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脾肺腎是中醫當中講究的人體五髒,當中脾在生活中受到的關注其實很少,因為在人們的意識當中脾對於身體的作用性較小。其實不然,就單單的早期的脾炎發作對於人體都會產生劇烈的疼痛,並且這種疼痛會持續較長的時間,而且還會將四周擴散,甚至擴散到肩部、胸部或者是腹部。
脾炎的早期症狀
急性脾周圍炎常和急性脾炎同時發生,臨床表現與原發疾病有著密切關係。通常患者均有某種前驅感染病史,以後出現敗血症中毒現象,如反複寒戰、高熱、盜汗和精神倦怠等,隨後出現左上腹脾周圍區域的疼痛,疼痛多為持續性,比較劇烈,往往隨呼吸運動而加劇。疼痛可放射至左肩部或左下胸肩部,有不同程度的脾大,脾區有壓痛,甚至出現反跳痛及腹肌緊張,有時可聞及局部摩擦音。
慢性脾周圍炎常常表現為脾區不適、隱痛、飽滿感,可有輕度壓痛,腫大的脾髒質地較硬,活動性差。慢性脾周圍炎時可因感冒、扁桃體炎造成脾包膜腫脹,甚至脾髒發生扭轉而突發左上腹劇烈疼痛。
急性和慢性脾周圍炎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即急性脾周圍炎可遷延不愈變成慢性脾周圍炎,而後者也可在一些誘因存在時急性發作,轉變成急性脾周圍炎。
檢查
(1)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多,核左移。
(2)超聲檢查:可見脾腫大,周圍有雜波。
(3)影像學檢查:X線片可見左膈升高,活動受限。
治療
1.原發病治療
急性脾周圍炎一般均采用非手術治療,最重要的治療原則是針對原發疾病進行處理。若能確定與傷寒、瘧疾、血吸蟲病或黑熱病有關,應分別針對原發病進行特異性治療。
2.控製感染
病人應臥床休息,選用適當而有效的抗生素以控製急性感染。
3.支持治療
加強全身支持治療,增強自身抵抗能力,必要時可輸血或血漿,補充營養,還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4.脾切除術
當脾髒持續腫大,伴發脾功能亢進或有脾破裂危險時,考慮手術切除脾髒。術後繼續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5.其他
慢性脾周圍炎無特異療法,經常做腹部按摩、局部熱敷、理療可減輕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