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不小心發現自己的孩子臉上長出來瘊子的話最好的就是使用外用藥物來治療的,這個時候使用任何內服藥物效果都不是那麼明顯的,隻能是在塗抹一些軟膏的,這些軟膏就可以起到一個消炎的效果,讓臉上長出來的瘊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退的,而且還可以慢慢的感覺到淡化的。
可用10%~20%水楊酸或三氯醋酸、冰醋酸溶於等量的彈性火棉膠外塗疣體,或用5% 5-氟脲嘧啶軟膏外塗,可使疣體環死、脫落。但可致局部刺激,出現紅腫、皸裂、疼痛、過敏反應、色素沉著等副作用。還有用0.1%爭光黴素生理鹽水溶液 0.1ml注射於尋常疣或蹠疣基底部,隔日1次,共2~3次即可脫落,此法副作用少。蹠疣可用3%福爾馬林溶液作局部濕敷或浸泡,每天1次,每次15分鍾,連續4~8周,常有效。
左旋咪唑 50mg, 口服 3/日,服3天停11天,連用3個月。
板藍根注射液2ml肌肉注射,1/日, 10~20次為一療程。
中醫中藥
中醫辨證
血虛肝旺、氣滯血瘀型
【證見】 皮疹數量較多,較泛發,並可伴有口苦,咽幹,煩躁易怒,頭暈目眩。舌質黯紅,或舌尖邊有瘀斑,脈弦澀或弦數。
【治法】 養血平肝、活血通絡。
【方藥】
1.主方治疣方(廣州中醫學院《外科學》)加減
處方:靈磁石、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各30克(先煎),板藍根、浙貝母、白芍、地骨皮各15克,黃柏12克,桃仁、紅花各9克,山慈姑6克。水煎服,每日l劑。
2.單方驗方治瘊湯(廣州中醫學院《外科學》)
處方:熟地黃25克,何首烏15克,白芍、赤芍、杜仲、牛膝、赤小豆各12克,桃仁、川紅花、牡丹皮、穿山甲、白術各9克。水煎服,可複渣再煎服。每日1劑。
用鴉膽子搗爛如泥,外敷疣體(外敷前最好先用熱水浸泡患部,並用刀片刮去表麵的角質層),用玻璃紙及膠布固定,3日換藥1次。 用木賊、香附、板藍根各30克,大青葉15克,煎水浸泡患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鍾。 用艾柱著疣體上灸之,每日1次,至脫落為止。 碘酒注射法常規消毒患部後,取2%~3%碘酒0.2-1.0毫升,用皮試注射器注射在疣的根部,每次注射總量不宜超過1毫升。注射後約3~5日自行脫落。
此法適用於數量不多的尋常疣。 推疣法適用於頭大蒂較小並明顯高出皮麵的疣。在疣的根部用棉枝或刮匙(刮匙頭部用棉花包裹),與皮膚成30度角度向前推之。用力不可過猛,即可將疣推除。推除後創麵壓迫止血,再摻上桃花散或生石灰少許,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 用五妙水仙膏點塗疣體,再用膠布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