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精神> 厭學

厭學簡介

相關問答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麵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症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發展心理研究表明,學習活動是學齡兒童的主導活動,是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兒童獲取知識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關調查發現: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

【詳情】

01厭學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已屬普遍,許多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用“神童”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強迫孩子學外語、背詩詞、彈鋼琴等等,一旦孩子達不到他們要求的標準,動輒嚴厲懲罰,使孩子心靈受到傷害,同時對學習產生反感,甚或與家長對抗,有的還發展到喪失生活的信心而輕生。

  單親家庭或留守兒童缺少正常關愛。有些學生因父母離異或外出打工等原因,缺少父母的關愛、教育,放任自流,沒有正確方向引導,性格孤僻,學習的積極性受到壓抑,從而產生厭學心理。

02厭學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厭學除了其臨床表現外,還可引起其他疾病。厭學並發症表現為失眠、頭昏、眼花、失憶、腹瀉、耳鳴、焦慮、壓抑等情況,應引起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視。

03厭學有哪些典型症狀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麵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症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厭學情緒和逃學行為是一對孿生兄弟。厭學情緒是逃學行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學行為則是厭學情緒的極端表現。人們常把逃學和厭學聯係起來。厭學可表現為很多種形式,如: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願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有的孩子不願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即使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看不進去”;不願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煩躁,或者轉移話題;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課後卻十分活躍,表現為“玩不夠”。而逃學作為厭學的極端行為則主要表現為不去上學。

04厭學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厭學需要家長在多方麵對孩子進行引導

 一、理解孩子,多與孩子溝通

  父母與子女之間良好的溝通,是親子教育至關重要的環節隻有孩子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父母才能及時了解孩子每種變化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

二、多欣賞和讚揚孩子自立、自主的行為

  這樣的稱讚和鼓勵可以使孩子將學習與自我成長結合在一起,形成青春期孩子的學習動力,並有助於培養孩子主動學習、自我管理的行為習慣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應避免用其他孩子來貶低自己孩子的做法,父母越是不承認孩子的努力,孩子成長得就越緩慢,其主動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發展都會因此而滯後

三、協助孩子製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青少年自我評價的能力並不成熟,常常會過高估計自己,所以他們容易製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學習目標,經曆多次失敗的打擊,容易使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對此,父母應當客觀評價孩子的能力,協助孩子把諸如考名牌大學這樣的大目標,劃分為各個階段逐步實現的小目標小目標的製定應該遵循孩子經過努力就能達到的原則,促使孩子在每個階段目標實現的喜悅中體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同時提髙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05厭學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麵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症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厭學的診斷需要詢問學習的表現和行為進行判斷,可以先心理谘詢後檢查治療。

06厭學病人的飲食宜忌

  飲食是常見厭學者的抑鬱原因,例如,飲食習慣差及常吃零食。腦中負責管理我們行為的神經衝動傳導物質會受我們所吃的食物影響。多巴胺、5—羥色胺、正腎上腺素都是神經衝動傳導物質。當腦部分泌5—羥色胺時,腦部呈休息、放鬆狀態。當分泌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時,我們傾向思考,動作敏捷,也較具警覺性,對厭學者有一定的幫助。

  眼學者在感到煩躁的時候,可適當補充糖類,吃糖類對腦部似乎有安定的作用,多糖類能提高腦部色胺酸的量,因而有安定的作用。如果厭學者感到緊張而希望能放鬆心情時,可吃較多的糖類,如果厭學者感到疲倦而希望能振作精神時,可吃較多的蛋白質。飲食需包括生鮮蔬果、大豆及其副產品。飲食多糖類(複合糖類)含量不足造成5—羥色胺的流失及產生抑鬱症。

07西醫治療厭學的常規方法

  厭學和逃學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種“病症”,它嚴重影響了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少年健康成長有很大危害性。我們應該盡快消除學生中的厭學和逃學現象,使學習過程和手段與學習目的得到統一。如何才能消除厭學和逃學現象呢?

一、家長方麵

  1、要經常給孩子以成功的體驗。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使孩子嚐到成功的滋味。

  2、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如果家長對孩子學習逼得太緊的話,孩子會變得比較焦慮、不耐煩。在潛意識裏,會對學習產生反抗的情緒。孩子會變得容易遺忘,容易把剛剛學過的東西也忘掉。

  3、要注意讚美和鼓勵。家長必須懂得,語言讚美會對孩子的學習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相反,批評過多,會使孩子情緒低落,學習時更易犯錯誤。

二、學校方麵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師生之間應該民主、平等、積極合作,努力為課堂上的交往創造和諧的心理氣氛。實施“人格教育”,師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以教師應改變過去的觀念:將“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你不願意學習,我強製你學習”改為“你不會學習,我來引導你學;你不願意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何謂吸引?就是使兒童樂意學習,使他們樂意參加到師生共同進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來,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同步,達到“主體”與“主導”最佳結合,使學生每一分鍾都成為快樂的、審美的享受。

  2、世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美的眼睛。每個學生都是一塊金子,都有他閃光的一麵。教師應把教學與學生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並不矛盾,因為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由於有特長、有興趣,他們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從而增加他們的成功體驗,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麵來,增強學習的信心,逐漸承擔其學習任務。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