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絲診斷靠譜嗎?真實的中醫怎麼看病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4-02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很多人好奇中醫不用借助外來的儀器就能診斷疾病,都用了哪些方式診斷呢?老中醫診斷用的是“四診法”,即“望”、“聞”、“問”、“切”四種手段,通過這些得出一些身體的情報,然後運用八綱辨證判斷疾病的症候,辯證論治,最後對症下藥。

中國古典小說中,常有太醫為後妃“懸絲診脈”情節,即將絲線一端固定在病人脈搏上,醫生通過絲線另一端的細微反應診查脈象。實際上,單靠這種方式是不可能正確診斷疾病的。

由於古文中“聞”兼有聽、嗅兩方麵的含義,所以中醫中的“聞診”指的是通過聽聲音和嗅病氣來測知病況。在某些情況下,“聞”甚至可以作為對疾病診斷用 藥的主要依據,例如根據不同特點的咳嗽聲來判別疾病的真實麵目,或是肺燥(氣候幹燥所致的咳嗽),或是肺實(風痰所致的聲帶麻痹),或是肺損(久咳傷肺, 如肺結核、喉結核等)。

至於問診,人們更不陌生。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會詢問患者的主觀感覺、發病過程、生活習慣、既往病史等。明朝時,張景嶽總結前人的問診經驗,把問診的內容歸納成了“十問

歌”,後人又在其基礎上加以修改補充,使之成為了中醫問診的一個參考模式。

大約在11世紀初期,中醫切脈診法便傳到了阿拉伯。

將四診所獲種種信息加以綜合判斷,才可稱為“診斷”。這也就是“辨證施治”法則中的“辨證”過程。其要點是辨別疾病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謂之“八綱”,而八綱之“綱”,不過是陰陽二字。隻要疾病的這一基本屬性判斷正確,據此施治,便不會有大錯。

中醫的診斷複雜高深,絕不是一朝一夕能摸出門道來的,需要大量的臨床經驗不斷總結和摸索出來的,中醫診斷的手段很多,除了四診,還有八鋼辯證等等,要學會中醫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