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四季養生 四氣調神大論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7-09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四氣調神大論》是《黃帝內經》的第二篇文章。
  •春天怎麼養生
  •夏天怎麼養長
  •秋天怎麼養收
  •冬天怎麼養藏
  順應四時為養生第一條。是四氣而不是四季。調的是神。氣: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
  候:是物候,是樹木等事物的表現。事物五天會出現一個變化。三候十五天,天地自然之氣就會出現一次轉換。
  養生要能跟上氣的變化,比如春天氣都生發起來了,你還沒生發起來,這樣你就會得病。如果到秋天都開始收斂了,你還沒開始收斂,你跟不上這氣,你也會得病。這也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個表現。
  古代時講氣,不是指呼吸之氣,更多指節氣,即二十四節氣。一年四季,一季有6個節氣。在春夏秋冬四季裏,氣是不斷地在發生變化,人的情誌要跟上這個變化,就能養生。生長收藏都是四季裏氣的表現。
  現在人都住樓房,用古代的話就是都接不了地氣。古代居住的最佳風水是四合院,東南西北生發生長收斂收藏全有,門朝南開,門主散,出入之所。東邊的房子主生發,孩子們住;老人住西邊,壯年住正房,他要養老,養少。這樣全都有才吉祥。
  春天怎麼養生
  •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形,以使誌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三月”,春天的生發之機,是一點點起來的,是分步驟的。“此為發陳”,陳就是陳舊,是從冬這起來的。靠冬天積聚的力量來生發。春天的毛病是冬天作下的。發的是積聚在冬天的東西。非典中很少有老人和孩子,基本是青壯年。老人和孩子比較注重養生,按時睡覺。
  “天地俱生”,天為陽,地為陰,陰陽都開始生發,也就是子時,一陽,二陽,三陽這樣生起來。“萬物以榮”,萬物都開始來發育生長。如何養生,列舉三個例子。
  一個是“夜臥早起”,晚睡早起,晚不過子時,隨太陽起來了。“廣步於庭”,步,在古代是慢慢走的意思。慢慢走,走很遠。
  一個是“披發緩形,”,披發,什麼時候披發,外出時就要紮頭了,就是不要約束生機,生發,披頭散發都是在家裏最隨便的時候,這是告訴你應該放鬆心情;緩形,放鬆腰帶穿寬鬆的衣服。也意味著放鬆心情。別約束生發之機。所以這叫四氣調神,神最重要。“以使誌生”誌是腎經,腎的神。使腎精能夠一點點生起來。
  還有一個是“生而勿殺”,此時隻懷一個欣欣向榮的心思,不要起一點殺心。春天不能起殺心,春天折一枝花,秋天少收一個果。此時如壓抑自己,你就會得病,要愉悅。這叫“生而勿殺,予而勿奪”。隻給予他,不要掠奪他,不要壓抑萬物和自己。“賞而勿罰”,獎賞他,不要懲罰他。不要懲罰這個生機。讓他好好的生發。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對應春氣的反應,這是養生的道,規律。“逆之則傷肝”,違背養生之道,就會損害肝氣的生發之機。發生的傷害春天可能看不出來,“夏為寒變”,到夏天才能看出結果,出現問題。如腹瀉、心髒都會出問題。在五行裏,木生火,如果春天木沒有生發好,夏天火就不旺,火又對應人的心,所以人的心氣也就不旺。“奉長者少”,奉,就是兩個手捧著東西給對方。春天沒養好,給夏天可供生長的東西就太少了。
  這裏沒有講吃,我就把這裏補充一下。關於飲食
  黃帝內經分兩本,《素問》上,《靈樞》下。
  •1.食物為什麼最重要?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素問•藏氣法時論》
  “藥補不如食補”,古代的藥都叫做毒,毒字就是草生得特別濃密。“是藥三分毒”,這個毒指的是偏性,食物和藥相比,用其平和之氣。
  中藥的采摘時間很重要,偏性就是用它的氣,什麼階段踩的藥它的氣是最足的。菊花茶是秋天和冬天生長的花,是金、水二氣,補肺和腎。它敗火,敗的是肺火和腎水的火。就是長疙瘩的那個火。所以它采摘的時間特別重要。大撥種植的藥,不按節氣采摘,藥效就會有問題。
  藥是用來賑災的,不能天天吃,救急不救貧,當有了病,即出現了陰陽偏盛的問題,藥臨時來幫一把。
  食物是天天可以吃的,人體可以吸收的。身體要健康,一定天天要吃飯,健康是一個積精累氣的過程。氣、精要一點點攢起來,才可以補益身體。人體有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奇經八脈都是藏元氣的地方。所有中藥書中都一句話,叫做沒有一個藥入奇經八脈,沒有一個藥可以補元氣。
  隻有食物可以補益元氣。五穀為養,穀指的是糧食,大豆、小豆、小米、米和麵五種,這是養生最好的食物。高級醫師應該是食醫。
  春天,養生食物應該注重糧食,因為春天並不產生新的糧食,主要糧食是頭一年的種子,而種子都是講究生發之機的。
  夏天,古代在《周禮天官》第十章提到,應該吃羹劑。因為夏天陽氣全都伏若在外,五髒裏最為空虛,任何漬鹽的、味道比較重的東西,脾胃難以消化。哪怕吃肉,都要切成很碎的末來吃,煮成羹來吃。
  秋天,古代比較注重醬劑。醬都是發酵的東西,它可以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可以吃一些厚重的東西。
  冬天,注重飲劑。比如淡酒,一方麵可以通經脈;另一方麵可以驅寒取暖。中國古代的酒類似現在的醪糟,都是糧食發酵而成的,很淡的。但在古代就算很烈的酒了。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