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飯後養生法 助你祛除百病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8-01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如今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了,大家都知道吃好喝好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飯後養生,其實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古人學學他們的飯後養生法,這些方法能幫助你祛除百病,趕快來看看吧。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是非常重視養生保健的,古人有他們自己的一套養生法,即使放在今天也不會過時,也是非常適合的,下麵,我們就來了解下古人們在飯後是如何養生保健的。

  飯後慢慢走

  《攝養枕中方》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食後慢步行,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益於人體健康。

  但食後不可急步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不可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否則會給健康帶來不利。

  飯後按摩腹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說:“中食後,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食畢摩腹,能除百病。”食後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循環,有益於增強胃腸功能,又可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傳入大腦,有益於中樞神經係統功能的調節和發揮,有益於健身防病。

  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臍部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飯後要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食後漱口,可保持口腔濕潤度和清潔固齒,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還可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齒的疾病。

  保護好口腔和牙齒,有益於增進食欲和幫助消化吸收,如此,老年人就會感覺吃得香、身體好,就能健康長壽。

  飯後賞音樂

  古人說:“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可便食。”柔和輕快的音樂,乃至賞心悅目的環境,都可以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中樞神經係統調節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

  與此相反,喧鬧嘈雜的聲音、強烈激昂的節奏、混亂不堪的環境、汙濁難聞的氣味,毫無疑問會對情緒和食欲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食後欣賞輕柔明快、美妙動人的樂曲,對人體大有裨益。

    以上專家為我們介紹了古人飯後養生的四個方法,學會了能幫助你祛除百病,這些方法都很簡單,關鍵就看大家能否堅持下來了,長期堅持的話可以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