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胸外科> 食管異物

食管異物簡介

相關問答

  食管異物常發生於幼童及老年缺牙者,常因口中含物玩耍、飲食過快、囫圇吞咽、老年假牙咀嚼時感覺不靈敏,或睡熟時鬆動的假牙脫落而誤咽形成食管異物。

【詳情】

01食管異物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1、病因食管異物的病因很簡單,98%是由誤咽形成的,但其發生與病人的年齡、性別、飲食習慣、進食方式、食管有無病變、精神及神誌狀態等諸多因素有關。

(1)個體因素:

A、兒童食管異物的常見原因:①兒童天性頑皮好動,喜歡把硬幣、證章或其他小物品放入口中,偶有不慎即可被吞入食管;②吞咽功能不健全,食用帶有骨、刺或核類的食物,不慎咽下;③進食哭鬧或嬉戲,易將口內食物囫圇咽下或將異物誤咽;④磨牙不全,食物未經很好咀嚼即咽下,造成食管異物。

B、成年人食管異物的常見原因:①飲食過急或進食時精神不集中,使魚刺、雞骨、肉骨被誤咽入食管;②義齒過鬆,食物黏性過大或口腔黏膜感覺減退,使義齒脫落,隨食物進入食管;③睡眠時覺醒程度低下,義齒脫落,誤咽入食管;④摻雜於食物中的細小核、骨刺被誤咽入食管;⑤食管本身存在管腔狹窄、痙攣等疾病;⑥吞咽功能失調,咽部感覺減退而造成誤咽;⑦不良勞動習慣,如木工、鞋匠或裝修工將釘、螺絲等含在口中,不慎吞入;⑧麻醉未清醒,昏迷或精神病患者,在神誌不清時可有誤咽,自殺未遂者。

 (2)飲食習慣因素:①沿海地區習慣於將魚、蝦、蔬菜混煮混食,易造成細小魚刺、魚骨誤吞。②北方粽子內包有帶核的大棗或帶骨的肉團,易造成誤咽。③北方過節時習俗在餃子內置金屬硬幣,易造成誤咽。

  (3)神誌因素:在入睡、醉酒、昏迷、麻醉狀態時易發生誤吞誤咽。

(4)醫源性因素:全麻時義齒脫落,鑲牙時牙模脫落,插管時套管脫落等。

 (5)疾病因素:①食管自身病變食管腫瘤、食管瘢痕狹窄等,造成食物或較小食物存留。②縱隔病變縱隔腫瘤或膿腫形成占位病變,壓迫食管,造成食管狹窄,易存留食物或細小異物。③神經性病變咽反射消失或吞咽反射減退,易造成誤吞誤咽。

  2、異物的種類各種食物、果核、硬幣以及玩具等,凡能進入口內的物質均有可能成為異物。通常將食管異物分為動物型、植物型、金屬型和化學型四大類。多數人的報道以動物型異物居多,Nandi等報道動物性異物為84%。由於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飲食種類各不相同,文化生活習慣差異較大,食管異物的種類與比例也各不相同。在我國北方則以棗核和骨類常見,南方沿江沿海地區則以魚骨、蝦、貝殼等為主。國外的報道則以骨類、針、錢幣和義齒最為常見。

  巨大異物多見於自殺未遂者,這類異物多為金屬型異物,如手表、小型扳手、刀片等。

二、發病機製

  1、異物停留位置食管異物絕大多數停留在頸段食管,尤其是環咽肌的下方-胸腔入口周圍。文獻報道異物嵌頓於頸段食管占68.8%,食管主動脈弓平麵以上者占21%,食管下段者僅有11%。通常在食管無病變的情況下,異物停留部位與其生理狹窄部位相關,即主要停留於環咽肌及食管入口、主動脈弓橫跨食管處、左支氣管橫跨食管處和膈食管裂孔。據國內文獻報道統計環咽肌部異物占50%~58%;食管入口異物占25%~40%;主動脈弓及左總支氣管壓迫處占10%~20%;膈肌裂孔部異物占3%~5%。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因為在環咽肌與胸腔入口處的神經、血管和肌肉群集,並有氣管、食管通過,在胸腔入口的製約下,造成各種組織排列緊密,使食管在此處最為狹窄,同時食管黏膜皺襞增多、變大,尤其是尖形和不規則的異物很難通過此處。當異物嵌頓於食管後,局部組織發生腫脹和痙攣,使異物更難通過和移動。主動脈弓及左總支氣管壓迫處是食管第2個狹窄部位,雖然易造成異物滯留,但因為該處無肌肉和其他纖維組織的收縮、擠壓等影響,使該處的異物停留較環咽肌與胸腔入口處明顯減少,同時異物停留的時間也較短。若食管有其他疾病,異物則常常停留於相應的病理狹窄處,如食管癌、神經肌肉疾病、賁門失弛症和食管良性狹窄等。

