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是一種傳統習俗,但是粽子要趁熱吃,這就是具有科學道理的健康飲食;粽子是糯米製成,所以趁熱吃對腸胃相對來說好一些,但是一次性也不能多吃;否則身體也會出現不適症狀。
古人當年吃粽子,除了紀念屈原的文化含義之外,恐怕更多的是一種保健含義。一種流傳千年的民族食品,一種與季節密切相關的食品,決不可能在健康上沒有益處。全家歡樂過端午的時候別忘了給家人多一份體貼和關心。
中醫認為,糯米溫中補氣,適合脾胃有病的人吃,而不是如今日說,腸胃不好的人都不能吃。但是,糯米的吃法卻很要緊——把糯米用來煮稀粥,趁熱喝,可滋養脾胃,特別是脾胃虛寒的人喝了之後非常舒服;而把糯米做成粘乎乎的糕,放涼後再吃,或者涼後再熱了吃,就難消化、傷脾胃了。若再加上大量動物油脂,更不是人人能夠承受。
在研究中發現,剛做出來的長粒糯米飯的血糖反應並不太高,而放冷後卻相當高,胰島素反應也是一樣。而對於短粒米,熱的時候就很高。這是什麼緣故,尚不得而知,需要進一步研究。
這些問題至少提示我們——吃粽子,總體而言還是吃新鮮包出來的熱粽子比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之後來回加熱。對於中老年人和體弱者來說,每次宜少吃一點,選小粽子,選裏麵含有粗糧薯類配料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最好自己動手製作,吃剛包好的熱粽子,既能享受傳統食品製作的樂趣,在健康上又能比較安心。
最新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4000名曾有心髒病發作史的患者進行調查後發現,在一天24小時中,心髒病發作有一個時間節律,每天上午6時至9時為發作的“高峰期”,心絞痛和猝死往往會在上午9時左右發生。上午9時發作的非致命性的心髒病要比晚上11時發作的心髒病多3倍左右。
研究表明,心髒病患者在一天內對身體負荷的反應有所不同,清晨的反應最差。如果這時進行較重的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就容易出現危險。因此,心髒病患者進行體育鍛煉最好避開心髒病發作的“清晨峰”,以下午或晚上為宜。
溫馨提示:端午節的到來,是很多家庭團聚的時刻,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一起,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所以能夠和家人一起過端午的朋友一定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