暑氣,此乃養生之道;秋季天氣肅殺,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收斂神氣,使誌安寧,此乃養收之道;冬季天寒氣冷,應早臥晚起,居處密室,溫暖衣衾,使心伏誌匿,此乃養藏之道。這樣順於自然,法於四時,“則苛疾不起”。否則,“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調: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一氣氤氳,化為陰陽,衍為四時,布為五行,序為八卦。天人相應的氣功養生方法,除了要順應陰陽四時,還要配合五行八卦。唐代內丹家崔希範在《入藥鏡》一書中,根據傳統醫學理論,以五行配五髒,以八卦配髒腑,建立了一個天人一體的內丹養煉體係。他說:“五行者何謂也?五髒之真義也。心之神,肝之魂,肺之魄,脾之意,腎之誌,聚而為丹之用者也。”又說:“乾六,大腸也;坎一,腎也;艮八,膀胱也;震三,肝也;巽四,膽也;離九,心也;坤二,小腸也;兌七,肺脾也。”

    總之,古代氣功養生術以氣功為天人相通的媒體,將天人看成是有機的整體係統,進而參天地,副陰陽,連四時,化五行,配八卦,始終不渝地從天人的相互關係中去探究身心世界的奧秘。

    2、 心身整體觀

    古人經過長期的氣功養生實踐,逐漸認識到人的身與心是一個整體,並形成了形、氣、神三位一體的整體觀。《淮南子·原道訓》曰:“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體之充也;神者,生之製也。”就是說,形體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基礎,精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氣則是生命信息的載體,它充盈周身,把形和神結合為一個整體。心身整體觀表現在氣功養生方法上,就是所謂身心並重、性命兼修的養心煉形法。對此,晚唐道士杜光庭說得十分清楚:“心者形之主,形者心之舍。形無主則不安,心無舍則不立。心處於內,形見於外,內外相承,不可相離。”(《說常清經》“外觀其形,形無其形”條注。)心身整體觀表現在氣功養生的理論上,就是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精、氣、神互化說。五代道士譚峭說:“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化書·道化》)道家內丹氣功周天功法的理論基礎,就是這種精、氣、神互化說。

    “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在心身這個矛盾統一體中,心又居於主導地位。所以,修身之要首在明心養神,就像《內經》說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

    3、人身整體觀

    人身是一個有機整體。中醫認為,人體各部,外為四肢百骸,內為五髒六腑,內外通過遍布全身的經絡聯係在一起,互相製約,互相作用,構成一個以髒腑為核心的穩態係統。在這個係統中,髒腑是核心,經絡是通道。茲分述如下:

    髒腑是人體內髒的總稱。髒有心、肝、脾、肺、腎五個,它們都有貯藏精氣的作用;腑有膽、胃、大腸、小腸、三蕉、膀胱六個,它們都有消化傳送的作用。髒腑屬於器,由精、氣、神所構成,不同的髒腑,形氣不同,神也不同。內丹氣功有五髒神之說,即神、魂、意、魄、誌。中醫藏象學說認為,人的整個生命活動,都是以五髒為核心,通過經絡與全身各器官組織之間相互聯係、相互協調來實現的。

    經絡是人體內經脈與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的意思,是經絡係統中直行的幹線;“絡”有網絡的意思,為經的分支。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係全身髒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調節體內各部分的通路。經絡遍布全身,它的有規律的運行和錯綜複雜的交會,把人體的五髒六腑、四肢百節、五官九竅和皮肉筋脈等組織器官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傳統醫學的“經絡論”和“氣化論”11 構成了氣功學的兩大理論支柱。氣功養生的主要內容就是通過調身、調息、調神的自我鍛煉,使經絡暢通,氣血平和,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二)氣功養生術與總體統一的辯證思維

