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發現環境變得很差。不錯,正是這個現象,很多人的都最容易感染心血管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下麵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病因治療:本病以積極治療原發軀體疾病,既以病因治療為主。臨床上在采取相應的病因療法後,大多數病例的精神障礙可得到緩解。
2、精神障礙的處理:由於精神障礙的存在會影響軀體疾病的治療,同時軀體疾病的改善也需要一個過程,故在治療開始須同時應用相應的精神藥物以對症治療,是十分必要的。精神藥物治療原則與功能性精神疾病不同。首先劑量宜小;其次充分考慮藥物的副反應和禁忌證,選用同類藥品中副反應較少者;精神症狀緩解後即應停藥。具體可根據不同症狀,在不影響心功能情況下,采用相應的小劑量抗精神病藥物,如焦慮、抑鬱時用抗焦慮、抗抑鬱藥;精神運動興奮、幻覺妄想時用小劑量抗精神病藥,一般不宜使用酚噻嗪類藥物,要選用對心血管功能影響較小的藥物如氟呱啶醇、氯氮平等;以意識障礙為主時,既要控製運動興奮,又要注意防止藥物對意識障礙的影響,而采用對意識和鎮靜作用影響較小的藥物,如氟呱啶醇或利培酮等。
3、支持療法:如以意識障礙為主,則需同時施行支持療法,包括能量供給,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維生素的補充。
4、心理治療:應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同時進行,但一般需在急性期緩解後或等意識障礙恢複後,患者能接受時在施行。心理治療手段視精神障礙的種類而定,如抑鬱、焦慮、恐懼等以個別、言語性解釋、保證為主;對有幻覺妄想的病人,症狀的解釋需審時,往往需要等待藥物起效後,或患者在稍能接受的條件下進行,否則引起反感或抵觸而拒絕治療,結果會事與願違;對精神運動性抑製或緘默、木僵、孤獨、退縮者,要加強行為訓練;對那些遺留的癡呆、人格改變者心理治療往往收效甚微。對A型行為用行為治療來矯正,如放鬆訓練等。行為方式的改變不僅可預防冠心病的複發,且可降低血糖、血脂。冠心病的康複階段是一個充滿應激的時期,對冠心病的預後有極大影響,要做好心理、家庭、社會等方麵的再調整和再適應,這是防治本病的重要舉措。但心理治療在早期合並應用時可減少智能障礙和人格改變的發生率,於清漢(1995)報道一組對照研究中,合並心理治療組,精神障礙的緩解率為75.9%,遺留人格改變者為5.1%,智能障礙者6.9%,而不合並心理治療的對照組,緩解率分別為69%,10.6%,9.8%。
5、加強護理:良好的護理直接關係到軀體性精神障礙的預後和結局。護理工作中既要注意對軀體疾病的護理,又要做好精神科的特殊護理。環境和心理護理有助於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對有意識障礙的病人特別要注意安全護理,以防其自傷、意外身亡、摔倒、衝動、毀物等,對抑鬱患者應警惕其自殺企圖。同時要強調在治療過程中避免精神刺激,以免促使病情加劇。
人得這種心血管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這是最常見的事情,但是卻也是非常容易忽視的事情,穿戴都需要注意的,否則會讓自己招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