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古籍:《千金方》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10-08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導讀:《備急千金要方》三十卷,是初唐·孫思邈的一部劃時代醫學巨著。此書廣征博引,不僅凝聚了孫氏的醫學思想與實踐經驗,同時也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古代醫學文獻。在臨床實際方麵,他為後世搜集了大量的方藥與醫療養生方法技術,如現在臨床常用的葦莖湯,犀角地黃湯、溫膽湯、大小續命湯等許多著名方劑,都是出自《千金方》一書。書中所收載的很多重要古醫籍,絕大部分早已亡佚,後世醫家皆賴此書才得以窺見其涯略。千百年來,《千金方》一直深刻地影響著中醫學的發展,成為曆代醫家研究發掘醫藥學的一個寶庫。

該書雖然如此重要,但由於其博大深奧,綿曆一千三百餘年,對其注釋闡發卻無一人敢於問津。唯清初張璐,乃謂“此書不為之闡發,將天下後世竟不知有是書,深可懼也。”他說“長沙為醫門之聖,其立法誠為百世之師。繼長沙而起者,惟孫真人《千金方》可與仲聖諸書頡頏上下也。伏讀三十卷中,法良意美,聖謨洋洋,其辨治之條分縷析,製方之反激逆從,非神而明之,孰能與於斯乎。”張璐憑籍一生潛心醫學之體會,六十年的臨證經驗,乃彙取善本,參考互訂,撰成《千金方衍義》一書,成為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千金方》注家。

張璐,字路玉,號石頑,清·長洲(今江蘇吳縣)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卒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700?)。張氏聰敏好學,弱冠即留心醫道,時遭明末戰亂,隨跡於洞庭湖十餘年,以博覽醫藥典籍和著書自娛。康熙十六年(1659)賦歸故裏,醫名大噪,臨證之餘,勤於著述,至耄不倦。一生著作宏富,計有《傷寒纘論》二卷(1667)、《傷寒緒論》二卷(1667)、《診宗三味》一卷(1689),《本經逢源》四卷(1695),《張氏醫通》十六卷(1695),《千金方衍義》三十卷,今皆存。

《千金方衍義》成書於康熙三十五年,(1698),石頑時已八十二歲,這是他逝世前的最後一部大作,唯生前未及刊行。後書稿流傳於清·程永培(字瘦樵)的六醴齋。乾隆五十五年(1790)程永培授於席世臣,席氏於嘉慶五年(1800)將其刊行於世。《千金方衍義》是仿明·趙以德《金匱方衍義》的體例而撰。衍者,演也,演繹闡發其蘊奧義理,故名衍義。

張璐對於《千金方》探賾研索數十年,對於書中的方藥主治(不包括理論部分)進行了全麵而係統的注釋。他能細究幽微,三複其意,結合臨證,綜合分析,席世臣在序中說:“張子路玉者,良工也。生平服膺是編數十年不輟,晚年始有定本”。《千金方》的特點是方多法廣,取資於不同的師承醫家。注釋起來,難免就事論事,隨文敷衍,各雲其是。但張璐卻能縱橫合觀,詳審異同,揭示全書的宏旨要義,竭力找出其主要規律。例如:

一、發明反激之法:張璐發現《千金方》處處都貫串著反激之法。什麼是“反激法”?反,就是藥品的七情或四氣五味相反;激,就是藥品相反相成,互為激勵激發而收功。如卷九“六物青散”條衍義說:“青散即前解散加附子、防風以搜少陰之邪,專為麵赤戴陽而設。得汗不解,當服神丹,專取半夏、烏頭反激以祛寒氣厥也。”又“神丹丸”衍義條說:“神丹丸本《金匱》赤丸,彼治寒氣厥逆,故用茯苓、半夏、烏頭、細辛、礬、朱,專取相反,激其破陰逐邪之功。”又去“前方服六物散得汗不解,用神丹丸。方中烏、附雖同,安得如此方相反互激之力歟?”按半夏、烏頭相反,但卻互激而發揮祛寒氣厥逆的作用,這就是“反激法”。

二、補瀉相互佐用:這是《千金方》許多方劑的一個特點,但和今天所謂攻補兼施的醫理不同。卷二“半夏茯苓湯”條衍義說:“曆觀《千金》諸方,每以大黃同薑、桂任補益之用,人參協硝、黃佐克敵之攻。不由《千金》之門,何以求應變之策耶?”又卷十九“腎瀝湯”條說:“《千金》諸方,每於死中求活,補中用瀉。溫補劑中,得攻毒開泄則補而不壅;峻攻藥內,得溫補留連則藏而不猛。且少與頻進,曲盡峻藥緩之之奧。”由此可見《千金》古方之妙用,立法之遺蘊。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