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天人合一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1-08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時間: 子時(23:00~1:00)

髒腑經脈: 足少陽膽經

生理活動: 此時膽經最旺。中醫理論認為膽為中正之官,是做決斷的部門,故有言:“肝之餘氣,泄於膽,聚而成精。膽為中正之官,五髒六取決於膽。氣以壯膽,邪不能侵。膽氣虛則怯,氣短,謀慮而不能決斷。”由此可見,膽在人身的重要性。現在臨床上膽一出現問題,醫生就建議手術切掉患者的膽,這是很不妥當的,至少是不明智的選擇;有些人輕易就切掉自己的膽,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膽汁中既有肝髒分泌的消化物質,也有排泄異物,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之前入睡,膽腑方能較好完成自身的新陳代謝。俗話說“膽有多清,腦就有多清”。凡在子時之前1~2個小時(也就晚上9~10點)入睡者,晨起後就會感覺全身輕鬆,頭腦清晰,氣色自然也紅潤。反之,經常子時前不入睡者,氣色多青白。特別會因膽汁無法正常代謝而濃縮結晶,則極易形成膽結石。而由於膽汁成分異常和不足,不僅容易引起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也會影響次晨的食欲,更多的人會因此出現脂質代謝的障礙,引起脂肪肝、高脂血症等;部分人還會出現膽小怕事的心理障礙,及憂鬱症。現在社會上出現如此多的膽囊疾病及憂鬱症患者,恐怕與此不無關係。

運用與實踐:

子時膽經旺,膽汁推陳出新,此時既需要睡覺休息,還應避免驚嚇(包括夢境中的)和噪音的刺激。人言:“平時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就可避免噩夢的產生;而居住環境的選擇和對環境的保護,則可減少噪音的刺激。聽音樂,最好也選擇傳統音樂為好。

時間:醜時(1:00~3:00)

髒腑經脈:足厥陰肝經

生理活動: 此時肝經最旺。中醫認為肝是藏血的髒器,也是淨化血液的髒器(通稱“解毒”)。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汙染”的血液需要淨化,新鮮幹淨血液才能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醜時完成,是人體需要休息的時間。中醫理論認為:“人臥則血歸於肝”。如果醜時不入睡,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得不到休息,更無法完成正常的新陳代謝。所以,醜時之前不入睡者,常常呈麵色青灰,情誌倦怠而煩躁之狀,易生肝病。如肝氣不舒、肝鬱氣滯、肝氣不足、肝陽上亢、肝血虛等。

運用與實踐:

醜時肝經旺,肝血推陳出新,應避免被叫醒。如果安排晚上倒班的工作,最好避免在這個時辰進行換班。

#p#副標題#e#

時間:寅時(3:00~5:00)

髒腑經脈:手太陰肺經

生理活動:此時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在醜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在肺部接受天之氣(氧氣)之後,再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時麵色紅潤,精力充沛。在寅時,患有肺病的人反應尤其強烈。練氣功的方法往往都是在淩晨天還沒有亮之前進行,就是這個道理。

運用與實踐:

寅時肺經旺,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到百脈,迎接新的一天到來,此時最需要新鮮的空氣和氧分。所以,既要你選擇一個空氣好的居住環境,也需要你在睡眠時有與外界通氣的機會(適當開窗,北方的冬天除外)。

時間:卯時(5:00~7:00)

髒腑經脈:手陽明大腸經

生理活動: 此時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裏”。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與營養,排泄渣滓之物。所以,大多人都在晨起時有排便的習慣。“五更瀉”者,則為大腸功能過度興奮所致。

運用與實踐:

卯時大腸經旺,有利於排泄,建議養成清晨排便的習慣,有利於汙物的排出。

#p#副標題#e#

時間:辰時( 7:00~9:00)

髒腑經脈:足陽明胃經

生理活動: 此時胃經最旺。所以,人在7∶00左右吃飯最容易消化吸收。如果胃火過盛,往往嘴唇發幹,重則唇裂、生瘡。現在有很多人都不吃早餐,是十分錯誤的習慣。時間一長,必然引起體質下降,免疫力減低,也容易引起胃腸患病。由於此時胃經最旺,如果經常不吃早飯,胃也會因缺乏潤養而出現胃津不足,胃火偏旺的病症。而土反侮木,還會引起肝膽患病。

