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隔霍奇金淋巴瘤病因不詳,在組織學上是很獨特的,缺乏帶有侵襲特征的優勢惡性細胞,腫瘤在結構和細胞組成上的多形性是基於腫瘤細胞固有的性質和機體的反應性。正是這種組織學非典型性的共有性,表明霍奇金淋巴瘤所表現的是單純的一個疾病整體。霍奇金病可能與下麵幾個因素有關。
1、遺傳學異常:許多研究都集中在組織相容性抗原方麵。在患病的同胞之間,有人類細胞抗原成分的過度表達,而且在許多報道中發現同一家庭可能會由2人或更多的成員患病,而且發病時間很接近。現有充分證據說明,遺傳與霍奇金淋巴瘤有關,病人的兄弟姐妹中,其發病率可增加5~7倍。本病病人可有染色體異常。
2、病毒感染:目前研究更多的是感染性因素,因為多數病人均以頸部淋巴結腫大為首發,其次為縱隔淋巴結,其他部位淋巴結腫大為首發少見。考慮霍奇金淋巴瘤與呼吸道為侵入門戶的感染因素(病毒)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病毒病因對於淋巴係統腫瘤雖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但病毒不是腫瘤發生的惟一原因,而且體內病毒感染細胞的轉化機製較想象的要更重要。
縱隔霍奇金病如侵犯肺、支氣管、胸膜,可能並發肺炎和胸腔積液。此外,還可能並發中樞神經係統感染和腦膜炎等。本病發病的平均年齡是30歲,但有兩個發病年齡高峰。
一般來說霍奇金淋巴瘤病人臨床表現出現較早,就診幾個月前就可能有所表現。本病發病的平均年齡是30歲,但有兩個發病年齡高峰。第一個是在20~30歲,男女相等。第二個是在50歲左右,男多於女,兒童發病少見,且多為男孩。
大約不到10%的原發性縱隔惡性淋巴瘤病人沒有任何症狀,常規體檢和胸部X線檢查沒有陽性發現。25%的病人有臨床症狀,在結節硬化型中90%有縱隔侵犯表現,可同時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受侵犯的淋巴結生長緩慢。其中50%的病人僅有縱隔占位的症狀,他們大部分為婦女,年齡在20~35歲。病人表現為局部症狀,局部症狀如胸部疼痛(胸骨,肩胛骨,肩部,有時與呼吸無關)、緊束感、咳嗽(通常無痰)、呼吸困難、聲音嘶啞,這些為局部壓迫所引起。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嚴重的症狀如上腔靜脈綜合征,但十分罕見。縱隔霍奇金病如侵犯肺、支氣管、胸膜,可出現類似肺炎的表現和胸腔積液。部分病人還有一些與淋巴瘤相關的全身表現如下。
1、發熱: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一般為低熱,有時也伴潮熱,體溫達40℃,多出現於夜間,早晨又恢複正常。在進展期有少數表現為周期熱,這種發熱一般不常見也非特異性表現,同時伴有盜汗,可持續一夜,程度較輕。正常人群也有全身瘙癢,大多發生於縱隔或腹部有病變者。
2、乙醇疼痛:17%~20%的霍奇金病病人在飲酒後20min,病變局部出現疼痛,其症狀可早於其他症狀及X線表現,具有一定的診斷意義。當病變緩解或消失後,乙醇疼痛即行消失,複發時又可重現,機製不明。
由於縱隔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所以預防的方法不外:
1、盡可能減少感染,避免接觸放射線和其他有害物質,尤其是對免疫功能有抑製作用的藥物
