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來了,預示著熱的天氣來了,在飲食上該注意什麼呢?如果更好的調理身體呢?
農曆夏至過後即進入“三伏天”,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濕度最高的日子。炎熱潮濕、暑氣灼人,令人體難以適應和調節,容易出現食不甘味、頭昏腦漲、心煩口幹、胸悶心悸、寢則難眠等消化、神經、心血管及泌尿係統方麵的症狀和疾病。因此,科學安排伏天飲食,對預防這些疾病尤顯重要。
營養學家指出,三伏天,人們應多食用新鮮蔬果,飲食應注意補氣去火,注意補充水、鹽分和維生素。每人每天至少補充水分3000毫升左右,從事戶外運動和作業者則需更多的水分。另外,夏季可以多喝綠豆湯、橙汁、檸檬汁、番茄汁、葡萄汁等清暑解毒和補氣生津的果汁飲料,應補充富含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C的食物。
從中醫角度講,三伏天飲食調養要多酸多甘,慎補重養。中醫認為,味苦的食物多具有瀉燥的功能,故夏季不宜多食,應適當多吃甘涼或甘寒的食物。
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可以適當多吃雞、鴨、魚、肉、蛋,桃子、橄欖、菠蘿等酸甘的食物。
另外,夏季出汗多,身體會損失氨基酸。豆製品、乳製品、雞肉、牛肉、魚類可以為我們補充優質的動物蛋白和優質植物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