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IBC的發病原因尚無統一認識,可能與病人的免疫力低下有關。
二、發病機製
炎性乳腺癌的組織學類型無特殊性,各種類型的乳腺癌均見於IBC。IBC的急性炎症改變的組織學特征首先由Bryant於1887年描述觀察到皮下淋巴管被癌浸潤的現象,提出腫瘤浸潤造成的真皮下淋巴管阻塞而導致相關臨床表現的假說。但真皮下淋巴管浸潤是否是IBC診斷的基礎仍存在爭論。早在1938年,Taylor和Melter強調皮下淋巴管浸潤癌浸潤的特征。Ellis和Teitelbaum1973年複習世界有關IBC的文獻,通過對組織學與預後的關係的研究,認為真皮淋巴管浸潤對確定IBC的診斷是必要的,並提出乳腺真皮淋巴癌病的命名。Saltzstein發現臨床上無IBC的表現,組織學檢查有真皮淋巴管浸潤的乳腺癌,預後與有典型表現的IBC相同,提出了臨床隱性乳腺癌的概念。IBC的皮膚炎症樣改變機製看法不一,有人認為係皮下淋巴管被癌細胞團阻塞而致皮膚水腫和組織張力增高,進一步導致毛細血管的阻塞,充血引起所謂丹毒樣改變。
1、大體形態
可見乳房皮膚紅、腫、熱、痛和皮膚增厚,“橘皮樣”改變等,受累組織堅實。多數可見皮膚改變,占乳房範圍的1/3以上。石鬆魁報道材料,其病變皮膚改變範圍均≥1/2乳房,多數(65.7%)波及全乳。
2、組織形態
癌腫類型不一,各種類型浸潤性癌均可發生。除了癌組織外,主要見皮膚淋巴管和毛細血管中充滿癌栓。間質中伴有急、慢性炎性細胞浸潤,但以淋巴細胞為主。有人認為,隻要臨床有炎症表現,即可診斷為炎性癌。也有人認為隻有皮膚淋巴管和血管中有大量癌栓時才能診斷為炎性癌。石鬆魁(1986)報道的35例中,有9例可見淋巴管癌栓,其中皮膚淋巴管癌栓5例。
炎性乳腺癌發病急劇,病程進展快。由於癌細胞播散到皮下淋巴管網,形成癌栓;腫瘤侵犯皮膚的Cooper韌帶,可形成“酒窩征”;腫瘤細胞堵塞皮下毛細淋巴管,造成皮膚水腫,而毛囊處凹陷形成“橘皮征”;當皮膚廣泛受侵時,可在表皮形成多數堅硬小結節或小條索,甚至融合成片,如病變延伸至背部和對側胸壁可限製呼吸,形成鎧甲狀癌;炎性乳腺癌會出現乳房明顯增大,皮膚充血紅腫、局部皮溫增高;另外,晚期乳腺癌會出現皮膚破潰形成癌性潰瘍。
1、症狀
絕大多數乳腺癌病人是以無痛性乳房腫物就診,而IBC多以紅,腫,熱,痛,壓痛的乳房皮膚症狀就診,僅有50%左右伴有腫塊,IBC往往發病急驟,乳房迅速增大,乳房皮膚增厚變硬,有皺脊,皮溫高,色紅紫,Haagensen報道IBC臨床症狀包括:乳房腫塊(57%),皮膚紅腫(57%),乳房腫大(48%),乳房或乳頭痛(24%),乳房壓痛(16%),乳房硬化(16%),乳頭回縮(13%),皮膚水腫(13%),腋下腫塊(9%),皮溫升高(8%)等,IBC少見的症狀包括:腋區疼痛,乳頭癢,上肢水腫和骨痛等,由於發病急驟,大部分病人就診早,自出現臨床症狀到就診平均時間為2.5個月。
Taylor和Meltzer將IBC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IBC是在原健康乳房上同時發生腫瘤和炎症;繼發性IBC的炎症改變是繼發於原有腫瘤部位,手術瘢痕或放射區域內的乳腺,繼發性IBC的概念忽略了局部晚期乳腺癌與IBC在臨床與預後上的區別,不宜應用。
2、體征
IBC的體征包括全乳彌漫性硬化或局限於某一象限或一半乳房硬化,皮膚水腫似橘皮樣,厚而不平整,最初皮膚呈粉紅色,很快變成似淤血的紫紅色,呈丹毒樣改變,乳房增大,皮溫高,觸之韌感,常見乳頭幹裂,結痂和內陷,一般認為乳房皮膚改變達乳房1/3或以上時方可診斷為炎性乳腺癌。
炎性乳腺癌是一種特殊類型乳腺癌,和其他類型乳腺癌一樣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炎性乳腺癌的預防同一般乳腺癌值得一提的是炎性乳腺癌的患者與自身免疫機能低下可能有關
由於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所以還沒有確切的預防乳腺癌的方法從流行病學調查分析,乳腺癌的預防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麵: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4、積極治療乳腺疾病
5、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長期過量飲酒
1、血常規:白細胞升高並不常見。
2、細針穿刺細胞學或空心針穿刺活檢:從乳腺或有代表性的硬化,水腫或變紅的皮膚處取材,多可確立診斷,而切取活檢可得到適當的腫瘤或皮膚及皮下淋巴管組織,為確診手段。
