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真菌性腦膜炎對於人體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嚴格來說,一個人得了真菌性腦膜炎,那麼離死就不遠。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吃,下麵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一、抗真菌治療
1、二性黴素-B及其脂類製劑
(1)、二性黴素-B 現仍為當前臨床上首選常用藥物。每次劑量為0.1mg~0.25mg/kg, 經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液稀釋(不用生理鹽水稀釋,以免引起沉澱)至每毫升含藥0.1mg後,一日或隔日靜脈緩慢滴注一次,並可據情逐漸加量至每次1mg/kg。對重症病人還可間隙地加用脊髓腰大池穿刺和腦脊液體外持續引流、衝洗及注藥治療,一般不宜超過兩周,並要加強預防醫源性感染為要。
(2)、二性黴素-B脂質體 如二性黴素-B療效欠佳或病人難以耐受時,可改用二性黴素-B脂質體,首次1mg(kg/d)靜脈滴注(至少一小時以上),次日可考慮增至3mg(kg/d),如病情需要切能耐受者6mg(kg/d)繼續應用。 因其毒副反應較二性黴素-B輕且易通過血腦屏障而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優勢,但藥液需通過輸液管內過濾膜後方可給予。
(3)、二性黴素-B膽固醇複合體 成人和兒童劑量均為一日3-4mg/kg,一日一次靜脈滴注。應用時先用滅菌注射用水溶解,再加5%的葡萄糖液稀釋至0.6mg/ml,以每小時1mg/kg速度靜脈滴注。
2、三唑類抗真菌藥物 常用的第一代的三唑類抗真菌藥物有氟康唑、咪康唑和伊曲康唑。第二代三唑類抗真菌藥物有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和拉夫康唑等藥物,克服了第一代三唑類藥物抗菌譜窄、生物利用度低及藥物相互作用和耐藥性等問題,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的選擇。先分述如下:
(1)、 氟康唑(大扶康) 日劑量為200 mg~400mg,一次口服或溶於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直至腦脊液檢查連續3次呈陰性時為止,但根據臨床體驗一般療程不得少於7周-8周。此藥能通過血腦屏障,故一般無需進行鞘內注藥;如病情需要,亦可同時每3天經腰椎穿刺鞘內緩慢注入用腦脊液稀釋的氟康唑20mg,以提高療效。
(2)、咪康唑 日劑量為15mg/k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緩慢靜脈滴注持續4周~6周。因此藥通過血腦屏障較差,故同時須加用咪康唑20mg(用腦脊液多次反複稀釋)隔日鞘內緩慢注射1次。由於其毒性作用較大,現已被臨床醫生棄用。
(3)伊曲康唑 200mg日服2次,持續2月至一年。因其單獨應用療效欠理想,而現多作為輔助藥或療效鞏固藥應用。
(4)、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 其治療機製是抑製真菌中由細胞色素P450 介導的14α-甾醇去甲基化,抑製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從而具有較好的廣譜抗真菌作用。本品可經靜脈緩慢滴注(須維持在1 至2 小時以上)或口服給藥,靜脈滴注和口服兩種給藥途徑可以互換,但不宜靜脈推注。藥物可在靜脈滴注或口服後96 小時內經尿排出。
(5)、拉夫康唑(voriconazole)和泊沙康唑 據文獻介紹其抗真菌譜較廣,療效較高,不良毒副反應較少較輕,將成為臨床上樂用的新抗真菌藥。但二藥尚未在我國上市,其價格甚貴(1450元人民幣/支),一日需用1~2支,國內廣泛開展應用目前暫時還可能存在一定困難。
(6)醋酸卡泊芬淨(Caspofungin Acetate ) 為新一類抗真菌藥物,可單獨或合用於對上述藥物療效欠佳的重症病人。
二、對症治療
1、降顱壓 可及時給予甘露醇、速尿等脫水利尿劑,梗阻性腦積水者可作腦室穿刺、衝洗、引流和給藥,但應與鞘內給藥相間進行。
2、防治伴發病和並發症 在加強呼吸道、口腔和泌尿道感染等的防治同時,還應注意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易與本病伴發的結核病和弓形蟲病等二重或三重感染性疾病。
3、支持療法 給予高蛋白、高熱能、多維生素飲食,有關微量元素和營養代謝藥(如阿達美、輔酶A、輔酶Q-10、萬爽力和ATP等),保持水、電解質平衡,以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4、神經保護劑治療 可選用胞二磷膽堿、腦多肽、施捷因(GM-1)、神經生長因子、都可喜等藥物,以減輕和減緩神經細胞的死亡和凋亡。
5、免疫增強劑治療 此類病人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往往低下,久病後還可出現繼發性補體缺陷,因此應據情給予日達仙、康力龍和/或新鮮血漿治療,以利增強免疫功能。
三、手術治療
對較大腦膿腫或肉芽腫者可予手術治療。
四、康複治療
現在動不動就有人得真菌性腦膜炎,但是醫生說這是自己不注意生活細節造成的,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做,在做之前一定要做檢查,否則就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