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有哪些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7-09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潰瘍性結腸炎起病多數緩慢,少數急性起病。病程數年至十餘年,常有反複發作或持續加重,偶有急性暴發性過程。精神刺激、勞累、飲食失調常為本病發病的誘因。潰瘍性結腸炎主要表現為腹痛和腹瀉,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有哪些,下麵由濟南軍區總醫院幹細胞治療中心歸納成四大點:

  一、消化係統表現

  (一)腹瀉 係因炎症刺激使腸蠕動增加及腸腔內水、鈉吸收障礙所致。腹瀉的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3-4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重者每日排便次數可多至30餘次糞質多呈糊狀及稀水狀,混有粘液、膿血、病變累及直腸則有裏急後重。

  (二)腹痛 輕型及病變緩解期可無腹痛,或呈輕度至中度隱痛,少數絞痛,多局限左下腹及下腹部,亦可全腹痛。疼痛的性質常為痙攣性,有疼痛一便意一便後緩解的規律,常伴有腹脹。腹痛的特點是:疼痛--便意--便後疼痛緩解。

  (三)其他症狀 嚴重病例可有食欲不振、惡心及嘔吐。

  (四)體征 輕型患者左下腹有輕壓痛,部分病人可觸及痙攣或腸壁增厚的乙狀結腸或降結腸。重型和暴發型者可有明顯鼓腸、腹肌緊張、腹部壓痛及反跳痛。

  二、全身表現 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常有低度或中度發熱,重者可有高熱及心動過速,病程發展中可出現消瘦、衰弱、貧血、水與電解質平衡失調及營養不良等表現。

  三、腸外表現 常有結節性紅斑、關節炎、眼色素葡萄膜炎、口腔粘膜潰瘍、慢性活動性肝炎、溶血性貧血等免疫狀態異常之改變。

  四、臨床類型 按本病起病緩急與病情輕重,一般可分三種類型。

  (一)輕型 臨床最多見。起病緩慢,症狀輕微,除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粘液血便外,無全身症狀,病變局限在直腸及乙狀結腸。

  (二)重型 較少見。急性起病,症狀重,有全身症狀及腸道外表現,結腸病變呈進行性加重,累及全結腸,並發症也較多見。

  (三)暴發型 最少見。起病急驟,無任何前驅症狀,突然高熱、惡心、嘔吐、嚴重腹瀉、腹痛、腹脹、可有大量便血,短期內陷於衰竭狀態。腹部體征明顯,若病變累及全結腸易發生中毒性巨結腸,可出現急性結腸穿孔。

  有些潰瘍性結腸炎病人也可發生腸外的全身性症狀,如在皮膚出現結節性紅斑、多型紅斑,在眼部可有結膜炎、虹膜炎等;還可出現一過性遊走性關節痛等。總之,當你出現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經一般治療無效,病程在2周以上,應高度警惕是否患有潰瘍性結腸炎。

      溫馨提示:潰瘍性結腸炎是生活中越來越常見的疾病,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非常重要,不同時期潰瘍性結腸炎症狀不同,其治療的方案自然不同,因此,當疾病發生後,應根據其病情的變化,製定合理治療方案,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傳統的治療方法效果不是很明顯,而且副作用大,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采用幹細胞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效果好,安全、見效快,副作用少,值得信賴。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