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的八種證型主要有寒邪客胃型、肝胃鬱熱型、肝氣犯胃型、濕熱中阻型、脾胃虛寒型等八種證型。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比較複雜,建議患者在明確診斷後遵醫囑進行治療。
1、胃痛暴作、惡寒喜暖、得溫痛減、遇寒加重、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等症狀都是寒邪入侵引起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良附丸等藥物,以促進溫胃散寒及行氣止痛;
2、宿食食積滯型多是由於飲食不節引起的脾胃損傷所致,病人會出現胃脘疼痛、脹滿拒按、噯腐吞酸、吐後痛減、不思飲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膩等症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保和丸等藥物,以促進消食導滯和胃止痛;
3、情誌失調,會導致肝胃鬱熱、煩躁易怒、反酸、口幹口苦、舌紅苔黃等症狀都是由於胃脘灼痛、煩躁易怒、脅脹不舒、反酸等症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化肝煎等藥物,以促進平逆散火、泄熱和胃;
4、肝氣犯胃型:多是由於肝氣久鬱、化火傷陰所致,患者表現為兩脅,疼痛會隨著情緒的波動而發作或加重,疼痛會伴隨著胸悶氣、喜歎氣、大便不暢、舌苔薄白等症狀出現。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柴胡舒肝散等方劑,以促進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5、濕熱中阻類型:主要與宿食化熱、中焦阻滯有關,患者表現為胃脘疼痛、程度急迫劇烈、胃部灼熱、口幹口苦、口渴而不想喝、食欲不振、惡心、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膩等症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清中湯等方劑,以促進清化濕熱、理氣和胃;
6、淤積型:多是由於病情反複發作,引起凝痰聚瘀,病人一般表現為胃脘刺痛、痛處固定、按之痛甚、食後加重、夜間尤甚,或見吐血、黑便、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等症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失笑散、丹參飲等藥物,以促進化瘀通絡,理氣和胃;
7、引起胃陰虛型的原因有氣鬱化火、損傷胃陰,患者表現為胃脘隱隱灼痛、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幹、手足心熱、心煩、消瘦乏力、口渴思飲、大便幹結、舌紅幹燥等症狀。可以遵照醫囑服用能促進養陰益胃和止痛的藥物,比如一陰煎、芍藥甘草湯等;
8、脾胃虛寒型:常見的原因有:久病體虛、勞倦過度等,會導致脾胃虛寒,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受涼後出現或加重、泛吐清水、精神倦怠、手足不溫、大便變薄、舌淡苔白等症狀,可以在醫囑下服用附子理中丸、小建中湯等藥物,有助於溫中健脾、和胃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