  2、病理學改變當異物嵌頓於食管某一部位後,局部即產生炎性反應,其輕重視異物有無刺激性、邊緣是否銳利及異物存留時間長短而定。光滑無刺激的異物如硬幣等,可以在食管內存留數月或數年之久,而食管僅有局部輕度腫脹及炎症。若為棗核、骨刺等尖銳異物,則異物可刺破黏膜,食管局部可迅速出現炎症腫脹,繼而發生潰瘍或穿孔,形成食管周圍炎、縱隔炎和膿腫等。如果此類異物靠近大血管,個別可腐蝕穿破血管壁,發生致死性大出血。長期存留在食管內的異物因長時間的刺激,可產生食管狹窄,其上段食管可擴大或形成憩室。少數病例可逐步破潰進入氣管,形成氣管-食管瘺。

02食管異物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若不及時取出延誤治療可引起食管周圍炎和膿腫,縱隔炎和膿腫、食管瘺、穿破大血管引起致命的大出血。食管異物的並發症:多因未及時就診,或因異物存在不好繼續進食引起:

一、食管穿孔或損傷性食管炎

  尖銳而硬的異物,可隨吞咽活動刺破食管壁而致食管穿孔;粗糙及嵌頓的異物,除名醫直接損傷食管粘膜外,瀦留的食物及唾液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便食管壁發生感染壞死潰瘍等。

 二、頸部皮下氣腫或縱隔氣腫

  食管穿孔後,咽下的空氣經穿孔外溢,潛入頸部皮下組織或縱隔內形成氣腫。

 三、食管周圍炎及頸間隙感染或縱隔炎

  損傷性食管炎感染可向深部擴散,或食管穿孔擴散到食管周圍引起食管周圍炎,重者形成食管周圍膿腫。穿孔位於頸部周圍時,感染可沿頸筋膜間隙擴散形成咽後或咽側膿腫。胸段食管穿孔,可發生縱隔炎,形成縱隔膿腫嚴重兒童時,伴有發熱等全身作用症狀。

四、大血管破潰

  食管中段尖銳的異物可寶貝直接刺破食管壁及主動脈弓或鎖骨下動脈等大血,管引起致命性出血。感染也可累及血管致其破裂出血痛苦,主要表現為大量特需嘔血,或便血一旦發生治療切除困難屏蔽死亡率高應積極搶救。

五、氣管食管瘺

  異物嵌頓壓迫食管,前壁致管壁壞死,再累及氣管、支氣管時。形成氣管食管瘺可導致肺部反複感染。

03食管異物有哪些典型症狀

  食管異物的臨床特征與異物所在部位,大小,性質有關,大多數患者發生食管異物後即有症狀,但Boyd統計有10%左右可無任何症狀,通常症狀的嚴重程度與異物的特性,部位及食管壁的損傷程度有關,特別是異物有無穿破食管壁,其主要臨床特征如下:

1、吞咽困難

  吞咽困難與異物所造成的食管梗阻程度有關,完全梗阻者,吞咽困難明顯,流質難以下咽,多在吞咽後立即出現惡心,嘔吐;對於異物較小者,仍能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個別病人吞咽困難較輕,甚至沒有任何症狀,可帶病數月或數年而延誤治療。

2、異物梗阻感

  在異物偶然進入食管時,一般開始都有氣頂,繼之有異物梗阻在食管內的感覺,若異物在頸部食管時則症狀更為明顯,患者通常可指出異物在胸骨上窩或頸下部;若異物在胸段食管時可無明顯梗阻感,或隻有胸骨後異物阻塞感及隱痛。

