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精神病的治療方法

作者:養生小編  時間:2016-09-22 15:22:58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尤其是人得了產後精神病,這種病看似神秘,本來體質就比較差,所以就特別容易患上這種病了。

  一、精神障礙的一般預防

 1、加強婚前保健:婚前通過各種健康教育形式,使欲婚青年了解性生理、性心理、性衛生;計劃受孕和避孕方法的正確選擇;孕期保健、新生兒保健和影響男女婚育的常見疾病及遺傳病等醫學知識。婚前保健對提高婦女生殖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識與能力,對已婚夫婦掌握科學的避孕方法,減少計劃外妊娠,起到了積極作用。

2、開展孕產期心理保健:孕產婦心理保健已成為圍生保健的重要內容之一。產前檢查時應常規包括心理指導與谘詢;應當告訴孕產婦在孕產期可能遇到什麼樣的心理障礙,使她們及其家屬提高認知、能早期識別異常;若發現異常,及早向醫師反映,求得幫助並在治療中能與醫師很好的配合;注意對誘發因素的認識,對篩查出具有各種發生心理障礙危險因素的孕婦給予特殊的幹預。當然必須有包括患者丈夫在內的家庭協助。精神障礙患者對其夫隱瞞疾病至妊娠結束的例子並不少見,這增加了患者的緊張並成為易複發的重要原因。患者丈夫或主要親屬應與患者共同接受醫師指導,充分了解病情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緊張並願意說出身心的變化。產後、特別是照料嬰兒的勞累易成為發病原因,因此通過家庭協助減輕患者負擔相當重要。另外辦好孕婦學校,講授孕產期生理、心理知識及主要保健內容,介紹正常分娩過程和不同手術分娩方式的利弊,尤其對陰道助產手術有所認識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使孕產婦消除對分娩的神秘恐懼感,提高她們對妊娠與分娩自然生物學過程的認知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以樂觀態度正確對待並積極配合分娩。加強產時保健,開展以有經驗助產士陪伴的Doula分娩,及時幫助孕產婦排除心理困擾,消除負性情緒,持續地給予產婦生理和心理的科學支持,使其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有利於安全分娩。積極開展產褥期保健,重視產後精神心理護理和科學育嬰指導,使她們以良好的心態承擔起母親的角色,可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

 3、普及、推廣家庭化Doula分娩:無專人照顧、陪伴的集中住院分娩,使孕產婦感到陌生、孤單並產生精神緊張與不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周圍環境對產婦的影響,尤其重視隻是由於心理因素造成難產使產科幹預率上升的問題。金輝等(1996)對孕婦心理分析顯示,93%孕婦期望分娩時有親人陪伴。很多研究表明,整潔、舒適的家庭化產科病房,使孕婦住院、分娩時有丈夫或家屬陪伴,可增加對她們心理支持與安全感,無形的力量使產婦增強了自信心和耐心。陪伴者給予產婦體貼、關懷、撫摸、安慰,使產婦情緒穩定,很好地利用宮縮間歇時間休息,體力消耗減少,以利於順利分娩和產後恢複。家庭化病房恰順應了孕婦的心理需求。同時圍生保健工作者要徹底轉變純醫療服務的觀點,進一步提高圍生保健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注意其心理狀態,重視精神鼓勵、安慰與護理,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選擇對母嬰最佳處理方案,為她們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特別是臨產後,提供配備有專門助產人員Doula陪伴分娩的服務,消除其產婦的恐懼、焦慮及疲憊,以減少產時並發症及心理異常的發生。

4、提倡母乳喂養:產褥早期大部分母親在產院中度過,產科實施的早吸吮、母嬰同室、責任製護理等均對成功的母乳喂養鋪平了第一步,但產婦以上情緒卻可對乳汁分泌產生負性作用,影響乳汁分泌,從而又影響了新生兒健康,加重母親的心理障礙而成為惡性循環。在母乳喂養中還要發揮哺乳母親之間的相互關心和鼓勵,實踐證明母嬰同室比家庭化修養室母乳喂養成功率高,重要原因是母親間的相互關心鼓勵、相互交流。實行母嬰同室和母乳喂養是母嬰互相依存關係的繼續,通過母乳喂養嬰兒時之間相互交流、影響與作用,可促進母嬰聯結(mother-childinteraction),培養早期母嬰交流感情,避免冷落感。目前在我國已開展創建愛嬰醫院、提倡母乳喂養的行動取得了很好效果,繼續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可有助於預防產後抑鬱的發生。

 5、提高圍生保健服務:隨著新醫學模式發展的需要。圍生保健中有關社會心理因素的保健及疾病的防治研究也必須列入日程。圍生保健工作者應掌握孕產婦心理學知識,提高心理谘詢與心理護理技能。重視孕產婦心理活動特征,正確認識、承認其感受,發揮語言效應,用真摯的言詞,柔和的語調,耐心的傾聽她們的訴說,給予精神安慰與鼓勵。注意及早識別誘發因素,采取有效地保健措施,解除其顧慮和精神壓力。培養社區婦幼保健人員,掌握預測產婦情緒狀態的心理測驗適宜技術,提高她們對產後抑鬱高危人群的篩查與管理能力。

 6、同精神科醫生合作:在指導患者要堅持接受精神科診治的同時,婦產科醫師應根據需要同精神科醫師保持聯係,以便掌握患者的性格和病情特點而早期發現疾病的複發。一旦複發時,應將患者移至適當場所(自己家中或醫院等),及時請心理醫師進行心理及藥物治療並解除其育兒負擔,做好緊急處理。

二、按照各個產婦心理因素或針對其危險因素進行心理幹預,將有助於減少PPD的發生

1、加強孕期保健:重視孕婦心理衛生的谘詢與指導、對不良個性、既往有PPD史或家族史、篩查出有精神症狀的高危孕婦進行監測和必要的幹預。重視辦好孕婦學校,鼓勵孕婦及其丈夫一起來上課,學習認識妊娠和分娩的相關知識,了解分娩過程及分娩時的放鬆技術與助產人員的配合,消除其緊張、恐懼的消極情緒。

2、改善分娩環境:建立家庭化分娩室,以替代以往封閉式的產房,提高產婦對分娩自然過程的感悟。開展導樂式分娩,臨產後有丈夫或其他親人陪伴,可減少其並發症及心理異常的發生。

3、重視產褥期保健:尤其要重視產婦心理保健。對分娩時間長、難產或有不良妊娠結局的產婦,應給予重點心理護理,注意保護性醫療,避免精神刺激。實行母嬰同室、鼓勵指導母乳喂養,並做好新生兒的保健指導工作,減輕產婦的體力和心理負擔。輔導產婦家屬共同做好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的保健工作。對以往有精神抑鬱史、或出現有情緒憂鬱的產婦要足夠的重視,及時發現識別,並予以適當的處理,防止產後憂鬱症的發生。

4、圍生期的保健工作應注意主動醫療服務:掌握孕產婦心理學特點和心理谘詢技巧,提高服務技能和質量。要重視社區圍生期孕產婦心理保健工作。

當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要及時的就醫,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產後精神病征兆,很容易讓自己丟了小命,千萬不要任其不管。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