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血壓小動脈硬化在老年性腦萎縮的形成中均有一定作用,大腦皮層主要由腦內大的血管分支供血,皮層區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當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時,紅細胞通過毛細血管的量下降,不能輸送足夠的氧滿足皮層神經元代謝需要,即發生了皮層萎縮。專家提醒:高血壓易引發大腦萎縮。
一、 高血壓可引起大腦萎縮
研究發現,高血壓可引起大腦萎縮,加速老年人記憶力及其他認知能力的喪失。腦萎縮會隨著高血壓患者年齡的增加而加重,因此高齡老人更易因高血壓的長期影響而使大腦受損。除了記憶力減退外,腦萎縮的主要症狀還有神情呆滯、反應遲鈍、定向力障礙、行走不穩、手足震顫、頭昏目眩等。CT或核磁共振檢查可發現,患者腦室擴大、腦溝增寬、腦回變平、蛛網膜下腔增寬或出現軟化灶。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學者就通過CT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有腦萎縮跡象,懷疑腦萎縮是高血壓長期作用的結果。美國國立保健研究所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年時期血壓越高,25年後智力性能力下降幅度越大,也懷疑可能與腦血管障礙等疾病有關。
後來,美國國家老年研究所用更新的磁共振顯像儀,對18例51~80歲、有10年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和17例同齡無高血壓的健康者作對照檢查,測算各人腦組織三麵影像和腦室腔的百分比。結果表明,慢性高血壓患者的腦動脈變厚,腦部血流減少,從而引起部分神經細胞腦白質組織受損死亡,隨著年齡增加,腦萎縮加劇,可發展為癡呆症。
德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高血壓會使人腦正常的老化過程變快,因而高血壓病人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比普通人可能要高。當人步入中年時,大腦神經細胞減少,重量減輕,開始自然腦萎縮。德國馬普學會教育研究所烏爾曼林登貝格爾教授及同事共挑選了72名年齡在20至70歲之間的成年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部分人患有高血壓。
研究人員通過核自旋X射線斷層攝影裝置觀察發現,在所研究的人腦12個區域中有11個出現了容積縮小現象。而在高血壓病人中,與記憶有關的區域如海馬區萎縮得尤其厲害,且高血壓病史越長,腦萎縮情況越明顯。
二、如何捕捉腦萎縮的早期症狀(一般可從認知力、理解力、定向力這三個方麵來檢測)
1. 認知力:指能熟練運用知識的能力,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最簡單、最基本的測試是計算,包括加、減、乘、除。常用的計算測試是100-7,連續減5次。判斷計算能力時應考慮患者的文化水平,不會計算者可檢測購物用錢的能力,如“一斤白菜3角錢,買3斤要多少錢”;“給一元錢該找回多少”等。
2. 理解力:我們了解了高血壓會引起腦萎縮嗎後,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表現,常用解釋成語或諺語的方法測試,如解釋過河拆橋或趁熱打鐵是什麼意思。做這樣的檢查的前提是患者知道這些成語或諺語,如不知可換用其他的問法來測試,如“外衣和襯衣有何相似之處”,“狗和狼有何不同”等。
3. 定向力:可測試患者在熟悉的環境是否迷路,取物品時對其位置判斷是否正確,放物品位置是否準確(如水壺能否準確放在灶眼上),穿衣有無困難,能否準確判斷衣服的上下、內外。
三、高血壓患者如何遠離腦萎縮
高血壓患者應通過合理用藥,將血壓長期維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同時還要將血脂維持在正常水平,以改善血液循環。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清淡,控製進食總熱量,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使體重控製在正常範圍內。
可口服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1日1次,每次100~150毫克(具體用量應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進行調整或遵醫囑)。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的鍛煉、經常的社交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都能有效延緩腦萎縮的發生。同時要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不吸煙、不飲烈性酒。保持科學的用腦習慣,如每天讀報、記日記、練習書法等。多與人交流,多參加社團活動。
綜上所述,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按時測量血壓,因為高血壓易引起大腦萎,我們應該采取早預防早治療的原則,,以免大腦萎縮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