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看待降血脂還有不少疑問,那麼大師知道什麼是血脂嗎?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遍及存在於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底子代謝必須物質。一般說來,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此中甘油三酯介入人體內能量代謝,而膽固醇則主要用於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
1. 【控製飲食能夠降低血脂嗎?】
改變暴飲暴食、零食常吃、晚餐多食、煙酒不斷等不良習慣,對降低血脂是很有好處的。提倡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習慣。由於肝髒合成膽固醇都是在夜間進行的,若晚餐吃得多,肝髒就把過多的血糖轉化為血脂。
2. 【中藥可以降低血脂嗎?】
臨床試驗發現,服用山楂、菊花、草決明者高密度膽固醇上升32.5%,甘油三脂下降27.6%。另外,常用的降脂中成藥血脂康,其主要成分是紅曲,有洛伐他汀樣作用,但對活動性肝炎或血清轉氨酶升高者禁用。
3. 【運動可以降低血脂嗎?】
運動可加速熱量消耗,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脂、血糖。如果堅持每日適度運動60分鍾以上,其降脂效果可與藥物媲美。
4. 【老年病友化驗血脂不高是否還需要吃降脂藥?】
這要具體分析,60歲以上者凡具有高血壓、高血糖、肥胖、高胰島素血症、高體重、冠心病和有上述疾病家族史者,無論血脂高與否均需服用降脂藥和進食低脂飲食。有些患者錯誤地認為,血脂正常就可停藥,殊不知停藥後1~2個月,血脂又可恢複到原來的水平。因而對於老年人和伴有動脈硬化的人,降脂藥應終身服用。
5. 【降脂藥都需要睡前服用嗎?】
有些降脂藥若與食物同時服用,可加速藥效的分解降低療效,需要睡前服,如洛伐他汀。而非諾貝特、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無需睡前服。
6. 【低膽固醇(TC)血症有何危害?】
科學家在研究降低TC預防心血管病的試驗過程中,發現非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的現象。膽固醇降的過低是對機體有危害的。①國外有報告稱,低膽固醇易患腦卒中、肺癌、血白病等;②低膽固醇的患者,死於暴力事件、意外事故、創傷、自殺等較多,原因不明;③低膽固醇可見於:甲亢、慢性肝病、腎上腺功能減退、溶血性貧血、股骨頭壞死等。
7.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如何治療?】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好膽固醇,它能把進入細胞內的膽固醇帶出來,轉運到肝髒進行分解代謝。HDL-C水平<0.93 mmol/L,稱低HDL-C血症。治療可用 ①煙酸緩釋片,可使血漿HDL-C水平升高;②吉非貝齊(諾衡),可升高HDL-C 11%, 冠心病事件減少34%;③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間羥舒喘靈、西咪替丁α-受體拮抗劑也有升高HDL-C的作用。另外,肥胖可降低HDL-C,體重每增加2.25公斤, HDL-C水平即下降5%。而每天運動1小時,HDL-C濃度可升高0.15~0.21mmol/L。
8. 【單純甘油三脂高需用何種降脂藥?】
診斷標準是甘油三脂高於2.26mmol/L。首選貝特類降脂藥。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需將甘油三脂降到1.7 mmol/L以下。①非諾貝特(力平之)是最常用而且療效最好的一種,一般4~6周可降低甘油三脂40%甚至正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20%;若連續服用8周以上無效應停藥;②煙酸緩釋片:可減輕煙酸服後引起的潮紅、瘙癢等症狀,因而受到病人的青睞。
9. 【單純膽固醇高需吃何種降脂藥?】
診斷標準是總膽固醇高於6.22mmol/L,但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是正常的,以他汀類為好。①阿托伐他汀:該藥既降膽固醇又升高密度脂蛋白,但是,不能與吡格列酮聯合服用,否則可使吡格列酮的療效降低31%;②辛伐他汀(舒降之):是降脂藥中調製效果較好的一種,它的吸收不受進食影響,故任何時間服用皆可;辛伐他汀可提高地爾硫卓的療效,兩藥合用需減少用量;③普伐他汀(普拉固):降脂效果好,但若與紅黴素、煙酸聯合應用時,可能發生不良反應需注意;④洛伐他汀:是最常用,最便宜的降脂藥;它可提高地爾硫卓療效3~4倍,因而,兩藥合用時劑量應小些;需睡前服,否則療效降低;⑤瑞舒伐他汀:降脂效力強,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5%~55%,同時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10. 【他汀類降脂藥還有哪些其他作用呢? 】
他汀類藥物因其調脂作用明顯,已被廣泛用於臨床。實踐證明他汀類藥能使已經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展減緩,甚至減退,從而打破了冠心病不可逆轉的傳統觀念,由此引發的一場“血脂革命”。臨床發現他汀類藥物除調脂作用外還有①抗炎作用:使炎性細胞的數量減少,斑塊穩定,管腔擴大,可使心梗後做再通手術者病死率下降36%,心梗的發生率下降39%;②保護腎功能:具有抗腎纖維細胞增殖延緩腎間質纖維化等作用,起到減輕腎損害保護腎功能作用;③對抗腫瘤:洛伐他汀可影響細胞分裂進程,抑製瘤細胞分裂;④免疫抑製:他汀類藥物對多種免疫細胞有抑製作用;⑤預防骨質疏鬆:可促進成骨細胞分化、提高骨密度、促進骨質生成;⑥預防老年癡呆:他汀類藥物可降低老年癡呆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