 3、疼痛

  上段食管疼痛最顯著,常位於頸根部中央,吞咽時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轉頸;中段食管疼痛可在胸骨後,有時放射到背後,疼痛不甚嚴重;下段食管疼痛更輕,可引起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疼痛常表示食管異物對食管壁的損傷程度,較重的疼痛是異物損傷食管肌層的信號,應加以重視,通常光滑的異物為鈍痛,邊緣銳利和尖端異物為劇烈銳痛,食管黏膜損傷常為持續性疼痛,且隨吞咽運動陣發加重,有時疼痛最劇烈處可提示異物的停留部位,但其定位的準確性很有限。

4、涎液增多

  涎液增多為一常見症狀,頸段食管異物更為明顯,如有嚴重損傷還可出現血性涎液,在所有患病人群中以兒童涎液增多的症狀明顯且多見,導致涎液增多的原因是咽下疼痛,吞咽困難和食管堵塞的綜合作用,異物局部刺激也可使分泌增加,一般依據涎液增多的症狀,結合異物病史,可初步推斷異物存留於頸段食管而不在胸段食管。

5、反流症狀

  異物存留食管後可發生反流症狀,其反流量取決於異物阻塞食管的程度和食管周圍組織結構的感染狀況,個別病人也可發生反射性嘔吐。

 6、呼吸道症狀

  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發紺等,多發生於嬰幼兒,特別是在食管入口及食管上段的異物,異物較大或尖銳帶刺者,可壓迫喉或損傷黏膜引起炎症。

  嘔吐物的誤吸或異物刺傷喉,氣管壁,使部分異物從食管排斥到氣管,形成所謂遷移性異物,Jackson則認為異物引起咳嗽,發紺,呼吸困難等肺部症狀,有以下4種可能:(1)分泌物反流誤吸;(2)異物巨大,壓迫氣管壁;(3)異物引起鄰近組織感染,向喉和氣管擴散;(4)食管-氣管瘺。

 7、臨床差異

  由於不同患者的個體差異,病史特點及異物的類型各不相同,其臨床表現也千差萬別,異物的長期存留,常導致不良後果,即使異物圓鈍光滑,亦可使食管壁黏膜產生充血,腫脹,肉芽形成,致使吞咽困難加重,若為尖銳異物,停留時間長者更易發生食管周圍感染和侵蝕大血管,由於患者的耐受性不一,因此不能單以症狀的嚴重程度判斷病情,還應結合其他因素,尤其是異物的類型,停留部位和異物的刺激性等加以判斷,此外,個別病人也可初期症狀明顯,隨後因異物下滑入胃而症狀消失,但對於臨床判斷很可能有異物存留者,切不可因尚能進食而疏忽。

  據統計,10%的病人因異物較小,症狀不明顯而延誤診治。

04食管異物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發生食管異物的要點是:

  1、進食時要細嚼慢咽,不宜過於匆忙牙齒脫落較多或用假牙托的老年,尤應注意損壞的假牙要及時修複,以免進食時鬆動、脫落,誤吞成為異物

  2、教育小兒改正口含小玩物的不良習慣,以防不慎咽下

  3、全麻或昏迷病人,應將活動的假牙取出

  4、誤吞異物後,切忌自行吞服飯團、饅頭、菲菜等食物,以免加重損傷,增加手術困難盡早明確診斷,及時取除異物,對防止並發症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05食管異物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是判斷有無食管異物及異物停留部位的一種有效的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X射線對不透光的異物如金屬異物,具有決定性的診斷意義,但某些薄性骨片可因顯影差或體積較小而不能在透視上看出,則行X線正,側位拍片,值得注意的是文獻中曾有誤將甲狀軟骨及環狀軟骨的局限性骨化誤診為骨性異物的報道。

  對X射線完全不顯影的異物,可在X線檢查時選用少量鋇劑造影,以便顯示異物,或觀察有無鋇劑停留情況,即可間接判斷異物的存在,鋇劑造影法有直接吞入鋇劑,咽下鋇囊或鋇絮等,鋇為白色藥劑,若大量滯留於異物表麵,不僅妨礙食管鏡的觀察,也影響異物的取出,一般應盡量避免使用,對疑有食管穿孔者,禁用鋇劑造影,主張采用水溶性對比劑來顯影,其優點是稀薄,可自行吸收。