運用與實踐:

辰時胃經旺,有利於消化,建議早晨務必進餐,且務必做好營養搭配,不飲茶水,時間最好在此時辰。

時間:巳時(9:00~11:00)

髒腑經脈:足太陰脾經

生理活動: 此時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主升清”可將胃腸吸收的精微物質上輸至大腦,若不吃早餐,脾無以升清,則可影響工作及學習的效率,以一天的精力也有明顯影響。“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血液的質量也好,嘴唇會更紅潤。唇白表明氣血不足,唇暗、唇紫說明是寒入脾經,或有經脈瘀阻之象。

運用與實踐:

巳時脾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化生精血,營養易吸收的保健食品此時服用較好。

時間:午時(11:00~13:00)

髒腑經脈:手少陰心經

生理活動: 此時心經最旺。“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麵”。心氣推動血液運行,養精、養氣、養神。因此,此時也是心髒需要進行自身調養的重要時辰,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運用與實踐:

午時心經旺,有利於周身血液循環,心火為陽,可溫脾生胃土,助消化,有利於食物的消化,是一天中主要的進食時間。所以,午時一般可多吃一些食物,並且花樣也可以相對多一些。

#p#副標題#e#

時間:未時(13:00~15:00)

髒腑經脈:手太陽小腸經

生理活動: 此時小腸經最旺。“心與小腸相表裏”,心經旺過之後,轉而影響到了小腸。小腸分清別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至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此時,可以適當多飲一些白開水或茶水,這樣有利於膀胱排泄體內代謝的廢物。

運用與實踐:

未時小腸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此時以靜養休息為上,特別不宜做劇烈的運動和過於緊張的用腦工作。

時間:申時(15:00~17:00)

髒腑經脈:足太陽膀胱經

生理活動: 此時膀胱經最旺。膀胱為貯藏水液和津液的部門,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因此,結合小腸的功能,未時、申時也是人一天中排尿最頻的時辰。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咳而遺尿;膀胱氣化不利,則易出現尿頻或排尿不暢的現象。

運用與實踐:

申時膀胱經旺,有利於排泄小腸下注的水液、身體代謝產生的排泄物(有毒物質)及全身的“火氣”。可適量運動,增加飲水量,以促進代謝的排泄。此時做運動特別是遊泳運動,非常有利於人體的“清火”。所以,當你感覺自己有“火氣”時,一般都可通過多飲水和多運動來解決了。

時間:酉時(17:00~19:00)

髒腑經脈:足少陰腎經

生理活動: 此時腎經最旺。“腎藏生殖之精及五髒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本。”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階段。此時也應該是一天中第一個休息階段,不宜過量運動,更宜“小憩片刻”的時候。但現今的多數人此時段都用在回家的路上,因此,感覺每天特別疲勞,精力不易恢複,也就不足為怪了。

運用與實踐:

酉時腎經旺,有利於貯藏一日的髒腑之精華,是回到家中小憩片刻的時段。如果此時需要應酬,也請以聊天方式進行為好,最不希望此時你還在趕回的路上。

#p#副標題#e#

時間:戌時(19:00~21:00)

髒腑經脈:手厥陰心包經

生理活動: 此時心包經最旺。心包是保護心髒的組織,中醫有言:“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是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則心傷”。心包既是心的保護衛士,又是氣血的通道。心包經戌時興旺,可清除心髒周圍外邪,使心髒處於完好狀態。此時辰最好不要受過於激動的情緒刺激,最好做一些閑情逸致的事情,練習書法、聊聊天、或打打太極拳,是較好的選擇。那些整天泡在歌舞廳的人,將來必定容易出現心腦血管方麵的病變。

運用與實踐:

戌時心包經旺,清理心髒周圍的病邪,以利人進入睡眠狀態,此時,是放鬆精神、修身養性的最佳時間。此時,可聽聽輕音樂,談談時事,或講講笑話什麼的。特別是不要想工作的事了,為完全進入休息狀態做好準備。

