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又到了吃春筍的季節,春雨過後,一顆顆春筍,就露出了頭,春筍可以涼拌,也可以炒熟吃,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油門春筍是浙江地帶傳統的小吃,去浙江旅遊時,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當地正宗的油燜春筍,那麼怎麼才能做出好吃的油燜春筍呢?下麵給大家詳細介紹。
“油燜春筍”是一道漢族傳統風味菜肴,屬浙菜係。它選用清明前後出土的嫩春筍,以重油、重糖烹製而成,色澤紅亮,鮮嫩爽口,鮮鹹而帶甜味,百吃不厭。1956年被浙江省認定為36種杭州名菜之一。2012年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係列美食之一。
春筍是浙江的一大特產,特別是浙西山區一帶,竹林似海,如安吉、莫幹山、西天目都是著名的春筍產區。春夏之交盛產春筍,夏秋時節鞭筍上市,十月以後春筍大量湧現,故有“四時不乏筍味”的稱譽。春筍在浙江飲食業中,占有重要位置,各種葷菜亦加筍為配料,可謂無日不筍,無食不筍;
油燜春筍是杭州傳統名菜,此菜營養豐富,鹹鮮適口,大家不妨做來嚐一嚐。油燜春筍的做法也有很多種,每種做法都各有特色。如果你想知道油燜春筍怎麼做最合胃口,就接著往下看吧。下麵我就把油燜春筍的幾種不同做法介紹如下,供朋友們作為參考。希望大家都能做出美味可口的油燜春筍。
油燜春筍一:春筍,青椒,生抽,白糖,香油,雞粉,鹽少許。春筍洗淨,去皮,筍肉切細條。如果用袋裝的就方便多了,直接切條即可;青椒洗淨切成與春筍大小一致的細條。將切好的春筍在沸水中焯一下取出。炒鍋倒油燒熱,放入春筍翻炒,加生抽,白糖,開水,旺火燒開,小火燜10分鍾,待湯汁稠幹時,下入青椒大火翻炒,加少許鹽,炒勻,出鍋前淋入香油即可。
油燜春筍二:春筍200克,醬油25克,白砂糖20克,味精15克,鹽5克,植物油50克。將春筍切成5厘米長的條,把油鍋燒至七成熱,將春筍倒入拉油至春筍水分基本收幹後倒出。鍋留底油燒熱倒入春筍,再加老抽,糖,味精和適量水,用小火燜燒至水分基本收幹後,淋些明油裝盤即可。
油燜春筍三:醬油75毫升,芝麻油15毫升,生淨筍肉500克,白糖25克,花椒10粒,味精1.5克,色拉油75毫升。將筍肉洗淨,對剖開,用刀拍鬆,切成五厘米長的段。將炒鍋置中火上燒熱,下色拉油至130度左右時,放入花椒,炸香後撈出,將春筍入鍋煸炒至色呈微黃時,即加入醬油、白糖和水100毫升,用小火燒五分鍾,待湯汁收濃時,放入味精,淋上芝麻油即成。
油燜春筍四:春筍500克,花椒10粒,糖、醬油、香油各適量。將筍肉洗淨,對剖開,用刀拍鬆,切成1.5寸長的段。燒熱鍋,下油至五成熟時,放入花椒粒炸香後撈去,將春筍段入鍋煸炒至色呈微黃時,加入醬油、糖和適量水,用大火煮滾,改用小火烤5分鍾,待湯汁收濃時,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