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大碶街道瓶壺山路有家很隱蔽的小店。店麵房門敞開著,裏麵傳來“噠噠噠……”的聲音,一位婦女正坐在電動縫紉機前製作“棉被外衣”。
門店內,兩名戴著口罩的男子正在一台梳理機前忙碌,梳理機下堆放著一些破舊棉被,顏色暗沉,有的已呈暗黃色,甚至還有發黴後被蟲子咬過的痕跡,隨手動動地上的棉被,便揚起重重的灰塵。
這家作坊的老板姓徐,江蘇人,以前做過回收廢舊物品的生意,聽說用回收來的破舊棉被加工製作成新棉被出售能賺大錢,他就動起了歪腦筋,決定試一試。
8月份,製作棉被用的機器全部到位,徐某及其妻子、父親、弟弟一起開工,想多加工些棉被,等天氣冷了,可以多賣些。
徐某沒想到的是,這邊還在熱火朝天地生產,那邊已有居民向北侖工商部門打電話舉報。
9月11日,由大碶工商所與大碶派出所組成的檢查小組在徐某的作坊二樓看到,過道裏擺放著一些已經加工好的棉胎,潔白幹淨,三個房間內堆滿了成品棉被,這些棉被因穿上了“華麗”的外衣,看上去很“整潔”,執法人員在現場共查獲成品黑心棉被1400條。
徐某交代,大碶電子廠很多,職工流動大,員工宿舍裏經常有不用的廢舊棉被,他們加工所用舊棉被大部分都是員工宿舍以每條三四元的價格回收的,還有一些是從賣廢舊物資的商販手裏買的。
徐某及其家人先將舊棉被放入開花機壓碎、打碎成棉絮狀,然後用梳理機疏開,並用網紗包好,再用漂亮的布將其包裹好,用機器將裏麵的棉絮固定住。
徐某說,原本打算近期將成品以每條十七八元的價格銷售出去,卻不料一條沒賣就被查個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