3、鉬靶X線照相:陽性發現包括皮膚厚度增加,患側皮下淋巴管不對稱性增加和乳腺組織密度增加以及血管紋理增加等。
4、熱圖:可能發現高熱帶,但無鑒別意義。
一、飲食
1、攝入高熱能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供給乳腺癌患者足夠的熱能,減少蛋白質消耗,防止低血糖,還可以保護肝細胞免受麻醉劑損害。此外,還可增加機體抵抗力,增加熱量,以彌補乳腺癌患者術後因進食不足引起的熱能的消耗。
2、食用含高蛋白的食物
乳腺癌患者必需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如果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就會引起營養不良性水腫,對乳腺癌術後傷口愈合及病情恢複不利。高蛋白飲食,就可以緩解因某些疾病引起的蛋白質過度消耗,減少乳腺癌術後並發症,令乳腺癌患者盡快康複。
3、高維生素膳食
維生素A可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傷口愈合;維生素K主要參與凝血過程,可減少術中及術後出血。B族維生素缺乏時,會引起代謝障礙,傷口愈合和耐受力均受到影響;維生素C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出血,促進組織再生及傷口愈合。因此,乳腺癌患者術前一定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或水果食品)、蔬菜(或蔬菜食品)、或者是補充維生素片。
以上總結的乳腺癌患者術前飲食原則是指在手術前的一段時間內,在臨近手術時不要食用。一般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前12小時應禁食,術前4—6小時要禁水,以防止麻醉或手術過程中嘔吐或並發吸入性肺炎,若是胃腸道內有食物殘渣,也將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
4、治療期間飲食
(1)強調均衡營養,注重扶正補虛
乳腺癌病人“內虛”是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虛而致癌,因癌而致虛,虛中夾實,以虛為本。食療的目的是保證乳腺癌病人有足夠的營養補充,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病人的康複,應以扶正補虛為總原則。故《內經》說:“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在扶正補虛的總則指導下,對乳腺癌病人的食療應做到營養化、多樣化、均衡化。正如《內經》所雲:“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失之偏頗,則有害無益。
(2)熟悉性味歸屬,強調辨證施食
乳腺癌與其他疾病一樣,病人都有陰陽偏勝、寒熱虛實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熱溫涼、辛甘苦酸鹹四氣五味之別。熱證宜寒涼,寒證宜溫熱;五味入口,各有所歸,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苦入心,酸入肝。辛味溫散,如生薑、蔥白;甘味和緩,如山藥、芡實、飴糖;淡味滲利,如冬瓜、薏苡仁;酸味收澀,如烏梅、山楂;鹹味軟堅,如海藻、昆布、牡蠣等。
(3)選擇抗癌食品,力求有針對性
藥食同源,部分食品兼具食療抗癌作用,可有針對性地選擇應用。民間用其配丁香、柿蒂治療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等,實驗已證實其對致癌病毒引起的小鼠移植性腫瘤有抑製作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製品、綠茶等,也都是抗癌良藥。
5、乳腺癌術後飲食
(1)在乳腺癌患者術後的飲食方麵,社會上流傳著:“不能吃雞”、“不能吃雞蛋”、“不能吃蟹”等說法,病人及其家屬對於乳腺癌術後的飲食不知所措。乳腺癌患者的術後飲食注意事項如下:
a、乳腺癌術後飲食調理一:飲食多樣化,營養均衡
平衡膳食是癌症患者術後保持正常體重的最好辦法。飲食要平衡、多樣化、不偏食、不忌食、葷素搭配、粗細搭配。烹調時多用蒸、煮、燉,盡量少吃油炸食物。
b、乳腺癌術後飲食調理二:合理忌口
乳腺癌患者術後的飲食要做到忌口,乳腺癌術後患者忌食生蔥蒜、母豬肉、南瓜、醇酒以及辛溫、煎炒、油膩、葷腥厚味、陳腐、發黴等助火生痰有礙脾運的食物。