    總體統一的辯證思維是傳統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張岱年說:“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確有自己的特點,這主要表現為兩種基本觀點,一為總體觀點,二為對立統一觀點。”12我國古代哲人有著豐富的辯證思想,提出過諸如“陰陽互化”、“一物兩體”、“美醜相依”、“有無相成”等一係列對立統一的觀點,隻不過在他們那裏,辯證思維一般被叫作“執兩用中”、“觀複反衍”、“窮變通久”…… “執兩用中”是儒家的說法。《論語·子罕》曰:“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中庸》亦曰:“執其兩端,用具中於民。”“兩端”即兩方麵。朱熹說:“蓋凡物皆有兩端,如大小,厚薄之類。”(《四書集注·中庸章句》)隻有對事物的兩方麵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兼解俱通,才能不偏不倚,持平用中。“觀複”、“反衍”為老莊所倡。《老子》有言:“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複”是事物在運動中不斷地向對立麵轉化,所謂“正複為奇,善複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就是。莊子則把對立麵的轉化稱為“反衍”。他說:“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莊子從反衍的觀點出發,對自然界、社會生活和人類認識活動中的矛盾現象作了深入細致地觀察,提出了許多對立統一的矛盾概念,如是非、死生、有無、虛實、大小、成毀等等。《易傳》中的辯證思想則更為豐富,它既講“變”,又講“通”。《係辭上》說:“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係辭下》又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如果用《易傳》所說的“通變”來概括傳統文化的辯證思維特征,那是再恰當不過了。

    傳統的辯證思維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運用,要數氣功養生最為突出。因為氣功修煉必須遵循陰陽學說,根據各種不同的情況來辯證施功。

    按四季的陰陽變化施功 一年四季,春夏為陽,秋冬為陰。煉功應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使陰陽無傷,相生相長。具體說,春夏季節宜煉靜功,並行“攪海吞津法”或“存思冰雪法”,以滋陰養陽,使肝氣不致內變,心氣不致內洞;秋冬季節宜煉動功,並行“閉氣發熱法”或“存思火熱法”,以生陽養陰,使肺氣不致焦滿,腎氣不致濁沉。

    按晝夜的陰陽變化施動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從子時至巳時為六陽時,從午時至亥時為六陰時。清氣為陽時所主,濁氣為陰時所主,所以行服氣法,宜在六陽時為之。《服氣經·秘要口廖》雲:“凡服氣皆取陽時。”陽時服氣頗有道理,從現代科學的觀點看,服氣以平旦之時最為相宜,因為此時空氣中的氧氣較為充足。

    按性別及體型的陰陽施功

    就性別而言,男性為陽,女性為陰。婦女有經帶胎產的特殊功能,故婦女煉功與男子煉功雖有共同之處,但也要注意不同之處。《女丹經》所論煉功方法,就是根據婦女陰陽氣血的特殊性提出的。再就人體類型而言,“有太陽之人,有少陽之人,有太陰之人,有少陰之人,有陰陽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不等”。(《黃帝內經·靈樞·通天論》)因此,在煉功方法上,應根據各人的陰陽差異而施功。

    按人體經絡的陰陽施功

    人體的十二經脈中,有六陽經和六陰經,任脈為陰經之海,督脈為陽經之綱。行小周天功法時,除應注意晝夜之陰陽差別外,還應按人體經絡陰陽不同而辯證施功。《養真集》曰:“任督若通,百脈皆通,故‘迸陽火’、‘退陰符’而行河車轉運之法……久久純熟,氣滿三田,上下交泰,即所謂常使氣通關節透,自然精滿穀神存。”可見,按經絡陰陽不同而施功是極其重要的。

    按病情的陰陽不同施功

    病有萬端,概而言之,則不外陰陽,其症狀表現多為寒熱虛實。煉氣功亦當本乎陰陽學說,按《內經》“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而辯證施功。陳繼儒《養生膚語》言:“卻病之術,有行動一法,虛病宜存想收斂,固密心誌,內守之功夫以補之;實病宜按摩導引,吸努掐攝,外發之功夫以散之。凡熱病宜吐故納新,口出鼻入以涼之;冷病宜存氣閑息,用意生火以溫之。此四法可為治病捷徑,勝服草木金石之藥遠矣。”

