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世界腦卒中日”,一起來了解腦卒中(又稱中風)以及其主要危險因素吧!
中風或稱腦血管病急性發作,往往被視為相當於發生在腦部的“心髒病急性發作”。當腦血管堵塞(缺血性中風)或者腦血管破裂(出血性中風)時,就會發生中風。
從全球來看,中風是第二大死因、第六個最常見的致殘原因。每年約有1500萬人首次發生中風,其中1/3(約660萬人,其中350萬女性,310萬男性)出現死亡。近幾十年來,中風已成為中國的頭號死因。如不采取行動預防中風,到2030年僅中國就將有近3200萬中風患者。中風幸存者往往會留下中度到重度的終身殘疾,如,喪失視力、喪失語言能力或發生癱瘓。許多人需要他人的有效幫助才能完成日常活動,而照護工作通常就落在無償服務的家人身上。
我們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煙草使用與肺癌之間的關聯,但你知道煙草使用還是心血管疾病的可預防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嗎?吸煙者發生心髒病或中風的人數遠超過發生肺癌的人數,且吸煙可使中風的危險加倍。全球65歲以下的所有中風死亡病例中,2/5與吸煙有關。在中國,腦卒中危險因素中,吸煙(男性)、血脂異常、高血壓處於前三位。
暴露於二手煙和使用無煙煙草同樣會增加中風的危險。因此,通過創建《世衛組織煙草控製框架公約》(WHO FCTC)所要求的無煙環境來減少對煙草煙霧的暴露,是政府的關鍵行動領域。正因為如此,製定100%全麵禁煙的無煙立法、減少此類完全可以避免的死亡,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
在個體層麵,由於戒煙對降低中風危險有著明確而深遠的影響,鼓勵和支持現吸煙者戒煙因而應成為優先舉措。戒煙4-5年後,原吸煙者的中風危險幾乎與終身非吸煙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