  一些間接的放射影像學征象有助於異物的診斷,如椎前軟組織的腫脹增厚,氣管和食管移位,Zenker憩室,上縱隔增寬等,食管穿孔的最常見的初期放射學改變為食管周圍存有氣體。

  (2)CT檢查:

  對X線透光異物的良好顯像效果,使得其應用前景增大,Kobayash將CT掃描用於檢查1例13個月的男嬰,其X線檢查均未見異物影,行頸部CT掃描時發現一紐扣異物影,有文獻報道CT掃描對長期存留的X線透光異物最為合適,能非常清晰地顯示異物的輪廓,有文獻報道曾用CT掃描檢查7例常規X線片陰性者,結果發現3例為魚骨或魚刺,這表明CT掃描對檢測食管細小異物較常規X線檢查更有價值。

 2、食管鏡檢查

  食管鏡檢查包括硬性金屬食管鏡和纖維食管鏡檢查,是一種最為可靠的診斷手段,檢查時因可發生惡心或嘔吐,食管因此而擴大,部分橫位的尖形異物如棗核等可脫落而咽下入胃,使食管鏡檢查看不到異物存留,但若發現食管局部有損傷或充血腫脹則說明曾有異物存留,通常食管鏡下所見的異物類型為阻塞型,刺入型和混合型,檢查時一經發現異物即予以取出,但在嬰幼兒例外,當食管鏡插入後患兒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此時雖已看清異物也不作一次性取出,應立即拔出食管鏡,行氣管插管或做氣管切開術,呼吸困難緩解後再插入食管鏡取出異物,臨床上還有一小部分病例為埋藏型異物,因異物長時間存留而深埋於食管壁炎性肉芽下,或藏於Zenker憩室中,使檢查者難以發現異物,對於此類病人除應仔細檢查外,還可行CT掃描,必要時可行手術探查以證實。

06食管異物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飲食注意:

  1、進食時要細嚼慢咽,不宜過於匆忙。牙齒脫落較多或用假牙托的老年,尤應注意。損壞的假牙要及時修複,以免進食時鬆動、脫落,誤吞成為異物。

  2、教育小兒改正口含小玩物的不良習慣,以防不慎咽下。

  3、全麻或昏迷病人,應將活動的假牙。

07西醫治療食管異物的常規方法

  凡有異物存留的病例,應及時取出異物,時間越長局部炎症反應就越大,不僅妨礙鏡下觀察也妨礙異物取出。盡早取出異物不僅可減輕病人痛苦,也可防止並發症的產生和發展。

  一、食管鏡直視取物法在做食管鏡前,必須充分了解病人的各項情況,除查閱X線片、判斷異物位置、類型、形狀、大小外,還應了解全身情況,特別是老年患者,嚴格掌握手術禁忌證和適應證。

1、適應證:①食管異物診斷明確者;②缺少影像學依據,但臨床高度懷疑異物存留者。

2、禁忌證:①張口受限者;②主動脈瘤壓迫食管者;③頸椎病、脊椎嚴重畸形者;④食管靜脈曲張嚴重者;⑤嚴重活動性嘔血期,但無食管鏡下填塞止血的指征者;⑥腦血管意外,特別是未脫離危險期者;⑦嚴重肺氣腫、重度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嚴重器質性疾患及全身衰弱者;⑧較重的呼吸困難者,應在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下進行手術。

3、檢查前準備:①做好解釋工作,向病人或家屬講明操作可能發生的問題,求得理解和配合。②全身健康檢查,老年由於心血管病、頸椎病的發病率高,應常規作頸椎拍片和心電圖,以便作好必要的搶救工作。個別感染嚴重者,應給予抗炎、支持治療,糾正全身情況。③禁食5~6h,同時注意清潔口腔。④取下活動性牙齒和義齒。⑤挑選合適的異物鉗,調整好螺絲及咬合口,先對與異物類似的物體進行試取,這樣既可熟悉夾取異物的方法,也可選擇最合適的異物鉗。一般取食管異物以鱷魚鉗最為合適,個別情況可視異物的形狀,另外設計器械。⑥選用適當的食管鏡。⑦檢查前半小時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