    按呼吸與陰陽的關係施功

    呼吸的鍛煉(調息)是氣功修煉的一個重要內容,呼吸鍛煉亦當按其與陰陽的關係而辯證施功,以便能使其合乎陰陽升降出入的法則而強身治病。《長生胎六神用經》說:“鼻吸清氣為陽,口吐濁氣為陰……夫自修之道,能出入陰陽,合其真矣。”《讀法點晴》也說:“吸機之闔,我則轉而至乾(上),呼機之辟,我則轉而至坤(下)。”這些方法能調整控製氣機,使之合乎陰陽升降出入的自然法則,從而保證真元之氣、榮衛之氣、髒腑之氣及經絡之氣的運行都能合乎生理要求和病理的轉變,這對防病治疾、強身健體都有良好的作用。

    按動靜與陰陽的關係施功

    氣功有偏於靜的內功,其動為“靜中動”;有偏於動的外功,其靜為“動中靜”。動靜的合適與否,對人體的陰陽影響很大。“陰生於靜,陽生於動”,對煉功者來說,陰盛陽虛的人,應該偏重於煉動功;陽盛陰虛的人,則應該偏重於煉靜功。這隻是簡單的道理。若進一步深入研究,就會發現“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陰陽變化關係。《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陰陽應象大論》引邵子注釋曰:“動之始,則陽生,動之極,則陰生;靜之始,則柔生,靜之極,則剛生……故陰陽之理,極則變生。”陰陽變生之理對辯證施功非常重要,煉功必須動靜適中、陰陽無傷,才能得其效益。

    按存想與陰陽的關係施功

    “存想”是指煉功時,用意念控製、引導氣,從而發揮人體潛能,便自身的生理機能和病理狀態得到改善。古人在這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氣功至妙要訣》說:“陽時用陽氣,存想在陰冷病灶部位;陰時用陰氣,存想在火熱病灶部位。”《文始真經》說:“氣緣心生、猶如內想大火,久之覺熱;內想大水,久之覺寒。”李熱《養生醍醐》也說:“人心思火則體熱,水則體寒。”這些都說明了存想結合陰陽關係施功可以引起生理的特殊變化。13

    綜上所述,氣功養生無時無處不遵循對立統一的辯證法。總結氣功養生活動中辯證施功的法則,不僅對氣功理論研究和修煉活動有重要意義,而且也有助於人們全麵認識傳統文化的辯證思維特征。

    (三)氣功養生術與類比推導的聯想思維

    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根基是農業。農業生產強調順應自然規律,要求尊重日常經驗。那些能從一朵雲彩推測天氣,從一顆嫩芽估算年成的經驗豐富的老農倍受人們的尊敬。“農夫式”的經驗智慧,紿傳統文化著上了濃厚的經驗論色彩,並使之形成一種以經驗為特征的類比推導的思維方式。所謂類比,就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之間的某些方麵的相似或相同,推導出它們在其他方麵的相似或相同。中國古代類比思維方式運用得很廣泛,初民“萬物有靈”的觀念,就是以自我類比作為出發點而產生的。“以類族辨物”是《周易》考察事物,建立體係的基本方法,這一方法經過曆史的積澱而成為影響深遠的思維定勢。《呂氏春秋》認為,事物同類可以互相感應,所謂“類同則召,氣同則合,聲比則應”。董仲舒進而提出“人副天數”的觀點:“求天數之微,莫若於人。人之身有四肢,每肢有三節,三四十二,十二節相持而形體立矣。天有四時,每時有三月,三四十二,十二月相盡而歲月終矣。”這種以經驗為基礎的類比推導的思維方式在五行生克的理論模式中表現得更為集中。古人從生活中歸納出萬物可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原素,又從植物可以生火,火盡必有灰燼,土裏埋藏著金屬,金屬又能煉成液狀,水又可以滋潤植物等日常經驗中,得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樣一種“五行相生論”。反之,水來土擋,木耜掘土,刀斧鑿木,火能熔金,水能滅火等生活現象,又啟迪古人產生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五行相克論”。類比推導的聯想思維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按類別組織事物,使其由無序走向有序,也可以由此及彼、由微知著地揭示事物的類型及其關係。

    類比推導的聯想思維與古代氣功養生術的關係也十分密切,所謂“魚能吐納而化水則不死,人能吐納而化氣則長生”(《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在這種類比推導的思維方式引導下,古人創編了“周天功”和“導引法”。

