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大暑養生

作者:大眾養生 時間:2014-09-17 11:13:22來源:大眾養生網我要分享

1. 大暑簡介

大暑,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到達時間在公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氣候特征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民間有飲伏茶,曬伏薑,燒伏香等習俗。

視頻:大暑養生講壇

2. 大暑由來

太陽到達黃經120°之時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但旱、澇、台風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抗旱排澇防台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3. 大暑是什麼時候

2014年大暑時間:2014年7月23日 05:41:21,農曆2014年六月廿七。

2015年大暑時間:2015年7月23日 11:30:25,農曆2015年六月初八。

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是大暑。

4. 大暑的食材

適宜吃什麼

1、中藥方麵可選用藿香葉、佩蘭葉、炒麥芽、甘草、薏苡仁、麥冬、天冬、沙參、玉竹、菊花、石膏、半夏等。

2、適當吃些瓜果冷飲,特別是新鮮果汁,如西紅柿、黃瓜、藕、豆腐、冬瓜、綠豆、胡蘿卜、鴨、鯽魚、木耳、海帶、赤小豆、苦瓜、黃豆、梨、檸檬、柚子、蘋果、甜瓜、葡萄、哈密瓜等。

3、飲食要以清淡芳香為主,因為清淡易消化,芳香可刺激食欲。且進食要定時定量,注意多飲開水。


禁忌吃什麼

1、忌食變質、不潔食物。

2、冷飲不能過量,不宜過食冰鎮食物、冰凍飲料、冰淇淋等。

3、忌食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油脂、海腥魚類。

4、忌食酸澀辛辣、性屬濕熱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蔥、生蒜、生薑、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等。

5、忌生食海鮮或死的動物性食物。

含鉀食物有益健康

在大暑期間勞作或者活動,一會兒就會大汗淋漓。汗液分泌過多可能會令人手腳無力、疲憊不堪。通常情況下人們會飲用鹽開水來補充汗液中流失的鈉成分,但卻忽略了和鈉同時隨汗液排出體外的鉀。

從吃的食物中吸收鉀元素是大暑時節在飲食上應該注意的一個重點。由於茶葉中富含鉀元素,要想補充鉀,首先可以通過喝茶的方式。其次可以選擇同樣富含鉀元素的豆類,例如黃豆、綠豆、青豆、黑豆、蠶豆等;或者含鉀較多的蔬果,如香菜、水芹菜、香蕉、柑橘等。另外,還可以選擇玉米、紅薯、牛奶、雞肉、鯉魚、黃魚等,這寫食物也含有相當多的鉀元素。




及時補充蛋白質

盛夏時節氣溫很高,人們常常選擇每天隻食用黃瓜、西紅柿、西瓜等蔬菜和水果,這種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夏季的“清淡”飲食指的並不是隻吃蔬菜和水果,而是少吃油脂含量高的、辛辣的或者煎炸的食品。

進入大暑以後,高溫天氣會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從而大量消耗蛋白質。如果隻吃蔬菜水果,就會造成蛋白質缺乏,體質下降,人體會感到疲勞、嗜睡、精神不濟;到了秋天天氣變冷的時候更容易得病。所以應適當地吃一些瘦肉、雞蛋或者喝些牛奶,以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冷食忌過量,早餐需注意

雖然冷食可以除去燥熱感,但是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損害。

出於保護脾胃的考慮,早餐應該盡量吃些熱的東西。由於夜晚的陰氣在早晨還未徹底消除,氣溫還沒有回升,人體內的肌肉、神經、血管都還處於收縮的狀態,如果吃冷的早餐,會讓體內各個係統收縮得更厲害,不利於血液循環。或許初期並不會感覺到胃腸不適,但持續的時間一長或者年齡漸長以後,喉嚨就會有痰,而且很容易感冒或者有其他的小毛病,這些都是因為傷了胃氣的緣故。

