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北方地方吃雜糧的情況是比較多的,但是身為南方人的我們也可以在平時適當的食用一些粗糧,因為粗糧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等。一般我們可以將雜糧製作成雜糧煎餅麵糊,所以我們建議持家的你們可以學習這種食物的做法,讓你們的家人享受其他地方食物的風味。
製作原料:製作煎餅的原料可以采用各種糧食,如小麥、玉米、高粱、小米、地瓜幹等,也可以同時混合使用幾種原料。地瓜幹、高梁製成的煎餅色澤淺棕,玉米麵、小米麵、穀子麵製成的煎餅色澤淡黃,大米麵、麥子麵作的煎餅則呈現白色。
製作過程:目前已經有機器製造煎餅的方法了,但機製煎餅味道不如手工煎餅。傳統的手工製煎餅的過程非常複雜,包括磨製麵糊、架設鏊子、攤製或滾製、存放,所以手工製煎餅往往是一次大量製作,然後長期存放食用。下麵介紹農村傳統的煎餅製作過程。
磨製麵糊:把麥子、高梁、玉米、穀子、地瓜幹等原料淘洗、浸泡,然後磨成糊狀物,俗稱“煎餅糊子”。有些地方在磨製麵糊前,兌入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熟料”(即先行煮到八九成熟的部分原料),俗稱“對半子”,“對半子”後磨出來的麵糊容易攤製,攤出的煎餅也柔軟好吃。有些地方把地瓜幹在磨製成麵後,要用水浸泡,把地瓜麵裏的黑水浸出。山東傳統是使用石磨來磨製麵糊,大磨用畜力來推,小磨用人力來推,現在則普遍采用機磨。一般是頭天晚上磨製麵糊,第二天一早開始架鏊子、生火、攤煎餅。
簡單的架設方法直接用三塊磚把鏊子撐起來就可;複雜的做法是用硬泥糊成一個爐灶,用風箱鼓風。鏊子架設好後即可生火。農村一般采用玉米秸或麥秸作為柴禾。生火與攤製煎餅往往是兩個人合作。鏊子燒熱後,就可以攤製煎餅或滾製煎餅了。
攤製煎餅:“攤製”一般是用來製作質地比較好的煎餅,如小麥、小米等原料的煎餅。攤製之前,往往先用油擦在鏊子上麵擦一遍油,既去掉了鏊子上的雜物,也使得烙熟的煎餅容易與鏊子分離。
用舀勺將麵糊舀到鏊子上,用筢子沿著鏊子將麵糊攤一圈,如此將麵糊推開成薄餅。再用筢子反複塗抹,以使麵糊分布均勻。煎餅很快就可烙熟,需要及時用鏟子沿鏊子邊沿把攤好的煎餅搶起揭下。煎餅的大小視鏊子而定,一般直徑在半米到80厘米之間。攤在鏊子上麵糊的多少決定了煎餅的厚度,水平高的人可以攤製出非常薄的煎餅來。攤煎餅非常講究技術和火候。
滾製煎餅:“滾製”一般是用來製作質地較差的煎餅,大部分是地瓜幹為原料的煎餅。將地瓜幹麵或玉米麵的麵團,沿外圈把鏊子滾滿一層,烙熟就可揭下。這種製作方法製作的煎餅比較鬆散,不好控製煎餅厚度。
對於文章介紹的雜糧煎餅麵糊製作方法的介紹,相信你們應該都知道如何去製作雜糧煎餅麵糊了吧。如果我們覺得文章介紹的雜糧煎餅麵糊製作方法不錯,我們建議大家可以跟著文章的做法去製作它,看看你們是製作出來的煎餅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