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腔靜脈綜合征(SVCS)多數由惡性腫瘤引起,如肺癌、原發性縱隔腫瘤、淋巴瘤及轉移性腫瘤等,此外,慢性縱隔炎、原發性上腔靜脈血栓形成等也可引起SVCS。
上腔靜脈位於狹窄的右前上縱隔,在胸骨的後方,緊鄰右主支氣管和升主動脈。在其與奇靜脈吻合處,四周為淋巴結所包繞。整個右側胸腔和左下胸腔的淋巴液流經以上淋巴結。多種因素與上腔靜脈阻塞有關。縱隔和氣管旁淋巴結的惡性腫瘤或轉移病變、腫瘤直接浸潤血管壁和(或)血管內血栓形成、繼發炎症、血液淤滯、血小板凝聚等因素單一或聯合均可產生SVCS。由於靜脈壓增高和淋巴引流受阻,部分患者可伴有胸腔積液。
上腔靜脈綜合征除了一般症狀外,還會引起其他疾病,本病可繼發顱內壓升高,可並發腦水腫。所以一經發現,需積極治療,平時也應做好預防措施。
上腔靜脈綜合征的症狀和體征是由於頭、頸、上肢的靜脈回流受阻、靜脈壓升高引起的。臨床表現的輕重隨阻塞發生的速度、阻塞的程度以及上腔靜脈阻塞部位與奇靜脈之間的解剖關係而異。最常見的症狀是麵、頸、臂、上胸部腫脹,常伴有靜脈曲張。眼常最先受累,主訴流淚、眼瞼水腫、眼球突出。視網膜檢查提示有視網膜水腫、靜脈充血。如果奇靜脈也受到阻塞,則這些症狀和體征更明顯。不久患者可出現頭痛、頭昏、耳鳴,向前低頭時頭部有脹裂感,麵部發紅或發紺。靜脈高壓可引起頸靜脈和腦血管血栓形成,並由此而引起一係列症狀和體征。視網膜靜脈血栓可以致盲。
由於大多數上腔靜脈綜合征是由肺癌引起的,故肺癌的症狀也常見,如氣管或右主支氣管受壓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膈神經、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受侵犯導致的右膈麻痹、聲音嘶啞、疼痛或Horner綜合征等。
預防上腔靜脈綜合征,應該處理好以下方麵內容:
1、積極防治原發病胸腔積液為胸部或全身疾患的一部分,因此積極防治原發病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2、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積極參加各種適宜的體育鍛煉,如太極拳、太極劍、氣功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3、注意生活調攝居住地要保持幹燥,避免濕邪侵襲,不恣食生冷,不暴飲暴食,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得病後及時治療,避風寒,慎起居,怡情誌
上腔靜脈綜合征可通過以下檢查確診:
1、實驗室檢查:在病史和體格檢查的基礎上,一旦懷疑上腔靜脈綜合征就應進一步明確阻塞的原因、阻塞的部位及阻塞的程度。痰細胞學檢查、頸淋巴結活檢、胸腔穿刺抽液檢查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幫助病理學診斷。縱隔鏡和縱隔活檢適用於大多數肺癌患者,但這種檢查是很危險的,因為擴張、薄壁、高壓的縱隔靜脈易受到損傷、出血,應小心。
2、影像學檢查:後前位和側位胸部X線片有助於診斷。若右肺門有一腫塊並右肺上葉阻塞性肺炎,則可能為支氣管肺癌所致。惡性淋巴瘤或轉移癌常有縱隔淋巴結腫大,胸部X線片也可以清楚顯示。CT檢查,特別是增強對比,不僅可以明確阻塞部位,而且可了解阻塞的確切機製,是外來壓迫或是腔內血栓形成或是腫瘤的直接浸潤二維超聲圖像和傳統的斷層片雖然對診斷有幫助,但已被高分辨CT和磁共振成像所代替。CT掃描仍有疑問或靜脈阻塞的程度需要進一步明確時,可考慮靜脈造影或核素掃描。
上腔靜脈綜合征患者應攝取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低鹽易消化食物,如牛奶、豆製品、魚、瘦肉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和油炸、醃製、油膩食物。同時少食多餐,以補充機體能量消耗。
上腔靜脈綜合征(SVCS)的治療主要為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1、病因治療良性疾病引起的上腔靜脈阻塞,按病因作相應治療,如為血栓形成可應用抗凝劑及溶栓藥物。惡性腫瘤所致者,可根據原發腫瘤的組織類型選擇化學藥物、放射治療等。如小細胞肺癌並發SVCS可用卡鉑和依托泊苷(VP16)治療,一般l周內症狀可全部緩解。放射治療適用於不完全性上腔靜脈阻塞。
2、對症治療對於腫瘤引起的SVCS,經常規治療(化療或放療)不能使腫瘤縮小或腔靜脈壓迫減輕,則可行靜脈腔內置放支撐器,以使血流再通,並能防止腫瘤和血栓重新閉塞血管腔。同時患者應限製鈉鹽及液體攝入,必要時吸氧,應用利尿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