 4、麻醉:以氣管內全身麻醉為宜,成人亦可考慮局部麻醉。

5、取物原則:Postlethwait提出在食管鏡檢查及異物取出中應遵循下列原則:①檢查前應確定異物的種類、形狀、大小和位置;②檢查中應將異物窺視清楚;③正規操作食管鏡和器械,強調異物的轉位和安全夾取異物;④嚴格遵守Jackson的告誡:“不要擴大穿孔以鉗取異物”;⑤禁用暴力,應細心地取出異物。

  有部分學者認為術前應再透視1次,以檢查異物是否有移位或已掉入胃內;對病史超過3個月的胸主動脈附近的異物,術中應格外謹慎,防止操作導致大出血。

6、取出異物:依據食管不同異物及存留部位,取出異物。

(1)食管上段異物取出術:①導入食管鏡:對於上段食管異物通常采用25~30cm長的粗徑食管鏡,這種短而粗的食管鏡視野清晰,觀察方便。在異物鉗與食管鏡同時退出時,其遠端可以對食管壁起到保護作用。食管上段異物多卡在環咽肌的上下,因食管腔是扁圓形的,異物多呈橫行的水平位。若是扁圓形異物,常貼於食管後壁;若為尖銳異物則兩端必卡於食管壁上。以下頜中點和胸骨上窩,連成一直線,作為食管鏡沿正中線插入的標誌。食管鏡沿舌背經齶垂進入咽部,見到會厭及勺狀軟骨後,再由正中推起環狀軟骨,達環咽肌食管入口處。此處後壁出現一“門檻”,此時切勿貿然進入,稍等片刻,待環咽肌放鬆出現裂隙時,將食管鏡前端盡量抬起,輕巧地導入食管鏡。若久等不見裂隙,可請病人吞咽或用探子刺激食管入口,使局部出現裂隙顯示入口後再插入食管鏡。進入食管後,應盡量保持食管鏡在食管腔的正中位置(即能看到管腔的四壁),向下徐徐地推進。同時沿途四下尋找異物。②接近異物:當食管鏡進入食管入口後,有時即可發現異物,如果異物上附有食物或鋇劑,應將其清除,暴露異物。通常扁平異物多呈橫位,在探尋異物時要防止超越異物,應將鏡子末端置於異物上部,仔細觀察異物與食管壁的關係。③取出異物:選擇適當異物鉗,夾緊異物,輕輕向上牽引,確定異物固定的程度。異物鬆動後再將異物與鏡端靠近,將異物、鉗子與食管鏡一起向上牽引取出。若異物與食管鏡遠端有距離,夾住異物後將食管鏡緩慢下推,接觸異物。食管鏡可緩解異物周圍的痙攣,將食管鏡與鉗子一並取出。禁止夾住異物後用力向外牽拉,若異物邊緣銳利,常可造成食管壁損傷。④如果異物滑落向下段移位,對於扁平和體積較小的異物,可落人胃內隨大便排出。對於尖銳異物則需要更換長食管鏡和異物鉗將其取出。

(2)食管胸中、下段異物取出術:①導入食管鏡:胸段食管異物常停留在氣管分叉處或主動脈弓部位,一般采用30~35cm長的食管鏡也能窺視到異物,對於食管下段的異物宜選用45cm的食管鏡。導入方法同上。②接近異物:胸段食管較為寬闊,緩慢插入中應仔細觀察食管四壁和管腔,防止超越異物。食管鏡前端靠近異物後,觀察異物大小、位置及與周圍食管壁的關係,確定取出異物的步驟與方法。③取出異物:胸部上1/3部位的異物,必須考慮到異物的幾何形狀,一端尖而另一端鈍的異物,可夾取鈍的一端,往上輕輕拉動即能使尖端脫位轉動以利於取出。如果兩端都刺入食管壁,則以食管鏡稍向一側推動,使一側異物尖端脫位。夾住脫位端向上拉動,另一端即能脫位,便於在食管鏡下取出。若遇到大而不能轉位的異物,必須牢牢地夾住異物的中間部位,將食管鏡下推接近異物,然後把鉗子與食管鏡以同一速度一並取出。這樣就能避免異物在通過食管入口處被卡掉的可能性。④對於食管中、下段的大塊肉筋異物,經反複多次仍難以取盡者,其剩餘部分可人為地推入胃內;對已滑入胃內的異物,其長度超過2cm邊緣銳利者,可先用食管鏡試取,如試取不成功,2~3天後仍停留於胃內,可考慮行胃切開異物取出術。