時間:亥時(21:00~23:00)

髒腑經脈:手少陽三焦經

生理活動: 此時三焦經最旺。三焦是指上、中、下三焦,屬六腑之一,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以得到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百歲老人有個共同特點,即亥時睡覺。可惜現代人很少能做到,所以,滿大街都能看到氣色不佳的人,而且,越來越多女性卻隻能通過塗脂抹粉來掩蓋病態膚色,男性也開始化妝了,麵色紅潤的人因此越來越少了。

運用與實踐:

亥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人應該進入睡眠,百脈休養生息。此階段也是人選擇入睡時間的最佳時期,養成習慣後則受益終生。

從亥時(21∶00)開始到寅時(5∶00)結束,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也是人隨地球旋轉到背向太陽的時段,屬陰時相。陰主靜,是人睡眠的良辰美景。此時睡覺休息,才能營造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嬰兒睡覺多則長得胖、長得快,少年睡覺多則長得高、身體好,成人睡覺多則氣色好,精力旺盛,而愛鬧不睡或少睡覺的孩子發育不良,就是這個道理。

眾所周知,植物白天吸取陽光的能量,但卻在夜間生長得更快。動物(包括人類)和植物同屬於地球上的生物,細胞分裂的時間段大致相同。如果錯過了夜裏睡眠的時間,細胞的新陳代謝就會趕不上消亡,人就會過早衰老,或者患病;愛睡懶覺的孩子也長得更高更快。人要順其自然,就應跟著太陽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眠”。現在有不少的人都是晚上熬夜“幹事”,白天睡覺了,這樣就很不好了。人在自然麵前實在太妙小了,如果你非要“與自然對作幹”,遲早會被因違背自然法則而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這就是客觀規律,也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以上子午流注的一些基本概況,雖然不是千真萬確不可做任何改變的“聖經”,但值得遵循的內容和方法卻有不少,也應該作為學習、了解中醫知識的一個方麵。當然,這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機械死用,而要靈活運用,方能得到其中的真蒂,也隻有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掌握其中的規律,才能用好、用活她。反之,則可能會影響你認知健康養生的障礙。

#p#副標題#e#

專家提示:

1、運用子午流注要注意時差。例如:中國統一用北京時間,太陽在北天空正上方是北京時間12∶00整。11∶00~13∶00為午時,其中11∶00為午初,12∶00午正,13∶00午尾。在北京以外的地區,使用北京時間要計算時差。再如:在澳大利亞,則應以澳洲當地的時間為準。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子午流注的實際運用需要專家的指導。人體經脈的興衰與太陽和地球位置的變化有關。太陽在人居住地的天空正上方時,人的心經最旺。這個時辰是午時,如果此時服用強心的藥物,一般起效都快,而這時辰膽經處於衰微的狀態,若在此時辰吃調理肝膽的中藥,效果就不理想。因此,學會看太陽的升落規律,才能靈活掌握各地區的子午流注的應用。

2、通過介紹五髒六腑和12條經脈,可以看出中醫和西醫對髒腑的著眼點不同,西醫講的內髒是狹義的器官,比如心髒就是心髒,肝髒就是肝髒,脾髒就是脾髒。中醫講的是髒器係統,如心的概念是以心髒為中心的循環係統的網絡,上至頭,下及足,包括大腦等神經係統的各種功能。其他髒腑也是如此,它們的網絡從頭到腳無處不在。西醫把脾髒切除了,就認為沒有了脾髒的功能,但中醫認為脾髒這個器官隻是脾髒功能的一部分,切除之後,身體依然存在“脾主運化,脾統血”的功能,隻是這個功能受到一定影響而已。所以,中醫調養身體,注重整體平衡,絕不是就是事論事,以偏概全。因此,學習中醫的人沒有樹立整體觀,隻會采用西醫那一套辦法來思考或研究中醫問題,那充其量不過是一位“西化”了中西醫結合者。隻有真正掌握自然辨證的思維方法,才能真正學會中醫,學會中醫養生益壽的精髓之道。#p#分頁標題#e#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