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傳染科> 肝棘球蚴病

肝棘球蚴病簡介

相關問答

  肝棘球蚴病又名肝包蟲病,是犬絛蟲(棘球絛蟲)的囊狀幼蟲(棘球蚴)寄生在肝髒所致的寄生蟲病。本病係由細粒棘球蚴(E.granulosus)、多房性棘球蚴(E.multilocularis)或泡狀棘球蚴(E.alveolaris)所引起。肝棘球蚴病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細粒棘球絛蟲卵感染所致的單房性棘球蚴病(即包蟲囊腫);另一種是由多房性或泡狀棘球絛蟲感染所引起的泡狀棘球蚴病或稱濾泡型肝棘球蚴病。臨床上多見單房性棘球蚴病。多流行於我國西北地區和內蒙,四川西部地區。

【詳情】

01肝棘球蚴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細粒棘球絛蟲的終末宿主主要是犬,而中間宿主則可能為羊、豬、馬、牛及人等,以羊多見。人類作為包蟲的中間宿主,表現為各種內髒主要是肝的囊腫病變。

  細粒棘球絛蟲成蟲長僅幾厘米,具有一頭、一頸、一個未成熟的體節、一個已成熟的體節和一個妊娠體節。這種成蟲寄生在犬的小腸內,或吸著在絨毛上,或存在於腺凹內。當其妊娠體節崩潰以後,就將蟲卵散布在腸腔中,隨著犬糞排出,並常黏附在犬毛上。當人與犬接觸時,就有機會將蟲卵誤吞入胃,並在十二指腸內孵化成為六鉤蚴,隨即侵入小腸壁而進至門靜脈係統。已經進入門靜脈血流的蚴約有70%在肝髒中被濾出,並在肝髒內逐漸形成有特殊結構的囊腫,其餘的幼蟲則可透過肝髒,並經由右心散布在肺(15%)、肌肉、腎、脾、骨骼、眼眶、腦等組織中,形成相似的病變。

  二、發病機製

  細粒棘球蚴在肝內先發育成小空泡,即初期的包蟲囊腫,以後逐漸長大,形成具有角質層和生發層的內囊(即包蟲本體)。角質層係內囊外層,為白色、柔軟而富有彈性的半透明膜,狀如粉皮。內層為生發層,由生發層細胞增生內突而形成生發囊,後者脫落於囊液之中形成子囊,子囊又可產生孫囊……。子囊內含有許多頭節,破裂後頭節進入囊液形成“囊沙”,囊沙是包蟲的種子,一旦漏入腹腔即可種植而生成新的繼發性包蟲。在包蟲周圍,由宿主髒器組織增生形成一層纖維包膜,是為外囊。久病患者外囊可以鈣化,使之在X線照片上呈一特征性表現。包蟲囊內充滿液體,清澈透明,pH7.8,比重1.008~1.015,含微量蛋白和無機鹽類。包蟲囊腫生長緩慢,但繼續增大可壓迫周圍肝組織造成肝細胞萎縮,也可壓迫膽管而造成阻塞性黃疸。囊腫向外生長則可壓迫鄰近組織器官而產生相應症狀。如囊腫因外力作用或者自發破裂可產生過敏性休克及腹腔或胸腔種植。囊腫還可破入膽道或胃腸道而並發內瘺與感染。

  泡狀棘球蚴主要寄生於肝,其特點為:①病灶由大量微小囊泡構成,囊泡係生發層不斷向外增殖所形成,但無完整角質層,故不形成內囊。②似癌樣浸潤擴散,直接破壞肝組織,形成巨塊型泡球蚴,其中心常發生壞死、液化而形成空腔或鈣化。周圍組織因受壓而萎縮,血管因受壓而閉塞,使病灶表麵呈灰白色堅硬,切開很少出血。膽管受壓而閉塞則出現黃疸。泡球蚴如侵入肝門靜脈分支可經血行在肝內播散形成多發結節,出現肉芽腫炎症反應,可誘發肝硬化、膽管細胞型肝癌。泡球蚴分為巨塊型、結節型和混合型,以巨塊型多見。此外,泡球蚴還可經肝靜脈和淋巴轉移至肺、腦、肝門淋巴結等。

