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夏天又來了,在空調房吃著冷飲,看著窗外灼灼烈日,突然對於古代人是如果熬過這炎熱的天氣很是感興趣。那麼古人是如果避暑消夏的呢?其實古人度夏不但充分體現了智慧,還十分低碳環保且有情趣。
住 “清涼殿” 堪比空調房
“天氣這麼熱我哪裏通通不想去,隻想躲在家看著我的電視吹冷氣。”張學友的一曲《天氣這麼熱》唱出了現代人對空調房的依賴。可是,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怎麼辦呢?和現代人一樣,古人避暑首先想到的就是改造居住環境。
看過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觀眾或許仍記得這樣的情節———炎炎盛夏,仆人在一個大瓷缸中放入冰塊,再將瓷缸放到小主、娘娘的房中,用以降低房間的溫度。
這種用冰塊降溫的方法其實早在先秦就已經有了。那時存放冰塊的地方被稱為“窟室”。窟室是一間考究的地下室,每到酷熱的夏夜,貴族們在窟室中通宵達旦飲酒作樂,和今天人們下班後到冷氣十足的夜店喝上兩杯十分類似。
到了漢代,皇宮裏設有冬夏兩用的“空調房”,冬季用房叫“溫調殿”,夏季用房叫“清涼殿”。清涼殿內有多重降溫裝置———以石頭為床,用玉晶盤裝冰塊,還有仆人站在一旁對著扇扇子。據古籍記載,清涼殿內盛夏時仍清涼無比,如同含霜一般。而漢武帝劉徹身邊的紅人,可以得到“常臥延清之室”的特權。
唐代,長安城地位較高的大臣家裏也都紛紛建起“空調房”———“含涼殿”。含涼殿內有“扇車”,相當於今天的空調扇,隻不過依靠的不是電能而是水能,用水轉動扇葉,風扇再對著涼水吹就能形成冷氣。據學者考證稱,這種含有機械原理的“空調房”是從拂菻國(東羅馬帝國)傳來的舶來品,如果考證屬實,這種裝置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進口空調”了。
宋朝的“空調房”已經開始考慮對空氣的淨化手段,廳堂裏擺幾百盆鮮花,“鼓以風輪”對著吹,不但涼快,還能起到“清芬滿殿”的效果。
再到明清時期,皇家宮殿房間內出現了可移動的冷源,即貯放冰塊的櫃子,上麵鏤空,作為冷氣出孔,中部空間還可儲存食物,如西瓜、冷飲等。這種“冷櫃”後來民間也用上了,還有進口貨,時稱“洋桶”,這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高檔家電”。
住涼屋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方式之一。涼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機械原理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水流沿著屋簷往下淌,大有人工“水簾洞”的味道。涼水從屋頂流過,降溫效果自然極佳。到了明代,有人巧用地理之勢掘井納涼,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箋》中記載,“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食 南宋冷飲店 賣到三更才打烊
夏日飲冰,也並非是現代人才特有的消夏福利,酷愛冷飲的古人,早就發明了名目繁多的冷飲冷食。
可是,沒有冰箱的古代人,怎麼製作冷飲呢?
原來早在周代,人們就開始用冰窖儲藏冬天的冰塊以備夏用。《詩經》與《左傳》中都有冬月藏冰的記載,朝廷中有專門的官吏負責每年寒冬時鑿取冰塊存放在“冰室”或“冰井”裏,等到盛夏時節再取出。負責掌管冰塊藏取的專職人士被喚作“淩人”。由於冰塊在儲藏時會融化,因此古人往往要窖存三倍以上的冰塊供夏季使用。
春秋末期,冰的用途更加寬泛,達官貴人們喜歡在宴席上喝冰鎮米酒助興。到了唐代,人們就已經會製作公開出售的“冰棍”了。大木桶裏放上冰,撒上鹽以降低冰的融點,再將盛有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過一會,就凍成了冰棍。
宋朝的冷飲非常豐富。到了夏天,除了能喝到冷酒,還能吃上各式各樣的冷飲,並且已有了刨冰。
宋代都城汴京,一到農曆六月,街道兩旁就擺滿了冷飲攤。當時都賣些什麼冷飲呢?北宋開封的冰店裏有紅極一時的“冰雪冷元子”出售,“冰雪冷元子”由黃豆和砂糖製成,把黃豆炒熟,去殼,用砂糖或蜂蜜拌勻,加水團成小團子,最後浸到冰水裏,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涼甜品。
南宋時,市集上的冷飲更加琳琅滿目,夜市的冷飲鋪甚至要賣到三更時分才打烊。當時的杭州城裏受歡迎的冷飲有“冰雪甘草湯”“雪泡豆兒水”“涼水荔枝膏”等,光聽名字就夠嘴饞的了。
與冷飲的繁榮相伴,一種比較原始的“冰箱”也在宋朝出現,叫做“冰鑒”。其實就是雙層的木桶,下麵有基座,上麵有蓋,中間有夾層,把冰塊放到夾層裏,蓋上蓋子,好長時間都不會融化。
到了元代,冷飲又有了新突破。據說,元世祖忽必烈最愛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於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在牛奶中加入冰塊,這樣牛奶的保存時間就延長了。忽必烈很快發現,這樣的“奶冰”口感很好,於是又加入了蜜餞和果醬,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淩原型。
