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強迫症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8-06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生活中很多人都自稱自己有強迫症,強迫症其實也是一種完美的體現,也就是說不管做什麼事都一定要要求自己或別人做到,其實應該說強迫症也是一種精神疾病,如果強迫症過嚴重的話不僅會影響自己正常的學習生活,也會嚴重影響了他人的生活。

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的形成其實也是有原因,多與自己的性格特點有關,下麵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強迫症,強迫症在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現吧。

一般認為,患有強迫症的患者有其特定的人格個性,最突出的就是“完美主義”,凡事要求“十全十美”。他們的性格特征是為人謹慎、墨守成規、缺乏通融和幽默感、太過理性;內心常常有明顯的衝突,徘徊於服從與反抗、控製或爆發兩種極端。他們常常對自己、對別人要求很高,結果總是批評別人不好,懷疑和否定自我,缺乏自信心,常因此而無法接受自己強烈矛盾的內心衝動欲望而崩潰。

  強迫症原因分析

  1.強迫想法和焦慮有關。

  2.強迫行為(外顯的或隱匿的)是隨意行為,旨在減輕焦慮和不適。但焦慮減輕導致強迫被強化。

  3.為了防止發生強迫想法和焦慮,症人常有回避行為,但回避行為阻止了對焦慮想法和暴露。根據上述心理模型。治療策略應當是促進症人對恐懼刺激的暴露,同時又鼓勵他們會議上暴露的儀式和認知回避而不易發現,這就需要醫生進行全麵細致的檢驗和評估。

  過去大多數人認為本病源於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些年來發現遺傳因素比較明顯。

  (1)遺傳:家係調查發現,患者的父母中有約5%~7%的人患有強迫症,遠遠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於人格特征主要受遺傳的影響,而人格特征又在強迫症的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強迫症與遺傳有關。在臨床上也觀察到,約2/3的強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強迫性人格。強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優柔寡斷,嚴肅古板,辦事井井有條,力求一絲不苟,注重細節,酷愛清潔。

  (2)心理社會因素: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強迫症是強迫性人格的進一步發展。行為學家則認為,強迫症的產生是由於刺激——反應出現過多重複導致焦慮,使中樞神經係統興奮和抑製失調,從而導致異常習慣的形成,病理性認識和反射的建立,使衝動、思維和行動拘泥於固定的行為學習模式。

  在處於發育期的青少年,生理發育迅速,在與競爭激烈的社會交往中出現的不適應現象,可引起強迫症狀的產生。工作緊張,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盡人意等可使患者長期緊張不安,最後誘發強迫症的出現,症狀的內容與患者麵臨的心理社會因素的內容有一定的聯係。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擊等也使患者焦慮不安、緊張、恐懼,誘發強迫症的產生,症狀的表現形式與精神創傷有直接的聯係。

  (3)生化:有人認為強迫症患者5-HT能神經係統活動減弱導致強迫症產生,用增多5-HT生化遞質的藥物可治療強迫症。

在這裏提醒一下如果你自己覺得自己還是有一點小小的強迫症的話那其實是不要緊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適時的調理好自己的心態,千萬不要在衝動下做出什麼不理質的事情出來。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