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一般比較流行吃大包子,說的簡單一些就是包子的個頭不僅非常大,餡還非常足。之所以有這種情況出現,就是因為東北人的飯量都比較大。而放眼南方地區,人們跟喜歡吃一些精致的小包子,味道極其鮮美。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叉燒包了,那麼,叉燒包的做法和配方都是什麼呢?
食材
主料
麵粉500g、叉燒肉100g
輔料
油適量、鹽適量、蠔油適量、酵母適量、白糖適量
步驟
1.酵母溶於溫水中,靜置5分鍾備用。
2.麵粉加入酵母水和成軟麵團,包上保鮮膜發酵至原來的1.5倍到2倍大,呈現蜂窩狀;用手輕輕將麵團擠壓排除氣泡。
3.發好的麵團中加香油、白糖繼續揉搓。
4.搓至麵粉柔軟適中,包上保鮮膜發酵至一定程度時,再搓勻候用。
5.將五花叉燒肉、裏脊叉燒1:1的比例切成小肉丁。
6.鍋中上火少許油燒熱,下入叉燒肉丁,調入2勺蠔油、1勺生抽、1/2勺雞精翻炒均勻盛出。
7.將蔥薑水分次加入肉餡中拌勻。
8.將搓好的發麵團揪成小劑子,按壓成包子皮包入餡料。
9.打褶成包子坯。
10.將包子生坯擺放蒸屜,開火蒸。
11.大火蒸開後轉小火15分鍾。關火後燜2-3分鍾再打開鍋蓋。
小貼士
1.做爆口的包子在進沸水之前不需要鬆馳,直接蒸即可。
文化象征
在阿濃的《叉燒包和漢堡包》中,叉燒包是祖父的象征,而漢堡包代表了孫子。
在廣東,叉燒包不僅僅是一種小吃,它還象征著團結和諧,還有有內涵的意思。也有的說法是從叉燒包的外包內陷結構上體現包容的意思。但是年輕一代又賦予了它另類的意思,即是說一個人思想、行動不敏捷,遲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