c、乳腺癌術後的飲食調理三:乳腺癌手術後,可給予益氣養血、理氣散結之品,鞏固療效,以利康複。如山藥粉、菠菜、絲瓜、海帶、山楂、玫瑰花等。
d、乳腺癌術後飲食調理四:乳腺癌術後放療時,易耗傷陰津,故宜服甘涼滋潤食品。如杏仁霜、枇杷果、白梨、烏梅、蓮藕、香蕉、橄欖等。
e、乳腺癌術後飲食調理五:乳腺癌術後化療時,若出現消化道反應及骨髓抑製現象,可食用和胃降逆、益氣養血的食物,如鮮薑汁、鮮果汁、粳米、白扁豆、黑木耳、向日葵子等。
(2)以下為乳腺癌術後患者提供的飲食菜譜可供參考。
a、乳腺癌術後的飲食調理菜譜一:薑絲菠菜
材料:菠菜300g,,鮮薑3g,精鹽3g,醬油5g,味精、醋各適量,香油6g,花椒油3g。
做法:將菠菜摘去黃葉,洗淨,切成6~7cm大小的段。鮮薑去皮,切成細絲。鍋內加清水,置火上燒沸,加入菠菜段略焯,撈出控淨水,輕輕擠一下,裝入盤內晾涼,把鮮薑絲及調料一起加入涼菠菜中,拌勻入味即可。
b、乳腺癌術後的飲食調理菜譜二:煮白豆
材料:白豆500g,陳皮40g,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先將白豆衝洗幹淨,泡漲。陳皮切成末備用。把白豆和陳皮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和精鹽,先用旺火煮沸,再改小火熬煮,待白豆煮爛時,調入味精即成。
c、乳腺癌術後的飲食調理菜譜三:地瓜粥
材料:地瓜300g,栗米150g。
做法:將地瓜清洗幹淨,上籠蒸熟,去皮,用刀切成3cm大小的塊。栗米淘洗幹淨,備用。將洗淨的栗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繼續煮熬,待米要煮爛時,加入地瓜塊,煮爛成粥即可。
乳腺癌患者手術後的飲食調理對於乳腺癌患者的身體恢複很重要,希望乳腺癌患者手術後的飲食要嚴格按照以上提到的幾點要求自己的飲食,達到早愈合的目的。
6、乳腺癌化療期間飲食
傳統觀念認為乳腺癌的擴散是按一定時間和距離的次序進行的,近年來的生物學研究表明,乳腺癌從單細胞分裂繁殖到直徑1cm大小腫塊,生長至少超過3年,給全身血行播散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因而全身治療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手術前後應用全身性的化療以殺滅亞臨床型的轉移灶是提高治療效果、提高生存率的較為成熟的治療方法。尤其對腋淋巴結轉移的病例,手術前後輔助化療的療效更明顯。盡管化療的確切療效已受到充分的肯定,然而由於化療的諸多毒副反應,如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食欲下降、腹痛、腹瀉),骨髓抑製(白細胞下降、紅細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消化道粘膜潰瘍,脫發,肝腎功能異常等,一部分病人因為不能耐受而中斷治療。
如何更好的指導患者平穩的渡過化療期,增加療效?除了心理上的疏導之外,飲食上的指導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廣東地區的病友們由於特殊的飲食文化,日常對飲食有諸多宜忌,總是會谘詢臨床醫生:“我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其實對腫瘤病人而言,中醫理論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很重要的表現就是“能不能吃”。所以對正處於化療期間的病人,常見口淡、納差、惡心、嘔吐等乃至無法進食,這期間就無須有太多的忌口,可以放開既往的條條框框的束縛,掌握以下原則“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醃泡、油炸、過鹹的食品,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平衡”後就不需要有太多的禁忌,可以想吃就吃。隻有吃得下吃得飽才能堅持按量按時完成化療,保證化療療效!下麵介紹一些飲食上的小知識,希望對增加病友們的食欲會有所幫助。
(1)更換食譜,改變烹調方法:一種新的食物可促進食欲,比如常吃豬肉類食物的病人可更換吃魚、羊肉、雞等,有條件的可吃一些龜、甲魚。改變烹調方法使食物具有不同的色香味,也可以增加食欲。但無論哪一種食物,烹調時一定要達到食物比較熟爛的程度,方能順利地消化吸收。同時肉類較難消化,烹調時應多加些薑陳皮等以利開胃促消化。