02肝棘球蚴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一、繼發感染

  約10%~30%的肝包蟲囊腫會繼發細菌性感染。致病菌主要來自於膽管係統。囊腫在逐漸增大的過程中壓迫周圍肝組織形成纖維性包膜。肝內小膽管常受壓迫並被包入纖維包膜中。這些小膽管可破入囊腔。一般認為約80%的肝包蟲囊腫與肝內膽管存在顯性或隱性交通瘺,致病菌隨膽汁經瘺口入侵囊腫而發生感染。肝包蟲囊腫繼發感染後的典型三聯征包括寒戰、高熱、肝區持續脹痛和囊腫短期內迅速增大。囊腫的迅速增大使得原來對周圍髒器的壓迫症狀更加明顯,如受外力擠壓、局部震動或行不正確的穿刺,容易發生破裂。實驗室檢查表現為白細胞升高,可伴有貧血;B超顯示囊壁增厚、囊內回聲不均,可見不規則強回聲團塊;CT掃描時囊液CT密度值升高,囊內可出現氣體,並可伴有囊周組織水腫的表現。臨床上應注意與肝膿腫相鑒別。

  二、囊腫破裂

  肝包蟲囊腫因各種原因發生破裂的機會,國內文獻報道為12.9%。囊腫可自發破裂,尤其是繼發感染後,由於炎性刺激使得囊液急劇增加,囊內壓升高,破裂機會更大。某些外傷因素(如穿刺、擠壓等)均可造成囊腫破裂。不同位置的囊腫可破入不同的部位,並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

 1、破入膽道:這是最常見的並發症,約5%~10%,可破入肝外膽管和膽囊,但多數破入肝內膽管。破入膽管的主要因素是囊腫壓迫膽管壁造成後者的局部壞死。囊腫破入膽道時有膽絞痛、黃疸和蕁麻疹3個主要症狀,應與膽石症相鑒別。囊內容物阻塞膽管,特別是囊腫原已感染者,可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2、破入腹腔:位於肝表麵的包蟲囊腫易破入腹腔。破裂後囊內容物(包括囊液、子囊和原頭蚴)進入腹腔,引起突發性腹痛和過敏性休克,而腹部腫塊可驟然縮小或消失。囊液進入腹腔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症狀,如囊腫原與膽管相通,膽汁流入腹腔可引起嚴重的膽汁性腹膜炎。已感染的囊腫破入腹腔則引起彌漫性腹膜炎。腹腔內炎症很明顯時可使原頭蚴死亡,留下肉芽腫,但更為多見的是原頭蚴存活下來,若幹年後發育成多個囊腫,稱為腹腔繼發性棘球蚴病。肝包蟲囊腫破入腹腔引起的急腹症應注意與其他原因引起的急腹症相鑒別。

 3、破入胸腔:位於肝膈頂部的包蟲囊腫,尤其在繼發感染後,可穿透膈肌破入胸腔,引起急性胸腔積液和過敏反應,以右側胸腔多見。囊腫破入胸腔時常伴有陣發性劇烈咳嗽和刀割樣胸痛。由於炎症使囊腫-膈肌-肺產生粘連,囊腫可直接破入支氣管,形成囊腫-支氣管瘺,如囊腫已與膽管相通,則形成膽管-支氣管瘺。初時有咳血性泡沫痰,以後咳出帶膽汁的痰和囊液、子囊、內囊碎屑等內容物,少數患者可發生窒息。