據說為了保護冰激淩製作的流程和配方,忽必烈還頒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淩的敕令,直到13世紀,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受到忽必烈的接見,嚐到了當時隻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的“奶冰”,這才把製作方法帶回西方,經過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冰激淩。
到了明清時期,冰鎮飲食已經充斥尋常巷陌,盛夏時節有很多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售賣“涼水”。有的還加入了楊梅、桃子,俗稱“冰楊梅”“冰桃子”。在民間,還盛行伏日吃蓮子湯,據說能養神益脾。
看來,善於發明創新的古人,在酷熱難當的夏季,口福也是不淺的。
穿 唐代的“半臂裝” 既潮又涼快
短袖短褲似乎已成了現代人萬變不離其宗的夏季著裝標配,可是“裏三層、外三層”的古代人,夏季怎麼受得了呢?有學者研究發現,古人在夏季其實也並不都裹得嚴嚴實實。
據考證,魏晉前,男人也和現代人一樣愛打赤膊,女人們則喜歡穿“開襠褲”。這種“開襠褲”並不是單穿的,原來,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裏麵則多穿脛衣,脛衣可看作是褲子的雛形,但它隻有褲管,沒有褲襠,由於這樣的著裝很容易走光,所以,除非過河否則古人不會輕易提起下裳。
到了唐朝,薄、透、露的“半臂裝”和“袒胸裝”深受女性青睞。半臂裝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在當時相當前衛。而比半臂裝更大膽的,則是袒胸裝。張藝謀執導的《滿城盡帶黃金甲》裏所謂的“爆乳裝”,雖然被很多網友詬病過於暴露大膽,但其實其設計靈感就是源於唐朝的袒胸裝。
其實,在“富人批絲綢、窮人穿麻布”的古代,衣物的材質比現代人常穿的棉和化纖製品都要涼爽。有研究稱,當外界溫度高於皮膚溫度時,皮膚會不自覺地吸熱。這樣看來,古人穿的紗袍、長褲,不僅能覆蓋皮膚,寬大的造型還非常通風,形成“小對流”,與今天的阿拉伯人用長袍蔽體有異曲同工之妙。
用 手搖扇子 頭枕風
扇子可能是最能體現古人度夏之精巧、有情趣的物品。素有“搖友”“涼友”雅稱的扇子,在古代不僅是一種用以生風取涼的工具,還成了一種藝術品———扇麵的麵積雖然有限,但卻給書畫家們開辟了一塊題詩作畫的小天地。
據《古今注》記載,最早的扇子出現於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製成的,故稱之為“翟扇”。但此時的扇子並不是用來拂涼驅暑的,而是用來遮陽擋風的,插在車上也是一種儀仗。據考古發現,扇子當儀仗使用時左右開合,像門,這也是為什麼“扇”字從“羽”和“戶”旁。
到漢代,出現了用絹製成的團扇,又稱羅扇、紈扇。團扇多為“圓如滿月”的樣式,但也有梅花形、方圓形等樣式。
至唐代,繪畫作書的團扇已經相當流行。男女都用團扇,在酷熱的夏季,幾乎人手一扇,富貴人家的扇子則更多,扇麵往往裝飾精美,有名家山水書法作品。
11世紀,折扇經日本傳入中國,並很快流行,男人們在正式場合改為使用折扇,團扇成為女性的專用物。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說,當時都城臨安城裏已設有專門賣扇子的“周家折疊扇鋪”,說明宋代已能夠自製自銷折扇了。
折扇的盛行卻是在明清。其種類繁多,有折扇、竹扇、絹扇、羽扇、葵扇等不一而足。後來,折扇還流傳到歐洲,成為西方貴婦們喜愛的把玩之物。
除了扇子,形態各異的瓷枕也是古人度夏的必備神器。
瓷枕的枕麵長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內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風,四周能透氣,由於瓷器表麵有一層冰涼的釉麵,很快成為古人夏季首選的寢具。
據稱,瓷枕最早出現於隋代,一開始並不是消夏納涼的,發展到後來卻以納涼之用居多。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醉花陰》中有“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的詞句,其中的“玉枕”即是青白釉枕,這也印證了瓷枕是夏季納涼的極佳寢具。一直到明清時期,有了其他材料的出現,瓷枕才漸漸退出曆史舞台。
看來,“苦夏”之於古人,也並不如想象中那般難熬。聰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還深知“修身養性、以靜製熱”的心態調整。白居易詩雲“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這份“煩夏莫如賞夏”的超然心境,或許才真是我們該好好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