大暑最應該吃的食物:牛蒡

養生功效:在大暑時節食用牛蒡,有助於清熱解毒、祛風濕、潤肺潤喉,並對風毒麵腫、喉嚨腫痛及由於肺熱引發的咳嗽療效顯著。

挑食標準:上等的牛蒡表麵較為光滑、體型較為順直、沒有杈根、沒有蟲痕。

食而有道:在炒製時,最好爆炒幾下便出鍋,這樣有利於保留牛蒡中的營養成分。

適可而止:100~150克/次。

5. 大暑的食譜

(1)薑母老鴨湯

【材料】白條母鴨1隻,水發香菇350克,紅棗、黑棗各50克,枸杞子、黨參各25克,當歸10克。

【調料】植物油、香油、蔥段、薑塊、料酒、味精、鹽、高湯各適量。

【做法】

①鴨切塊,略焯;紅棗、黑棗去核;黨參、當歸切段。

②炒鍋放植物油燒熱,放蔥段爆香,放鴨塊略炒。

③放料酒、水、黨參、當歸、紅棗、黑棗、薑塊,大火燒1小時,倒入砂鍋中。

④放香菇、高湯、枸杞子,小火煲30分鍾,加味精、鹽略煲,淋香油即可。


(2)素炒牛蒡根絲

【材料】牛蒡根300克,熟白芝麻適量。

【調料】植物油、醬油、白砂糖、料酒各適量。

【做法】

①牛蒡根去皮,洗淨,切絲。

②炒鍋放植物油燒熱,放入牛蒡根絲略炒,加入醬油、白砂糖、料酒炒熟,盛出,撒上白芝麻即可。


6. 人群養生

1.男士:

(1)炎炎盛夏,小心暑邪來襲

根據傳統中醫學理論,陽邪是由火熱之氣化成的,隻在夏季出現,是夏季的主氣。一旦暑邪入侵人體,腠理便會打開,汗液分泌也會隨之增多。出汗過多導致體液減少的現象,中醫稱之為傷津。這種疾病一般伴有口幹舌燥、大便偏幹、尿液偏黃、心煩意亂等症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很有可能會因為超過生理代謝的極限而損傷元氣,從而引發身體乏力、氣短寡言等“熱病”症狀,嚴重的情況可能導致昏倒、休克甚至死亡。


其實以上所描述的皆是中暑的症狀,這些症狀大多是由於身體在過分暴露於高溫環境後,體溫調節體製產生障礙所導致的。所以在大暑期間,應該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隻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即使烈日炎炎,中暑也是可以預防的。這一時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鍛煉身體,保證充分的營養攝取,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果蔬。進行戶外活動時選擇寬鬆透氣的衣物,適時塗抹防曬霜,戴太陽鏡或者遮陽帽,打遮陽傘,並攜帶一小瓶水以便即使飲用,另外可攜帶一些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藥品。

(2)心理暗示,可降體溫

科學家的研究表明,約有16%的人在大暑時節表現出行為異常或者情緒上的不穩定,尤其是中老年人。這種現象又稱為“夏季情感障礙”。被這種病症侵襲的人群可能情緒上會顯得比較煩躁,喜歡亂發脾氣,心態不好,行為異常。醫學界認為這種病症與氣溫、汗液分泌、睡眠長短以及飲食狀況密切相關。如果氣溫超過30℃,日照時長高達12小時,就更容易引發情感障礙。加上汗液的分泌增多,人體的電解質代謝出現障礙,這將影響大腦的神經活動,進一步導致情緒和行為上的異常。

現在心理學研究發現,心理暗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的生理功能。因此,發生夏季情緒障礙時,不妨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

“調息靜心,常如兆雪在心”是古代夏季養生所推崇的原則。所謂“心靜自然涼”,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保持平和的心態,切忌過於激動、急躁和憤怒。當天氣太熱讓人心煩氣躁的時候,可以嚐試一下心理暗示,回憶一些發生在冬天的事情,把注意力從炎熱的天氣轉移到想象的圖景之中。或者在房間裏麵掛一些有清涼感的風景畫。