(2)藥膳開胃健脾:①山楂肉丁:山楂100g,瘦豬(或牛)肉1000g,菜油250g,及香菇、薑、蔥、胡椒、料酒、味精、白糖各適量。先將瘦肉切成片,油爆過,再用山楂調料等囟透燒幹,即可食用。既可開胃又可抗癌。②黃芪山藥羹:用黃芪30g,加水煮半小時,去渣,加入淮藥片60g(淮山宜用鹽水泡洗後入膳),再煮30分鍾,加白糖(便秘者加蜂蜜)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具有益氣活血,增加食欲,提高胃腸吸收功能的作用。
(3)多吃維生素含量高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這類食物不但可以增加抵抗力,而且還可增加食欲。有些病人認為應忌食生、冷食物,但對水果蔬菜類應視情況對待,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涼菜和水果,特別是化療、放療期,具有明顯的開胃作用,但如口淡泛清口水者則應稍加熱後溫服,同時不宜過量進食。
(4)化療期間患者常喜進食香口重味的食物,這時常可予薑炒飯,乃至少量鹹菜、腐乳、辣椒佐餐小菜等對於患者改善食欲大有益處,此時“飯是鋼”才真真正是硬道理。
(5)病友之間交流飲食經驗:病友之間交流飲食經驗不但可以取長補短,還有利於增加食欲,這對癌症患者是十分必要的。下麵分類列舉化療毒性反應的飲食調理和方法。
7、血象下降的膳食調理
化學治療可造成骨髓再生不良,尤以白血球下降最為明顯。為有效預防血象下降,在化學治療時病人應補充高蛋白質飲食,如牛奶、大豆、瘦肉、豬蹄、海參、魚、動物肝髒及紅棗、花生、核桃、黑木耳、胡蘿卜、赤小豆等。黑魚、牛肉、動物熬製的膠腖如驢皮膠(阿膠)、豬皮膠(肉皮腖),也有助於提升白血球。鹿茸、紫河車、人參等亦可在中醫指導下合理應用。中醫最重視以髒補髒,因此在化療期間也可適量增加動物骨髓,如牛、樣、豬的骨髓燉燙,或用雞血、鴨血、鵝血、豬血製作的飲食。同時也可多吃一些五黑食品,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棗等。中醫認為“黑可入腎”,五黑食品可以補腎填髓,有助於血象的提高的。
8、消化道毒性反應的膳食調理
化學治療可引起口腔黏膜炎,表現為黏膜充血、水腫、潰瘍、疼痛等。此時要保持口腔清潔,進食後刷牙,補充高營養流質或辦流質飲食,如蓮子羹、金耳雪耳羹、牛奶、豆漿、鯽魚湯等。進食時避免過熱、過酸及刺激性飲食,急性炎症可口含冰快以減少炎性滲出,出現潰瘍可用蜂蜜20毫升加入研碎的維生素C0。1克,口含,每日2~4次。雪羔也可一試。
化學治療損傷胃腸道黏膜,可出現惡心、嘔吐、上腹疼痛、納差等。此時可進食開胃食品,如山楂、扁豆、山藥、白蘿卜、香菇等,同時要少食多餐,避免飽食感。進食要細嚼慢咽,飯後1小時不要平臥,可以散布,化療前1小時不要進食水,進食時如惡心嘔吐可口服鮮薑汁3~5毫升。此時不宜喝太多湯水。
9、肝腎損傷的膳食調理和預防
一些化療藥物可以引起肝損傷,出現轉氨酶升高。此時應多吃苦瓜、綠豆芽、茶、香菇、姬鬆茸、羊肚菌、紫芝、雲芝猴頭蘑等菌類食品(菌類偏寒宜與薑、杞子同用),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如獼猴桃、蜜桃、蘋果、葡萄等,多喝綠茶、烏龍茶、蜂蜜水。如肝功損傷嚴重,可以用五味子20克,枸杞子20克燉鯽魚湯。
一些化療藥物還可以引起腎損傷,如順鉑等。臨床上在使用此類藥物時要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堿性食品)。一旦出現腎功損傷要限製蛋白質攝入,合並水腫要少吃鹽,多吃動物腎髒、烏魚、菠菜和紅莧菜,也可多吃一些富含水分又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西瓜、黃瓜、冬瓜、絲瓜等。
10、乳腺癌化療後有副作用期間的飲食
乳腺癌化療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它們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又殺傷正常組織的細胞,尤其是殺傷人體中生長發育旺盛的血液、淋巴組織細胞等。而這些細胞與組織是人體重要的免疫防禦係統,破壞了人體的免疫係統,癌症就可能迅速發展,造成嚴重後果。放療的副作用雖比化療輕,但大多數腫瘤患者接受放療後不但癌細胞會被破壞,連人體白細胞也遭受嚴重破壞,免疫力降低,從而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身體衰弱、疲乏等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的局部反應。因此,對乳腺癌化放療患者來說,提高機體免疫力是關鍵。