 4、穿破腹壁:肝包蟲囊腫繼發感染後,可與腹壁粘連並穿破腹壁自潰,向體外流出囊液和囊內容物,形成經久不愈的腹壁竇道。

 5、破入心包腔:位於肝左葉的包蟲囊腫可穿透膈肌破入心包腔造成急性心包填塞。

 6、破入肝靜脈:少數肝包蟲囊腫可破入肝靜脈,進入肝靜脈的囊內容物可造成肺動脈栓塞。

03肝棘球蚴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患者常具有多年病史、病程呈漸進性發展。就診年齡以20~40歲為最多。初期症狀不明顯,可於偶然中發現上腹包塊開始引起注意。發展至一定階段時,可出現上腹部脹滿感,輕微疼痛或壓迫鄰近器官所引起的相應症狀。如腫塊壓迫胃腸道時,可有上腹不適、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和腹脹等。位於肝頂部的囊腫可使膈肌向上抬高,壓迫肺而影響呼吸;位於肝下部的囊腫可壓迫膽道,引起阻塞性黃疸,壓迫門靜脈可產生腹水。

  更常見的情況是病人因各種並發症而就診。如因過敏反應而有皮膚搔癢,蕁麻疹,呼吸困難、咳嗽、紫紺、嘔吐、腹痛。囊腫的繼發性感染是很常見的症狀。

04肝棘球蚴病應該如何預防

  1、在畜牧地區應廣泛開展有關棘球蚴病知識的宣傳

  2、養成與家畜接觸後和飯前洗手的習慣,不食未經洗淨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

  3、加強對家畜的管理和檢疫、免疫工作,防止犬糞汙染飲水、食物

  4、不可用生的家畜內髒,特別是受感染家畜的內髒喂狗

  5、病死家畜屍體應深埋或焚毀,切勿隨地棄置,以免狗食後感染

  6、組織牧區人群普查,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05肝棘球蚴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1、補體結合試驗一般以羊或人的包蟲囊液作為抗原,棘球蚴仍有活力的包蟲囊腫患者陽性率可達70%~90%;包蟲囊腫破裂或行包蟲囊腫手術後短期內,由於人體吸收了較多的抗原,其陽性率更高,此法診斷價值不如Casoni試驗,但對判斷療效有幫助,切除囊腫2~6個月後,補體結合試驗轉為陰性,如手術1年後仍呈陽性,提示體內仍有包蟲囊腫存在。

  2、嗜酸粒細胞計數正常值小於6%,平均為2%,患肝棘球蚴病時升高,通常在4%~10%,少數可達20%~30%,嗜酸粒細胞顯著升高常見於囊腫破裂病例,尤其是腹腔內破裂。

  3、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斑點免疫結合試驗(DIBA)這兩種試驗均為酶免疫檢測方法,患者陽性率分別為100%和98%,假陽性率分別為1.9%和1.3%,個別肝癌患者可呈假陽性反應。

  二、其他檢查

  1、包蟲皮內試驗(Casoni試驗)其方法是采用手術中獲得的透明的包蟲囊液,濾去原頭蚴,高壓滅菌後作為抗原,用生理鹽水稀釋(1∶100~1∶4)後,取0.2ml作皮內注射,形成約0.3cm直徑的皮丘,15min後觀察結果,陽性標準為皮丘擴大或紅暈直徑超過2cm,如在注射後6~24h呈陽性反應,稱為遲發反應,仍有診斷價值,肝包蟲囊腫的陽性率可達90%,肝泡狀棘球蚴病的陽性率更高,患肺結核,黑熱病或其他絛蟲病的患者可有假陽性反應,包蟲囊腫壞死或感染化膿後可呈陰性反應。

  2、X線檢查囊腫位於肝膈頂部者可見膈肌抬高,活動度減弱,X線平片可顯示右上腹有密度均勻邊緣整齊的陰影,可伴有鈣化影,後者形態多樣,有弧線狀,厚殼狀,濃密團塊狀或彌散性點條狀,囊腫位於肝前下方者可見胃腸受壓推移。

  3、B超檢查肝包蟲囊腫在B超下具有多種聲像圖特征,表現為單個或多個圓形或橢圓形液性暗區,與肝組織分界清晰,囊壁一般較厚,常在3mm以上,囊後壁回聲增強,部分囊壁發生鈣化而表現為強回聲,後方可伴有聲影,囊內透聲好,可有多數點狀強回聲漂浮,並隨體位改變而移位,係子囊或棘球砂所致,若母囊內充滿較大的子囊則呈多房性,囊內有強回聲帶分隔成相應的小囊,分隔呈花瓣狀,有些囊腫發生退化,囊液被吸收,其內容物轉變成膠凍樣物,此時表現為類實質性腫塊,內有不規則強回聲斑塊及少量液性暗區,但腫塊與肝組織分界清楚,當囊腫擠壓膽管或破入膽管,可見肝內膽管擴張,囊腫壓迫門靜脈可見脾髒腫大,並可伴有腹水,囊腫繼發感染則呈現肝膿腫的聲像圖特征。