2.女士:
(1)不要穿得太少

為了貪圖涼快,許多年輕女孩喜歡穿小背心和超短裙;其實這樣並不能達到比較好的降溫效果。研究資料顯示,如果人體身處18℃~28℃的氣溫中,大約有70%的體溫會通過皮膚輻射、對流和傳導散發出體外;當人體的溫度與氣溫相當時,人體便會完全靠汗液的分泌來散發熱量;而當氣溫超過體溫(36.8℃左右)時,皮膚不僅不能散發熱量,反而會從周圍的環境中吸取熱量。因此,倘若衣著過於單薄,不僅達不到降溫的效果,反而會使體溫升高。

要想夏季涼爽,可以選擇一些吸濕性較好的衣物。經過測量,當氣溫處於24℃,相對濕度在60%左右時,蠶絲品的吸濕率約為10%,而棉織品約為8%,在所有的衣物材質中,合成纖維的吸濕性最差,吸濕率不到3%。所以夏天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真絲、天然棉布、高支府綢等麵料的衣物,以達到吸濕降溫的效果。


(2)警惕“空調病”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全球變暖的加劇,空調已經越來越普及。空調給人們帶來了快樂,消除了暑熱,但是也讓人們困擾,因為它引發了一種心的都市病—“空調病”。

長期在空調環境下工作的人,應該注意一下幾點:

一、應該選擇帶有換氣裝備的空調,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打開窗戶通風換氣。

二、不宜讓通風口得冷風直接吹到身體。汗流浹背時尤其要避免吹冷風,以防降溫過快而引發疾病。

三、空調的溫度不宜調得太低,最好控製在26℃左右。另外,最好把室內外的溫差控製在6℃~8℃左右。

四、適時交換空調的溫度,幅度保持在3℃~5℃左右。這樣一來,人的生理體溫調節機製就會“緊張”地自我保護,能增強抵抗力。

五、離開有冷氣的房間外出前,要先去陰涼的地方一會兒,等到身體適應了外麵的氣溫再到陽光下活動。

六、當寫字樓的中央空調溫度較低時,最好穿上長袖衣服,切忌裸露關節,以免引發關節病。

3.老人:
“過度牽掛”有害健康

隨著年歲的增大,老人們時常會把感情生活的重心放在兒女身上,而且十分容易表現出兒女的依賴;但是對兒女的過度牽念會使老年人的精神過度緊張。尤其是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因為過度焦慮而發病。專家建議,時常因牽掛兒女而心神不定的老年人,應該注意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免傷及身體。


首先,在於兒女溝通時,老人們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關心要適度,給兒女保留適當的個人空間。

其次,老人們可以經常探親訪友,發掘自身的興趣,從其他人那裏獲得一定的關懷和慰藉。

最後,老人們要學著進行自我調適,感覺鬱悶、慌亂、焦躁時可以看些電視娛樂節目,或者聽些舒緩的音樂,或者做幾個深呼吸,讓心情平靜下來。

4.孕婦:
炎炎大暑日,斂思以養神

大暑時間天氣十分炎熱,很容易引發腦血管病。這是因為高溫的天氣容易讓人血壓忽高忽低、情緒急劇波動、血黏度上升、精神不濟。所以在這個時候最好不要用腦過度,嚐試排除一切雜念,聚氣凝神,以養護身心。


當人們聚精會神地思考的時候,能夠使頭腦更為靈活,心智得到開啟,並能延緩大腦衰老。但要注意的是,過度的憂思可能會給人體帶來嚴重的危害。根據中醫學理論,思索這一行為來自於脾,發自於心,如果思慮過度可能會傷到脾和心,使人的心氣受到阻滯,從而誘發各種疾病。《皇帝內經》中也說,“思傷脾”、“思則氣結”、“多思則神怡”。如果思考過度,很容易出現頭暈目眩、困倦乏力、心悸氣短等症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憂思過度容易讓神經高度緊張,並會提高心率和血壓,有可能導致免疫係統功能紊亂,如果長時間處於憂思之中,就容易引發腦血栓、腦缺血、腦出血等腦血管疾病。

所謂“凡人不能無思”,想徹底擺脫憂思是不可能的。大暑時節應該盡量避免在小事上冥思苦想,不要把過多的憂慮放在身外之物上。隻有思想負擔得以減輕,才能夠“全神息率”,避免“神慮靜散”。