(3)特殊異物的處置方法:①義齒:由於形狀不規則,又帶有彎曲如鉤的一側或兩側卡環,故取出非常困難,且易發生危險的並發症。術前應弄清楚義齒的大小、形狀、卡環數目及排列情況。仔細閱讀線片,了解義齒在食管中的部位和所處的空間位置。通常義齒嵌頓於環咽肌的上下,必須用較粗的食管鏡使其對環咽肌和食管起擴大作用,以便取出異物。徐蔭祥認為用旋轉式鉗子夾取義齒最合適,它可使異物以最短過程旋轉至與食管腔直徑一線,從而較易取出。術者放入食管鏡後,應結合掌握的情況和窺視所見,首先找到義齒上端的卡環,用有齒鉗夾緊卡環,隨勢轉動牙體,直至無阻力後才緩慢取出。在通過環咽肌和食管入口時,必須使義齒的縱軸轉位與食管縱軸一致,以減少對食管壁的損傷。義齒較大者,取出前可用異物剪將其裂斷取出;對嵌頓過緊而難以從食管鏡取出的病例,應采取頸側入路切開食管,將義齒取出;對於發生穿孔者可同時行食管穿孔修補,並充分引流。②別針:如何取出張開的別針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問題,此類異物多嵌頓於食管入口或咽喉部,偶爾進入胸段食管,Jackson統計此類異物的取出方法有16種之多,主要包括:扶正別針尖;倒正別針尖;關閉別針尖;用套子將別針尖套起;折斷或剪斷別針尖等。對於彈簧圈向上的別針,術中取出相對容易,用異物鉗夾住彈簧圈退向食管鏡內,可使別針關閉而取出。對彈簧圈向下的別針則較為困難,相對細小的別針可夾住針尖,在食管鏡內將其拉直取出;較大的別針則可夾持彈簧圈推入胃內並旋轉180°,使彈簧圈向上後再將其取出。Barlow介紹的方法是將一根帶環的金屬棒超越別針下端後再向上移動,同時用異物鉗夾住別針上端向下推,試圖關閉別針後取出。

7、術後處理:

  (1)24h內經食管鏡下順利取出異物者,不用住院,可進食流質飲食1~2天,同時肌注抗生素3天,並恢複正常飲食。

  (2)粗糙尖形異物,24h後才取異物,食管鏡下見黏膜炎症較重,取出時稍有困難,懷疑食管壁損傷者,應禁食。靜脈滴注抗生素1~2天。無食管穿孔症狀且胸透縱隔正常者,可逐漸由口進食。

  (3)高度懷疑有食管穿孔者,必須住院治療,給予禁食、輸液或鼻飼飲食,同時大劑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密切觀察確定是否穿孔,如穿孔的診斷確定,立即應按食管穿孔進行處理。

  (4)一旦出現食管周圍膿腫,膿腫位於頸段食管者可行頸側切開引流,位於中、下段食管者則需開胸引流。

  (5)對於有嚴重感染的患者,應注意:①加強營養和支持療法,防止出現水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症和負氮平衡;②對膿腫應充分引流,換藥時應撐開組織,用含有抗生素的生理鹽水衝洗,同時放入引流條;③密切觀察病情,防止出現中毒性休克等全身並發症。

  二、纖維食管鏡、胃鏡對食管異物的處理纖維食管鏡、胃鏡是一類用光導纖維束製成的軟性內鏡,外徑約1.1cm,其遠端可以上下、左右彎曲,以適應不同部位病變的檢查需要。

1、適應證:①吞咽困難或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X線檢查後未發現陽性病變者;②因頸椎病不能後仰、張口受限、全身健康狀況差等原因,不能行硬性食管鏡檢查者;③診斷明確的食管中、下段異物。

2、禁忌證:①有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②食管靜脈嚴重曲張者;③食管化學傷的急性期;④巨大的食管異物;⑤用塑料或橡皮袋裝的化學毒性異物,如袋裝可卡因或海洛因,因為在通過鏡下鉗取時,易造成包裝破裂,使可卡因等毒品被黏膜吸收,引發致命性後果;⑥已部分或完全穿出食管外的異物。