  肝泡狀棘球蚴病在B超下表現為類似於肝癌的片狀不規則實性腫塊,與肝組織分界不清,內部回聲雜亂,強弱不均,中間可有小的液性暗區。

  4、CT檢查肝包蟲囊腫在CT圖像上通常表現為大小不一,單發或多發,邊緣光滑的圓形,橢圓形或分葉狀的低密度病灶,CT密度值接近水的相對密度(0~25HU),無增強效應,囊壁一般較厚,有時可見弧形或環狀鈣化影,囊內具有子囊是其特征之一,子囊的相對密度通常低於母囊,多個子囊的存在使病灶呈多房性,有人把肝包蟲囊腫的CT圖像分為3型:A型:子囊小而圓,分布於母囊發育的早期;B型:子囊大而不規則,幾乎占據母囊全部容積,互相擠壓呈花瓣狀,子囊間有較厚的假隔分開;C型:病程較長的囊腫,其囊液的CT密度值較高(40~60HU),邊緣或內部有鈣化,少數小子囊位於母囊周邊,當囊腫破入膽管,可見肝內膽管擴張等膽道梗阻表現,囊腫繼發感染後,囊液CT密度值升高,並可出現氣體,周圍肝實質可見水腫改變。

  肝泡狀棘球蚴病表現為境界不清的片狀低密度病灶,因其向外芽生的特點,子囊在病灶的邊緣呈粗鋸齒狀凸出,增強掃描後更清楚,此為其特征性改變之一,病灶內有大小不一的液性區,使整個病灶呈“地圖”狀,約80%~90%的病例病灶內可見鈣化灶,呈不規則斑塊狀,細顆粒狀,結節狀或圈狀。

  5、磁共振(MRI)檢查在T1加權圖像上,包蟲囊腫壁呈連續光滑,厚薄均一的低信號環狀邊緣;在T2加權圖像上顯示更加清楚,此為肝包蟲囊腫的一個特征性改變,囊內容物在T1加權像上呈低信號,在T2加權像上呈高信號,在質子密度像上呈低信號或等信號,若母囊內充滿子囊,囊腫呈多房性,在囊腫發生破裂感染後,囊壁形態變得不規則,內部信號不均勻。

  6、放射性核素顯像肝包蟲囊腫表現為邊緣非常清晰的放射性缺損區,而肝泡狀棘球蚴病則表現為境界模糊,邊緣不規則的放射性缺損區。

06肝棘球蚴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一、適宜的食物

  紅色蔬菜,重點推薦胡蘿卜,西紅柿,紅棗,火龍果等紅顏色的蔬菜水果。

  二、不適宜食物

  罐頭食品、油炸及油煎食物和方便麵、香腸,味精,各種甜食,葵花籽,鬆花蛋,各種醃製食品。

  三、食療

  1、吉林參4克、西洋參3克燉瘦肉。

  2、冬菇4—5個燉瘦肉或雞胸肉(飲湯)。

  3、北芪15克、黨參21克、淮山30克、蓮子15克煲瘦肉。

  4、土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元肉3枚煲草魚或水魚。

  5、黨參17克、芡實21克、杞子lo克、苡仁15克煲瘦肉或雞肉。

  6、田七3克、人參(或紅參)3克燉瘦肉或雞肉。

07西醫治療肝棘球蚴病的常規方法

  一、肝棘球蚴病中醫治療方法

  中藥療法,適用於蟲毒在肝髒的情況。

  症狀:上腹脹痛,乏力,蚋呆,或有包塊,或有腹水,或黃疽,或發熱。舌質紫,有瘀點或瘀斑,脈弦細。

  原理:疏肝化瘀,扶正祛蟲。

  方藥:鱉甲煎丸加減:丹參30克,黃芪13克,黨參45克,當歸45克,鬱金45克,炒白術13克,香附45克,半邊蓮13克,大腹皮13克,鱉甲45克,山檀16克,霄丸粉13克(衝).有黃疽者加菌陳、地耳草、焦枝仁、白茅根等。

