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蛋黃果,也許很多人是不熟悉的,甚至是不認識的,更別說是蛋黃果的吃法了,這點就更加不知道而來。其實這個也不能怪大家,應為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平時的生活中是很少有機會吃到這個水果的,因為這個蛋黃果很少在我們的周邊有得賣的。這個很大的原因來自於蛋黃果的習性。
蛋黃果是一種產於熱帶地區的水果,所以在我們的中國是很少見的,如果不是對外貿易的發展,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很多中國人一輩子也是吃不到這種水果的。那麼,下麵就來詳細介紹下蛋黃果的吃法問題。
蛋黃果(Lucuma nervosa A.DC)又名仙桃,山欖科,多年生常綠小喬木植物。樹高7—9米,樹冠圓錐形。花於5—6月間開放,花期很長。果實於12月開始成熟,橢圓形或卵形,果頂長尖,成熟果外皮橙黃色、光滑,果肉橙黃色,帶粉狀組織,柔軟而缺乏水分,極似煮熟卵黃,微帶甘味,內藏一粒種子,種子橢圓形,兩端尖銳。原產美洲熱帶地區。
蛋黃果是一種多年生的熱帶名貴水果,適宜沙質地和其他土壤質地栽種的優良特性二代母本果樹;該水果每公斤的市場價格在20至55元之間,是一種極富市場前景的果樹種植品種,同時也是解決農村水果種植業品種老化、市場價格低迷,促進農村農民增收的一條有效途徑。果實除生食外,可製果醬、冰奶油、飲料或果酒。
用途:
蛋黃果果肉含糖29.1-30.5%,澱粉5.6-8.1%,粗脂肪1-1.14%,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24.3mg。樹姿美麗,適合作庭園栽培。去了皮就能吃了,肉和蛋黃一樣,吃時不要太大口,避免噎著.蛋黃果植株高3至6米,為小型喬木。樹體各部分均可分泌出白色乳汁。老熟枝條黃褐色,單葉互生,葉片紙質,狹橢圓形,兩麵平滑有光澤。花較小,1至4朵聚生於葉腋。未熟果為綠色,成熟時為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光滑,外果皮極薄,不易與果肉分離。中果皮肉質、肥厚、柔軟、蛋黃色,含水量少,味甜,似煮熟的雞蛋黃。種子通常1至2粒,近圓形或橢圓形。果實12月成熟,采收後需要後熟4至7天方可剝皮食用,但是皮和核兒不能吃。蛋黃果果實主要鮮食,也可製作果汁、果酒、果醬等。
蛋黃果具有早產、穩產的特點,能耐高溫幹旱,耐濕能力也很強。在年平均溫度20℃左右,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的地區,生長結果良好。蛋黃果對土壤要求不嚴,病蟲害極少,通常用種子繁殖。
所以,通過上麵對於蛋黃果以及蛋黃果的吃法的詳細介紹,相信現在很多人都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蛋黃果。大家在以後的生活中如果碰到蛋黃果的話,肯定就會認識了,而且有機會的話,可以剝皮嚐一下,因為蛋黃果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對於人體也有一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