2、適當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主要是針對可能導致縱隔霍奇金淋巴瘤的各種因素進行預防目前認為正常免疫監視功能的喪失,免疫抑製劑的致瘤作用,潛在病毒的活躍和某些物理性(如放射線)、化學性(如抗癲癇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物質的長期應用,均可能導致淋巴網狀組織的增生,最終出現縱隔非霍奇金淋巴瘤因此,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避免藥物濫用,在有害環境中作業時注意個人防護等
縱隔霍奇金淋巴瘤常有輕或中度貧血,10%屬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多數正常,少數輕度或明顯增多,伴中性粒細胞增加。除血常規外,紅細胞沉降速率也是主要的檢查指標,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檢查可以評價全身情況。此病還有一些其他輔助檢查如下。
一、X線檢查
胸部X線檢查為重要的常規檢查,從目前資料分析縱隔淋巴瘤沒有明確的診斷性放射學特征,但或多或少可以輔助診斷。霍奇金淋巴瘤以上縱隔和肺門淋巴結對稱性融合呈波浪狀凸入肺野,淋巴結間界限不清為典型改變,累及氣管分叉和肺門淋巴結較氣管旁淋巴結為多,侵犯前縱隔和胸骨後淋巴結是霍奇金淋巴瘤又一特征性X線表現。霍奇金淋巴瘤總是先有縱隔和肺門淋巴結病變,然後出現肺內病變,肺內特征性表現為呈光芒放射狀的索條影,可能與肺內淋巴管向肺門引流受阻有關。
二、CT掃描
有學者複習診斷明確的霍奇金淋巴瘤CT片後發現70%的病人有胸部侵犯,一般腫塊邊緣不規則密度不均,有時腫瘤包繞血管,並向四周縱隔浸潤。它向外侵犯方式為向心性表現,即從前縱隔或旁縱隔的淋巴結向四周淋巴結侵犯,然後到肺門區隆突下、橫膈組和乳內淋巴結,極少累及後縱隔淋巴結。肺轉移為後繼表現並可侵犯胸膜、心包和胸壁,胸壁受侵常為前縱隔和乳內淋巴結病變向胸壁蔓延,沒有胸內淋巴結受侵而腋淋巴結受侵者少見。
三、創傷性活檢
1、經皮穿刺活檢:經皮穿刺活檢是有較長曆史的一種診斷方法,穿刺活檢針分為兩類。
(1)抽吸針:針細柔韌性好,對組織損傷小,並發症少。
(2)切割針:針較粗,對組織損傷大,並發症較多。一般而論,應提倡22號針穿刺,20~22號針稱為安全針,屬於細胞學檢查。18號針穿刺可取得較多的組織細胞,但並發症多,危險性大,18號針穿刺活檢屬於病理組織學檢查。根據不同的部位可用抽吸或切割法分別施行。
2、縱隔鏡檢查:分為頸部縱隔鏡檢查、前縱隔鏡檢查、後縱隔鏡檢查。一般應用頸部及前縱隔鏡檢查兩種標準的探查手術方式,頸部縱隔鏡檢查指征是氣管旁腫物和縱隔淋巴結活檢,以後者應用較多,潛在的危險是損傷大血管及左喉返神經損傷。前縱隔鏡檢查主要用於主肺動脈窗淋巴結或腫塊活檢,較常見的並發症為氣胸。
縱隔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注意飲食宜清淡為主,注意衛生,合理搭配膳食。多選用增加免疫機能的食物如香菇、蘑菇、大棗、桂圓、蓮子、黑木耳、銀耳等。忌辛辣、刺激、生冷食物。
目前霍奇金病治療療效較好,較輕的病人可以治愈,即便是進展期的病人也有治愈的可能。治療有賴於正確的病理分型和臨床分期,局部單純淋巴結腫大可采用放射療法。進展期的病人可加用化療。在過去的15年中,放療和化療方法取得了重大進步。隻有正確掌握這些原則才能對每個病人製定合理的方案。