3、麻醉:采用1%丁卡因(地卡因)行黏膜表麵麻醉。

4、操作步驟:

  (1)受檢者頭部墊枕,向左側臥位。上下牙齒間置入環形牙墊。左口角側備一彎盤,供盛唾液用。

  (2)術者站於患者左側,手持鏡體遠端沿舌根中央插入咽部,緩慢地推進鏡體,借助吞咽動作,促使食管入口張開,使鏡體遠端經食管入口進入食管。

  (3)注入空氣,使食管腔略有擴張,然後自上而下逐步檢查。檢查時鏡子應沿食管腔中央逐步前進,以便看清食管壁的全貌,及時發現異物。

  (4)發現異物後,應仔細觀察周圍黏膜有無損傷、異物形狀、大小及三維空間位置,選擇好適當的鉗取器械,決定如何鉗取。

  (5)對長條形棒狀異物,如體溫表、筆、牙刷等,可用圈套器取出;對外徑細而光滑的棒狀物可用鱷魚鉗、三爪鉗、V形鉗等。圈套器套取部位距離一端不要超過1cm,否則難以通過狹窄部位。

  (6)對球形異物,如果核、彈子球等,一般選用網籃型取石器。

  (7)對扁平形異物,如魚骨、硬幣、紐扣等,可用鼠齒鉗取出。

  (8)對巨大異物,無法用機械法取出者,可在內鏡下用炸藥頭引爆治療,爆破劑為疊氮化鉛,每個微型炸藥頭安裝疊氮化鉛1.5ml,與光導纖維連製成光纖藥頭,激光器為鉛玻璃激光。

  (9)鉗取異物時,應選擇鉗取部位,盡量固定不要脫落,異物尖端應朝下。

  (10)退出異物時,異物應盡量靠近內鏡;通過咽喉部時,助手應將患者頭後仰,使咽喉部與口腔成一條直線,以便異物取出順利。

  三、Foley管取異物法Foley管簡稱F管,在臨床上是常用於體腔引流(如膀胱引流)的一種特製導管。它與普通導管不同,在F管的導入端有一極富彈性的隱性氣囊,按所需大小向其內充氣後,可將F管導入端的隱性氣囊充盈成球形氣囊。該設計原本是為防止導管脫出體腔,而起到內固定的作用。借助F管的這一獨特設計,用於取出食管內的異物,即為Foley管法。

1、適應證與禁忌證:F管法應適用於外形規則、圓鈍光滑類異物(如硬幣、紐扣、圍棋子等),若圓珠狀異物完全堵塞食管,其周圍無任何空隙讓F管末端的隱性氣囊超越異物時,則F管法難以實施。若外形不規則、粗糙甚至銳利的異物,如義齒等,則禁止采用F管法,此時應采用傳統的食管鏡檢查及異物取出術。

2、術前準備:

(1)器械準備:Foley管(16~18號),中彎止血鉗或中型環鉗、20ml注射器、開口器等。

(2)做好病人的解釋工作:向病人講明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爭取病人配合。

(3)麻醉:局部表麵麻醉。

(4)體位:病人平臥位,兩肩略超出手術床前緣,助手抱頭使其後仰。

(5)操作步驟:囑病人自然開口,不能配合張口者可使用開口器。術者右手持鉗將Foley管導人端緩慢地送入下咽部,囑其吞咽,並順勢將F管送入食管內,如同放置胃管。估計F管的隱性氣囊已超過異物後,即從氣囊導管口處注入空氣8~15ml,並緩慢回拖F管,迫使異物排出體外。若球囊泄氣、充氣不足或F管導入深度不夠等原因而致“撲空”時,可糾正過錯後重新操作上述步驟。部分扁圓形光滑異物且位於食管下段者,有時可被F管推入胃內以致“撲空”,此類患者應於術後複查X線。在回拖F管的過程中,氣囊迫使異物通過食管入口時,會感到阻力增加。此時稍加用力回拖即可通過,因F管富有彈性,通過食管上端狹窄後的氣囊及其攜帶而出的異物,常可借彈性彈出口外。若異物滯留於咽部或口腔內,應立即夾取或迅速翻身令病人吐出異物。