7. 小常識

消暑保健扇扇子

由於人們的生活條件日益改善,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安裝了空調和電扇,由於手搖扇子逐漸被人們遺忘。其實在酷熱的大暑時節經常手搖一把扇子,對於消暑降溫、預防疾病和保持健康都有很好的作用。

研究表明,隻有手指、手腕和關節肌肉協調運動,才能把扇子搖動起來。天氣炎熱的時候,通過搖動扇子,不僅可以鍛煉手臂上的肌肉,使手上的關節更加靈活,還能調節身體的血液循環。如果肩關節受寒或者在很長一段時間缺少鍛煉,人很容易患上肩周炎。通過搖動扇子可以運動肩關節,從而有效地預防這種疾病。


搖動扇子雖然隻需要運用到單隻手的力量,但是能夠運動手部肌肉和關節,還能讓大腦的血管靈活地收縮與擴張。由於人的左腦控製人體的右半部分肢體,而人的右腦控製人體的左半部分肢體。通常情況下人都是用右手來進行各項活動的,所以大腦的左半球能夠得到比較多的鍛煉,而大腦的右半球得到的鍛煉較少。

通常情況下,多數老年人的腦溢血會發生在右腦,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左右缺乏運動而使得右腦的血管缺乏鍛煉所致。所以在炎熱的天氣裏,老年人最好用左手來搖扇子,這樣一來,左側肢體的靈活性就能得到改善,從而使右腦得到鍛煉,有效地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大暑時節,很多人因為貪圖一時的涼快而直接使用風扇或者空調,結果很容易患上感冒。而手搖扇子的風速和風力都比電風扇和空調要小得多,不易使人感冒。

另外,扇子的體積較小,攜帶十分方便。特別是在納涼的時候,邊說話邊緩緩搖扇,既可以消暑降溫、驅趕蚊蟲,又能達到健身養生的功效,實在是值得推薦。

貼心提示:

雖然可以選擇在樓道、長亭、草地上、樹底下納涼降溫,但這些地方往往濕度比較大,長時間待在如此潮濕的環境中,會引發中風、濕疹、咽喉疼痛、偏癱等疾病。所以不要貪圖涼爽,在陰涼的地方待得太久,更不要在陰涼的地方睡覺。另外,在一個地方坐得太久,不利於血液循環,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應該注意。最好是在坐了一兩小時之後,起身走走,活動一下筋骨。

8. 節氣習俗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幹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燒仙草本身也可入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燒仙草是台灣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這款食品孕婦忌吃。


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大暑送“大暑船”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長8米、寬2米、重約1.5噸,船內載各種祭品。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進行一係列祈福儀式。隨後,這艘“大暑船”被漁船拉出漁港,然後在大海上點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們五穀豐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還有大暑節氣吃薑汁調蛋的風俗,薑汁能去除體內濕氣,薑汁調蛋“補人”,也有老年人喜歡吃雞粥,謂能補陽。


吃荔枝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於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嚐。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於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溫湯羊肉是莆田獨特的風味小吃和高級菜肴之一。把羊宰後,去毛卸髒,整隻放進滾湯的鍋裏翻燙,撈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鍋內的滾湯注入,泡浸一定時間後取出上市。吃時,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鮮可口。

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說的是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棗莊吃伏羊的習慣,與當地的農事、氣候有關。棗莊是有名的麥產區。入伏之時,正是麥收結束,新麵上市。是一個短暫的農閑期。夏收初過,人已疲憊,該休息休息,享受享受。農村有什麼好吃的?也就是吃個新麥饃饃。狠狠心,殺隻羊,不舍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閨女接回來,帶著外甥狗子,回娘家,吃新麥饃饃,喝羊肉湯。你家閨女接回來了,我家也不能拉後,也蒸新麵饃饃,也殺隻羊,也把閨女接回來,吃伏羊。於是便成了一方民俗。

營養學家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認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裏,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髒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吃鳳梨

大暑期間,我國台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另外,大暑前後就是農曆六月十五日,台灣也叫“半年節”,由於農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麵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嚐,象征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民俗專家表示,種種趣味盎然的大暑習俗,體現了人們追求身體健康的美好情感,也給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色彩。


四季養生

月份養生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