1、手術原則:原發性縱隔淋巴瘤病人的治療結果相差很大,主要的問題是沒有和缺乏足夠資料來明確診斷,同時由於各亞型之間治療與未治療的情況缺乏合理分析造成病人治療的結果出入很大。手術不是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必要手段,而且完整切除也是不可能的。外科醫師的主要任務是提供足夠診斷的組織標本以幫助病理分期,通過影像學檢查對已經明確病變範圍的腫塊采取適宜的手術方法獲取足夠材料以更好的明確診斷。
2、手術方法:外科醫師根據影像學顯示腫瘤的部位和範圍來決定具體的手術方法。一般有縱隔鏡縱隔切開術、胸骨上部分切開術、胸骨正中切開術、後外側標準開胸術。一般來說,通過活檢鉗所獲取的標本較小,很難取得高質量和有病理價值的材料,使病理科醫師難以診斷,而且組織太少也無法進行諸如免疫化學、流式細胞儀分析、電鏡檢查等進一步診斷。對反複穿刺還診斷不明的占位病變可施行縱隔切開一類有創手術。無論采取什麼方法,在取得標本後應快速病理切片以明確診斷。外科醫師根據病理科醫師的意見,決定所獲標本是否滿意,如果可以取得明確診斷則不需要重複活檢,以減少並發症及所造成的延誤治療等問題。除了進行活檢之外,外科手術還可以了解縱隔受累情況,並能在手術野內對可疑之處進行活檢。因此,對選擇最佳治療方法以及幫助確定放療範圍具有極大價值。由於切除部分腫瘤並不增加並發症,在必要的時候可擴大切除範圍,但要注意檢查和活檢有引起胸內(肺、心包、胸壁、乳內淋巴結、膈肌)播散的可能性。
3、保守治療後的外科處理:霍奇金淋巴瘤保守治療後X線胸片上顯示縱隔中殘存占位。這些異常包括主肺動脈窗變直、氣管一側或雙側飽滿、44%的病人有縱隔輕微增寬、41%病人腫塊>6.5cm、在27%~41%的病人中X線胸片的異常持續1年以上。因為霍奇金淋巴瘤尤其是結節硬化型表現為前縱隔巨大腫塊,其內有多量的膠原纖維組織,治療後即使已經沒有存活的腫瘤細胞,也可有較大的殘餘物。這往往給診斷造成困難。臨床醫師應結合臨床,連續監測,不能因為腫物未消失就認為還有存活腫瘤,或腫物大小穩定不變就認為是纖維化。因為如果有腫瘤殘留造成治療不充分,但腫瘤已全部殺死,僅剩纖維瘢痕組織,進一步治療會造成治療過度。大部分情況下這些腫瘤已消失,僅餘纖維硬化性組織。
治療後縱隔內仍有占位陰影者的複發率為20%,而且多見於那些單純化療的病人。所以對具體病人來說縱隔占位是否已經完全緩解還是仍有殘餘腫瘤需要組織學檢查來確定。
4、放射治療:照射方法分局部照射、不全淋巴結照射及全淋巴結照射。不全淋巴結照射包括受累淋巴結及腫瘤組織外,尚需包括附近可能侵及的淋巴結區。例如病變在橫膈上采用“鬥篷”式,“鬥篷”式照射部位包括兩側乳突端至鎖骨上下、腋下、肺門、縱隔以至橫膈的淋巴結,但要保護肱股頭、喉部及肺部免受照射,劑量為35~40Gy,3~4周為1療程。霍奇金病IA、IB、ⅡA、ⅡB及ⅢA期首先使用放療較合適。IA期病人如原發病變在膈上,可隻用“鬥篷”野照射,IB、ⅡA、ⅡB及ⅢA期病人均須用全淋巴結區照射。臨床資料證明療效較好。
5、化療:最常用MOPP[氮芥、長春新堿、丙卡巴肼(甲基苄肼)、潑尼鬆(強的鬆)]方案,晚期霍奇金病的預後已大有改觀。初治者的完全緩解率由65%增至85%。MOPP至少用6個療程,或一直用至完全緩解,再額外給2個療程。霍奇金病對MOPP有耐藥性,加之MOPP方案中的氮芥可引起嚴重的靜脈炎和嘔吐,所以文獻推薦了不同的治療方案,其中以ABVD[阿黴素,博來黴素,硫酸長春堿(長春花堿),達卡巴嗪(甲氮咪胺)]方案較成熟,該方案的緩解率為62%,其對結節硬化型的療效不亞於MOPP。另一優點是方案中無烷化劑。也有采用在MOPP基礎上加博來黴素和阿黴素。ⅢB及Ⅳ期病人使用上述聯合化療方案後,最好對原有明顯腫瘤的原發部位,局部加用25~30Gy放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