  二、肝棘球蚴病西醫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1)阿苯達唑、吡喹酮及甲苯達唑等均有殺滅原頭節及破壞包蟲生發層的作用,但尚未能達到治愈的目的。所以藥物治療僅作為輔助治療,僅適應手術前後預防種植擴散和複發轉移以及泡球蚴病。尚不能取代手術。

  (2)根據囊腫有無繼發細菌感染而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為了預防萬一在手術時囊腫破裂,由於囊液溢入腹腔引起過敏性休克,可在術前靜脈滴注氫化可的鬆lOOmg。

2、手術治療:是治療肝棘球蚴病最主要的措施和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原理是清除內囊,防止囊液外溢,消滅外囊殘腔,預防感染。具體手術方法根據包囊大小,有無膽瘺和感染或鈣化,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內囊摘除術

  最常用最基本的手術方法。適用於無感染的包囊。手術時用敷料將周圍妥為保護,並使與腹內髒器及腹腔完全隔開。以長針頭帶三通接頭穿刺包囊,先抽吸出小部分囊液,再注入等量4%或10%甲醛液以殺滅頭節,數分鍾後迅速抽吸囊液,內囊塌陷後即與外囊分離;將外囊切開,摘除內囊及子囊,再以雙氧水塗擦外囊壁。對外囊壁殘腔的處理力求將其縫閉,巨大者亦可填塞大網膜,以防腔內滲液感染。如果此種類型囊腫局限於肝邊緣部位,亦可考慮施行肝切除術。

  (2)內囊摘除並外囊閉式引流術

  適用於有感染或有膽瘺的巨大包囊而囊壁不易塌陷者,在內囊摘除後放置閉式引流。

  (3)內囊摘除並外囊一空腸“Y”型內引流術

  用於與較大膽管相通堅韌不易塌陷閉合的外囊殘腔。吻合口宜寬大並以空腸側麵吻合為佳。

  (4)袋形縫合術

  曾用於合並感染的病例,但術後都形成混合感染、膽瘺,成為經久不愈的複雜的竇道,病人痛苦。現已漸摒棄不用,改為徹底清除腔內的汙物,盡量縮小殘腔後留置閉式引流,配合抗感染治療,使殘腔早日閉合。

  (5)肝切除術

  用於鈣化的肝包蟲和泡狀棘球蚴病例。對於泡狀棘球蚴病行肝切除則持比較積極的態度,隻要其病變比較局限應力爭切除,包括肝段、葉、半肝或非規則切除。但若病變呈彌漫分布或已經侵及肝門應視為肝切除的禁忌證。

  (6)囊腫合並膽瘺的處理

  可采用直視下囊腔內細針線縫合瘺口加網膜填塞,療效甚佳。近年來運用TH膠塗抹於瘺口縫合處,更起到加固作用。膽瘺處理關鍵是反複用白紗布蘸拭囊腔,檢查有無膽染,以避免忽略瘺口、修補失敗和遺留其他膽瘺。

  (7)囊腫破入腹腔的處理

  應在積極搶救過敏性休克的同時盡快剖腹探查。手術關鍵是反複用10%高滲鹽水衝洗腹腔,力爭徹底清除頭節及子囊,並處理包蟲囊腫。為防止繼發腹腔包蟲囊腫形成,術後必須服用抗包蟲藥物至少3個月。

  (8)囊腫破入膽道的處理

  囊腫破入膽道者應及時探查膽道,清除內囊碎片及子囊,反複用高滲鹽水衝洗後置T形管引流,並處理包蟲殘腔並修補膽瘺。

  (9)采用腹腔鏡包蟲內囊摘除,是完全可行的。另外,對於晚期肝棘球蚴患者,可采用肝移植。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