    1、周天與周天功

    “周天”一詞原為古代天文學術語,指觀測者眼晴所看到的天體上的大圓周。這個大圓周又叫“黃道”,被劃分為360度,太陽位於這個大圓周上,每天向右移動一度,一年移完一周,這就是一個大周天。另在黃道兩側的8度內,為黃道帶,布列著其他星宿,並在其上向左運行,一日一夜為一個小周天。孔穎達說:“凡二十八宿及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為一周天。”(《禮記·月令疏》)

    古代道士將人體內氣運行與天體星日運行進行類比,由此創立了內丹氣功功法--大周天與小周天。丹書中首先使用“周天”一詞的是東漢魏伯陽所著《周易參同契》,其中寫道:“關鍵有低昂兮,周天遂奔走。”最早用“周天”比喻煉丹周期的則是晉代葛洪,他在《大丹問答》中說:“運火一晝夜,象一周天。”後來“周天”一詞被廣泛地運用於內丹學。唐代施肩吾《鍾呂傳道集》有言:“用周天則火起焚身。”到元代,內丹周天功又被分為大周天與小周天。陳衝素《規中指南·坎離交垢》章曰:“夫坎離交垢,亦謂之小周天,在立其百日之內見之。”《乾坤交垢》章又曰:“夫乾坤交垢,亦謂之大周天,在坎離之後見之。”

    小周天,又稱子午周天、取坎填離、坎離交媾、水火既濟、心腎相交、玉液還丹等,是內丹功法中的第一階段,即煉精化氣的階段。《天仙正理》說:“小周天是煉精時火候之一總名也。”煉此功時,內氣從下丹田開始,逆督脈而上,經尾閭,夾脊、玉枕三關,再沿任脈而下,過上中下三丹田和上下鵲橋,完成一個循環。由於煉精化氣階段的內氣感受隻走任督兩脈,範圍較小,故稱小周天。大周天,又叫乾坤交媾、卯酉周天、金液還丹,是內丹功法中的第二階段,即煉氣化神的階段。它是在小周天的基礎上進行的,由於內氣流走的路線除了任督兩脈外,還要擴大到整個奇經八脈,其範圍較廣,故曰大周天。

    2、五禽與五禽戲

    古代氣功導引術實際上就是模仿動物動作的保健體操,它正是在類比推導的聯想思維中產生的。在古人看來,某些長壽的動物之所以能活得久,與它們的動作大有關係,那麼人要想延年長壽,也可以模仿這些動物的動作。葛洪《抱樸子·對俗》記載,東漢時穎川人張廣定,因避戰亂,將一個四歲的女兒丟在村口的一座古墓裏,並給她留下幾個月的水飯。三年後,時局平定下來,張廣定回到故鄉準備替他女兒收屍,可是等他來到墓旁,卻發現女兒安然無恙地坐在墓內。原來,這個小女孩吃完了父親留給她的食物,非常饑餓。後來她發現墓裏有一隻大龜,“伸頸吞氣,試效之,轉不複饑,日月為之,以至於今”。《藝文類聚》卷七十五也記載了一個類似的例子,說是魏晉城陽有個叫郤儉的人,小時候一次去打獵,不小心墮入一個空墓穴中。他在裏麵餓得不得了,不久看見墓穴中有一隻大烏龜,“數數回轉,所向無常,張口吞氣,或俯或仰”。他平時聽說過烏龜能導引,於是就模仿烏龜的動作,很快就不再感到餓了。郤儉被人救出墓穴後,繼續練習導引行氣,傳說“竟能咽氣斷穀。魏王召置土室中,閉試之,一年不食。閾色悅澤,氣力自若”。後來道經中常引用這兩個例子作為導引行氣、辟穀長壽之術的依據。三國時名醫華佗所創立的“五禽戲”根據也在於此。

    華佗既是著名的醫學家,又是傑出的氣功師。他醫術高超,精通養生之道。據說他百歲之齡,猶有壯容,以至時人以為仙。華佗在中國醫學史上的重要貢獻有兩個,一是發明了麻醉劑“麻沸散”,一是創編了導引術“五禽戲”。《三國誌》記載,華佗根據流水不腐、戶樞不朽的經驗常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