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型食物中毒是進食被多種細菌汙染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胃腸道感染。引起胃腸型食物中毒的細菌很多,常見的有:
1、沙門菌屬。以鼠傷寒沙門菌、腸炎沙門菌、鴨沙門菌和豬霍亂沙門菌較為多見。多種家畜、家禽、魚類、飛鳥、鼠類及野生動物的腸腔及內髒中能查到此類細菌。細菌由糞便排出,汙染飲水、食物、餐具,尤以新鮮肉類、蛋品、乳類較易受汙染,人進食後造成感染。
2、副溶血性弧菌。廣泛存在於海魚、海蝦、海蟹等海產品,及鹹菜、醃肉等含鹽較高的醃製品中。生存能力強,但對酸和熱極敏感。
3、大腸埃希菌。俗稱大腸杆菌,革蘭氏染色陰性。多數菌株有鞭毛,能運動,有菌毛、莢膜。多數菌株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
4、變形杆菌。依生化反應的不同,可分為普通、奇異、產黏和潘氏變形杆菌4種。前三種能引起食物中毒。本菌廣泛存在於水、土壤、腐敗的有機物及人和家禽的腸道中。此菌在食物中能產生腸毒素,還可產生組胺脫羧酶,使蛋白質中的組氨酸脫羧成組胺,從而引起過敏反應。致病食物以魚蟹類為多,尤其以赤身青皮魚最多見。近年來,變形杆菌食物中毒有相對增多趨勢。
5、金黃色葡萄球菌。僅限能產生腸毒素的菌株可引起食物中毒。金葡菌廣泛存在於人體皮膚、上呼吸道、甲溝等部位,汙染的魚、肉、蛋、澱粉等食品在室溫擱置5小時以上即可有金葡菌大量繁殖和產生腸毒素。該毒素能耐受煮沸30分鍾仍能保持毒性。
6、蠟樣芽胞杆菌。廣泛分布於土壤、塵埃、米、麵粉、奶粉、香料等。溫度適宜時可大量繁殖和產生腸毒素。
嚴重胃腸型食物中毒者可導致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1、脫水:由於病變,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時補充,造成新陳代謝障礙的一種症狀,嚴重時會造成虛脫,甚至有生命危險,需要依靠輸液補充體液。
2、酸中毒:嚴重酸中毒可能誘發休克、糖尿病、尿毒症、某些腎小管疾病等。
3、休克:由於循環功能急劇減退,組織器官微循環灌流嚴重不足,導致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謝嚴重障礙。在初期患者出現皮膚蒼白、四肢發冷、心跳呼吸加快、尿量減少等症狀;中期會出現血壓下降,皮膚發涼加重、發紺等症狀;若繼續發展下去,可導致病人死亡。
臨床表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嘔吐較明顯,嘔吐物含膽汁,有時帶血和粘液,腹痛以上腹部及臍周多見,腹瀉頻繁,多為黃色稀便和水樣便,侵襲性細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發熱,腹部陣發性絞痛和粘液膿血便,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部分病例大便呈血水樣,產氣莢膜杆菌A型菌病情較輕,少數C型和F型可引起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莫根變形杆菌還可發生顏麵潮紅,頭痛,蕁麻疹等過敏症狀,腹瀉嚴重者可導致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潛伏期短,超過72小時的病例可基本排除食物中毒,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由積蓄在食物中的腸毒素引起,潛伏期1~6小時,產氣莢膜杆菌進入人體後產生不耐熱腸毒素,潛伏期8~16小時,侵襲性細菌如沙門氏菌,副溶血弧菌,變形杆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潛伏期一般為16~48小時。
做好飲食衛生監督,對炊事人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衛生宣傳教育,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應特別加強節日會餐的飲食衛生監督
1、管理傳染源
一旦發生可疑食物中毒後,應立即報告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及時進行調查、分析、製定防疫措施,及早控製疫情
2、切斷傳播途徑
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加強食品衛生管理對廣大群眾進行衛生宣傳教育,不吃不潔、腐敗、變質食物或未煮熟的肉類食物
取患者吐瀉物及可疑的殘存食物進行細菌培養,重症患者血培養,留取早期及病後二周的雙份血清與培養分離所得可疑細菌進行血清凝集試驗,雙份血清凝集效價遞增者有診斷價值,可疑時,尤其是懷疑細菌毒素中毒者,可做動物試驗,以檢測細菌毒素的存在。
1、非細菌性食物中毒食用發芽馬鈴薯、蒼耳子、苦杏仁、河豚魚或毒蕈等中毒者,潛伏期僅數分鍾至數小時,一般不發熱,以多次嘔吐為主,腹痛、腹瀉較少,但神經症狀較明顯,病死率較高。汞砷中毒者有咽痛、充血、吐瀉物中含血,經化學分析可確定病因。
2、霍亂及副堆亂為無痛性瀉吐,先瀉後吐為多,且不發熱,大便呈米泔水樣,因潛伏期可長達6天,故罕見短期內大批患者。大便塗片熒光抗體染色鏡檢及培養找到霍亂弧菌或受爾托弧菌,可確定診斷。
3、急性菌痢偶見食物中毒型暴發。一般嘔吐較少,常有發熱、裏急後重,糞便多混有膿血,下腹部及左下腹明顯壓痛,大便鏡檢有紅細胞、膿細胞及巨噬細胞,大便培養約半數有痢疾杆菌生長。
4、病毒性胃腸炎是由多種病毒引起,以急性小腸炎為特征,潛伏期24~72h,主要表現有發熱,惡心、嘔吐,腹脹,腹痛及腹瀉,排水樣便可稀便,吐瀉嚴重者可發生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患者臥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宜清淡,多飲鹽糖水。
1、禁止食用病死禽畜。因傷致死,經檢驗肉質良好者,食用時應棄去內髒,徹底洗淨,肉塊要小;刀板用後洗淨消毒。不食已變質的肉,肉類、乳類在食用前應注意冷藏(6℃以下)。
2、肉要煮透,接觸熟食的一切用口要事先流水洗淨,切生魚生肉的刀板要經清洗消毒才能切熟食。蒸煮螃蟹要在沸水中充分煮透,吃剩的螃蟹存放超過6小時應再煮一次才能吃。醉、醃蟹不能殺菌,最好不吃;必要時加醋拌浸,可以殺菌。
3、生魚生肉和蔬菜應分開存放。剩餘飯、菜、粥等要攤開存放通風清涼處所,以防變餿,下餐食前須徹底加熱。
4、售賣食品時,切實做到貨款分開,以免食物汙染。
5、飯菜按就餐人數做好計劃,現做現吃,避免剩飯剩菜。
6、消滅蒼蠅、鼠類、蟑螂和蚊蟲,不在食堂附近飼養家畜家禽。
本病病程較短,應以對症治療為主。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早期飲食應為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病情好轉後可恢複正常飲食。沙門菌食物中毒應床邊隔離。
2、對症治療
嘔吐、腹痛明顯者,可口服丙胺太林(普魯本辛)或皮下注射阿托品,亦可注射山莨菪堿。能進食者應給予口服補液。劇烈嘔吐不能進食或腹瀉頻繁者,給予糖鹽水靜滴。出現酸中毒酌情補充5%碳酸氫鈉注射液或11.2%乳酸鈉溶液。脫水嚴重甚至休克者,應積極補液,保持電解質平衡及給予抗休克處理。
3、抗菌治療
一般可不用抗菌藥物。伴有高熱的嚴重患者,可按不同的病原菌選用抗菌藥物。如沙門菌、副溶血弧菌可選用喹諾酮類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