11、舞茸地複仙的簡介
舞茸地複仙是舞茸D-fraction的中文名,是從舞茸的子實體中提取,經分離、精製得到的蛋白多糖,它的多糖和蛋白的比例是7:3,平均分子量是100萬。多糖部分由具有β-(1-3)側鏈的β-(1-6)葡聚糖和具有β-(1-6)側鏈的β-(1-3)葡聚糖組成。
(1)舞茸地複仙的抗腫瘤作用:
a、活化免疫功能;
b、誘導癌細胞自然凋亡;
c、抑製癌細胞生長;
d、防止癌細胞轉移;
e、防止正常癌細胞癌變;
f、和抗癌藥物合用產生協同增效作用;
g、減輕化學治療的副作用。
(2)舞茸地複仙係列產品對不同時期患者的功效
a、剛被確診,但還沒有進行手術或放化療:能夠激活免疫係統,可望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抑製轉移,穩定病情,為手術等後續治療爭取有利時間;
b、手術後放化療期間:能夠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最大限度地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同時,又可望與一些傳統的抗癌藥發生協同作用,增強化療效果;
c、手術、放化療後:可有效維持人體的正常免疫功能,增強體質,防止可能出現的轉移和複發;
d、晚期危重患者:可減輕疼痛,改善食欲,減緩病情發展速度,延長存活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二、乳房癌患者吃什麼好
1、宜多吃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食物,如海馬、鱟(hòu)、眼鏡蛇肉、抹香鯨油、蟾蜍肉、蟹、文蛤、牡蠣、玳瑁肉、海帶、蘆筍、石花菜。
2、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防止複發的食物,包括桑葚、獼猴桃、蘆筍、南瓜、大棗、洋蔥、韭菜、薏米、菜豆、山藥、香菇、蝦皮、蟹、青魚、對蝦、蛇。
3、腫脹宜吃薏米、絲瓜、赤豆、芋艿、葡萄、荔枝、荸薺、鯽魚、塘虱、鮫魚、海帶、泥鰍、黃顙魚、田螺。
4、脹痛、乳頭回縮宜吃茴香、蔥花、蝦、海龍、抹香油鯨、橘餅、榧(fěi)子、柚子、鱟。
三、乳房癌患者不適宜吃什麼
1、忌煙、酒、咖啡、可可。
2、忌辛椒、薑、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膩、油煎、黴變、醃製食物。
4、忌公雞等發物。
1、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情緒穩定,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增強機體的抗癌能力。適量運動,可以減少乳腺癌的發病機會。
2、獲得足夠的陽光,可使人體取得所需要的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具有防止乳腺癌的作用。每天保證有10-15分鍾的日照時間,可防止乳腺癌的發生。
3、避免接受過多的放射線照射。尤其在經期、妊娠期,對放射線很敏感,應盡量避免。
4、對乳房進行適當的生理保護。提倡母乳喂養,斷奶要緩慢進行。采用合適的乳罩以改善乳房血液和淋巴循環。
5、及時治療乳房的癌前期病變。如囊性小葉增生、乳腺乳頭狀瘤、乳腺增生病有上皮高度增生與不典型性增生者。
6、適當節製動物脂肪的攝入,少飲酒。過多的食用肉類、煎蛋、黃油、動物脂肪可增加乳腺癌危險性;而綠色蔬菜、水果、鮮魚、奶製品可減少患乳腺癌的風險。
7、更年期婦女盡量避免使用雌激素。
8、平時定期體檢。專家建議35歲以上的婦女應該每2-3年進行乳腺超聲、乳透或鉬靶攝片檢查。若為乳腺癌易發人群,年齡40歲以上者則應每年做1次檢查。
9、下列易發人群更要加強自我保護,在乳腺出現腫塊、溢液等異常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不要貽誤病情。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尤其是母親或姐妹患有乳腺癌者,自己患病的可能性較大;初次月經早(12歲以前)或停經晚(50歲以後)者患乳腺癌機會比其他人高;30歲以後生第一胎、未曾生育者或未婚者,患乳腺癌的機會多於其他人;反複多次接受放射線的,也可增加乳腺癌的機會;常食高脂肪食物且肥胖者易得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