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養生方法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1-03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中國自古以來注重養生,上到達官顯赫,下到平民百姓,無一不注重養生。在古代,很多皇帝以及修道之人都能享有百年之長壽。時至今日,咱們現代人也很重視養生。其實這養生的手法不分現代古代,隻要是有效,我們都應該要采用。現在就來跟大家分享古人的一些養生技藝。

中國古代養生家將以上長壽理論進行選擇性的綜合,並和有關醫學知識結合,創立了豐富多彩的養生保健技藝,其目標和要領有五:

1、寶命全形,追求境界

中醫養生保健是在中國生命哲學指導下的實踐。首先強調“神形全備”,如《莊子·養生主》所雲:“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個目標也稱“寶命全形”。在諸多古典名著中,提出養生可以達到真人、聖人、至人、賢人等境界。真人是有真知能做到天人合一的全真之人,聖人是堅持天人合一理論通曉萬物的人,道理完善能達到忘我境界者為至人,德才並美者為賢人。總的說,以天人合一,即物我兩忘,能把自身融入大自然者為生命的最高境界。

2、防治養一體,修身養性同功

同一種養生保健手段,如醫藥、武術等,既可用於治病、養生,也可施用為預防。在運用諸種操作手段之時,還強調要注重性格品德修養,包括培養良好的習慣。儒家重視修身的養生價值。《論語·壅也》謂:“知者樂,仁者壽。”道家注重養性保精,一再告人以節欲。

3、顧護正氣,強筋健體,講究套路

人體正氣包括生機(生長力)、抵抗力(免疫功能)、體力、性能力和耐痛苦能力等。它源於先天,增益於後天。在施用養生保健手段時,首先考慮護持正氣,中醫創造的一些練功方法,還有補益後天滋育先天之功,發揮“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作用。係統思維是中國傳統思維中的卓越內容之一。中醫在治病時運用套路,能解決很多疑難病的治療。

在養生時,把個個零散招式有機組合起來,形成套路,於是形成各種功法。以係統性為套路的各種功法,不僅能提高練功效益,而且使練功具有藝術性。中國武術和導引等,重視陰蹺脈、衝脈和督脈,以三脈為造化,確有強筋健骨的作用。

4、寓養於樂,與傳統文化相通

中國養生手段和書法、繪畫、舞蹈、音樂、古琴、奕棋、歌詠、詩詞、戲劇等傳統文化,具有相通性,它們又有共同的要領和規律,例如都有精氣神之說,都以守神為上,都講究韻律,以神韻為至上。又都要求遵循規律、“順而已矣”和“順天避邪”等。這些傳統文化的內容也都是養生手段,於是養生成為有娛樂和趣味的實踐,可謂寓養於樂。

5、門類豐富,各臻其妙,簡捷適用

中國養生術門類豐富可珍,有普適性的養生術如導引、太極拳等,也有適合不同年齡性別和不同條件、不同要求的養生保健功法。大體分七大類,即①導引;②氣功;③推拿按摩;④食養食療;⑤藥養治病;⑥房中養生;⑦駐顏術。每種養生門類中又有多種功法。

有的功法如導引,可以訓練固齒、視力、聽力,增加唾液分泌,又具有鎮靜催眠的功效,屬於在生命科學的一種創造發明。各種養生保健功法中以簡捷者最具適用性。如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記述的“六字訣”,分別訓練腎、肝、心、脾、三焦、肺。又如早在《千金方》中就記述的“十六字訣”:“一提便吸,吸吸歸臍,一吸便咽,壽與天齊”。僅十六字,卻能起到全身鍛煉的作用。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