  四、手術治療雖然大多數食管異物可經食管鏡取出,但仍有少數病例經食管鏡亦難以取出,或因異物所導致的並發症,如食管周圍膿腫、食管穿孔及食管動脈瘺等需要外科手術處理。

1、食管周圍膿腫切開引流:

(1)食管鏡內切開引流術:主要用於胸段食管周圍較小的膿腫,通過食管鏡切開引流,亦有引流後在膿腔放入細導管進行灌注。術後可取頭低腳高位以利引流。

 (2)頸側切開術:異物所引起的頸段食管周圍膿腫和後上縱隔膿腫,可采用頸側切開術。手術可在局部浸潤麻醉下施行,沿胸鎖乳突肌前緣作切開,逐層解剖至食管間隙,切開膿腔,吸盡膿液,用手指觸摸探尋異物,找到異物後予以取出,應注意不要為方便異物取出而過多的擴大食管破口,更不應修剪破口給予縫合修補。異物取出後,仔細衝洗創口,如感染波及後上縱隔,我們習慣在後上縱隔放置膠管引流和破口附近放置煙卷引流。術後給予輸液抗感染,鼻飼營養支持及更換敷料,絕大多數病例均可獲得治愈。

(3)後縱隔切開引流術:異物所致膿腫,大多很快破入胸腔,引起膿氣胸,但仍有少數病人就診時仍表現為後縱隔膿腫。第4胸椎以上的後縱隔膿腫可通過頸部切口引流,而第4胸椎以下可通過背部引流,縱行切開皮膚、皮下,分離肌層,根據膿腔大小切除小段肋骨1~2根,進入膿腔後吸淨膿液,注意勿損傷胸膜,如為多房性,可用手指輕柔分破。衝洗膿腔後,用鹽水紗布或凡士林紗布填塞引流。術後禁食、輸液、抗感染、及時更換敷料,明確食管破口愈合口,才可經口進食。

2、食管切開異物摘除:對巨大異物或食管鏡下難以取出的異物,無食管穿孔或穿孔早期,可切開食管摘除異物。

 (1)頸段食管異物:可采用前述之頸側徑路。進入食管間隙後由手指觸摸到異物部位,將食管稍加遊離後,切開食管,取出異物。縫合食管可分別縫合黏膜及肌層,或作全層縫合,最後用附近組織覆蓋加強。切口衝洗和放置膠皮膜引流,逐層縫合。術後禁食、輸液、抗生素防治感染,3~4天後,經口進流汁飲食,逐漸恢複正常飲食。

 (2)胸段食管異物:上或中胸段食管異物可采用右後外側剖胸徑路,如異物已穿破食管可采用後外側剖胸切口。進入胸腔後切開縱隔胸膜,用手指觸摸食管,找到異物後,在異物部位食管縫牽引線2根,切開食管,取出異物,分層或全層縫合食管,用胸膜瓣或肋間肌瓣覆蓋加強縫合口,衝洗胸腔後,放置胸腔閉式引流,逐層關胸。術後給予輸液、禁食及抗感染治療。

 (3)食管穿孔:異物引起食管穿孔甚為常見,在引起食管穿孔的原因中,異物僅次於醫源性穿孔而居第2位,異物引起的食管穿孔多為尖銳異物,特別是異物吞入後強吞飯團企圖迫使異物進入胃內容易引起的穿孔。引起食管穿孔可在吞入異物後即刻或延遲發生,有關治療可參閱食管穿孔一節。

(4)食管主動脈瘺:食管主動脈瘺是食管異物少見而最危險的並發症。一組1100例食管異物住院病例中,發生食管主動脈瘺者占2%。發生食管主動脈瘺的原因是由附近主動脈的異物直接穿破,亦可因感染累及。異物直接壓迫主動脈壁,使主動脈壁肌層和彈力層破壞變薄,形成假性動脈瘤,如發生這類並發症,常因大出血死亡。綜合報告國內主動脈瘺80多例,經手術治愈者僅3例,因而鄰近主動脈的食管異物應得到高度重視。患者如有少量嘔血,是為大出血的先兆,應積極搶救,在低溫麻醉下作好阻斷主動脈及左心轉流的準備,一般采用左胸徑路行瘺修補,血管移植或主動脈旁路手術。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