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必讀:孩子兩歲之前最好自己帶

作者:布丁  時間:2015-04-09 16:24:2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家裏麵的老人有何用?很多女性認為自己的公公婆婆就是免費的保姆,在做完月子之後自己就去上班了,孩子的一切除了喂奶之外都有公公和婆婆管。但是,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有一些不地道呢?畢竟是你自己的孩子,如果全部靠他人的話,你和孩子的感情不就疏遠了嗎?所以說,母嬰專家建議各位新媽咪,孩子如果在兩歲之前的話,還是最好自己帶更好。

媽咪必讀:孩子兩歲之前最好自己帶

兩歲內孩子別讓他人帶

首先,兩周歲以內的嬰兒,您沒有任何理由托付給除了您以外的其他任何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孩子在嬰兒期必須同母親在一起。如果孩子在這一關鍵時期沒能得到母親的嗬護,在長大成人後獲得心理疾病的機會就比別人多。請您切記:母親必須和您兩周歲以內的寶寶在一起,否則,次品可以回爐,而育兒則沒有反複的機會。

要成為孩子最親密的玩伴

其次,父母要努力成為孩子的最親密的夥伴,遊戲時的玩伴。

你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自身的言談舉止力求符合這個標準。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父母能做到的,孩子有希望做到,你做不到的,不要強求孩子,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別模糊孩子的性別意識

再者,父母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模糊了孩子的性別教育,因為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總有一些父母因為未遂了兒女雙全的願望,如果是男孩,作為母親希望兒子要是能像女兒一樣體貼父母該多好,反之,要是能像兒子一樣可以依靠該多美,這一點切忌。別為孩子發生性別同一性障礙(男孩不認同自己是男孩,女孩不認同自己是女孩)埋下伏筆。男孩在玩耍中更喜歡舞槍弄棒或踢球撒歡兒之類的活動,父親要多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玩兒,培養男孩的男子漢的氣質。反之,母親就要同女兒多接觸,其實沒必要刻意怎樣,母親的天性足以讓女兒體會到、學到並且自然在母親的熏陶的下成長為像母親一樣的女人。鼓勵孩子多和同齡小夥伴一起玩兒。因為同伴關係在兒童個性中起著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也為孩子步入社會、適應社會熱身,讓孩子學習人際交往的經驗。

父母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及心理感受。幼兒自我情緒體驗中最值得重視的是自尊感,自尊得到滿足,會使孩子感到自信,從而產生積極的自我肯定。男孩的自尊、自信是在父母的讚許中尤其是父親肯定的目光中養成的,女孩的美麗是在父母的欣賞中塑造的。

提醒父母們,孩子乃是你們在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寶貝,是上天賜予你們的小天使。請在今後的生活中減少一些吵鬧,多一些溫馨,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定團結和睦的家庭生活環境,此外,孩子的身體固然重要,還要注重他們的心理狀況,爭取全麵的進行培養。而在教育當中出現任何問題也不要私下定結論,適當的時候去尋求教育專家或者是心理谘詢師的幫助,這樣可以讓你更正確的教育孩子。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