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喝果汁要謹慎!所謂“鮮榨果汁”大多和水果無關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5-01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夏季喝果汁要謹慎!所謂“鮮榨果汁”大多和水果無關——大眾養生網

 

鮮榨果汁是炎炎夏日,人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在吵鬧的街頭隨處都可以看到,“鮮榨果汁”店鋪,但是大家何曾想過,這些所謂的鮮榨果汁是否屬實?日前,記者在濟南街頭調查後大吃一驚,這些所謂的“鮮榨果汁”、“純正果汁”,大部分和水果無關;成本僅有幾毛錢,但賣給飲用者時,價格卻達到五元、十元甚至十幾元,這樣的暴利空間,已成為了不少果汁賣家的行業潛規則。

 

1分鍾做出1杯“勾兌果汁”

西瓜汁、柳橙汁、芒果汁、草莓汁……幾乎各式各樣的水果汁,都能在街頭果汁店的價目表上出現,這些果汁價格,依照所選擇水果的不同、杯子的大小,少則五元,多則十元,部分較貴的甚至達到十幾元。

在山師附近的一家人氣較旺的果汁店,記者花五元錢購買了一杯柳橙汁。隻見這間店麵中,雖然標著各種水果的字樣,卻在店中找不到任何水果的蹤跡,隻有一個個玻璃瓶子,上麵寫著各種水果的字樣,瓶子裏則裝著較為黏稠的液體。

隻見女店主熟練地從一個寫有柳橙字樣的瓶子裏,舀出一勺黃澄澄的濃縮液,放入杯子裏,接著又倒入杯中適量水,給杯子加冰、壓膜、搖勻、插管後,就遞到記者手中。前後時間,僅僅用了不到一分鍾。“這果汁裏,確實加了柳橙嗎?”記者隨口問道。“果汁都是濃縮的,濃縮汁裏就有柳橙!”女店主聞言,不耐煩地抬抬眉毛說,“這個價格,隻能買到濃縮的,帶果肉的不得幾十塊?!”

 

勾兌果汁已成行業“潛規則”

記者走訪濟南街頭多家果汁銷售商家後發現,勾兌果汁並非一家獨有,而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就是一種行業“潛規則”,“誰不這麼做,就別想賺到錢。”“對比一下市場上水果的價格,再看看這麼低的果汁價格,就能看出點門道來了。”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果能夠稍微用心依照市場水果價格來核算一下,就不難看出“勾兌果汁”的秘密來了,“很多水果的單價都非常高,出汁率又低,想要用這些水果榨汁,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位業內人士舉了個例子,按照夏季市麵上最常見的西瓜來說,出汁率是水果中很高的了,但是五斤西瓜才能榨出一杯500毫升的西瓜汁來。按照一斤西瓜一元錢計算,一杯500毫升的純西瓜汁,其製作成本至少就需要五元錢,“這樣一來,商家不注定要賠本嗎?”

相比較那些出汁率較小的水果來說,想要做純果汁,成本會更高,類似荔枝、草莓、藍莓等水果,也都是這樣。

一番對比下來,就能發現用濃縮果汁不僅省事,而且利潤也非常高。有的商家為賺取更多利潤,會購買相關原料自己“勾兌”。所以,用濃縮液勾兌果汁已是果汁行業的“潛規則”,濃縮果汁、香精、食用色素等添加劑都可涵蓋在添加範圍內。

 

標著“水果名兒”,其實都是添加劑

根據業內人士的指點,記者到濟南銷售食品添加劑最為集中的天橋周邊進行走訪。在一些銷售果汁原料的店鋪中,記者見到各種密封的袋裝、罐裝的濃縮粉、濃縮液,雖然都標著不同的水果名,但是幾乎每個檔次的添加劑都是一個價錢,原料也是大同小異,除了所謂添加的水果不同外,各種添加劑和配料幾乎是一模一樣。

在一家店中,記者看到了2升裝的一種“果味糖漿”,據業內人士介紹,這是最普通的一種濃縮液。在這種10元錢一桶的糖漿中,並沒有標注任何的水果成分,而其成分表上,隻是有水、葡萄糖、白砂糖,剩餘的則是檸檬酸鈉、黃原膠、食用香料、食用色素等配料。

記者拿起標注著“草莓味”字樣的一桶糖漿,發現其辨識的主要方式就是其食用色素顏色為胭脂紅。據賣家介紹,這種10元錢的糖漿銷售得比較不錯,“這樣一桶,大約能衝40杯草莓汁飲料,利潤能夠達到十倍以上,街上賣得不少都是這樣的糖漿衝調的。”

當記者詢問這種糖漿為何不含有水果成分時,店家則表示,這種價格比較低的糖漿,主要是為了控製成本的。如果需要稍微好的,可以用“加強版”的。

“加強版的,就是濃縮味道更足的,15塊錢一桶。”據賣家介紹,為了迎合不少人的口味,這種加強版的濃縮產品,有更強的果味感,口感能更讓人接受,“含有果肉的,價格就高些,也有拿貨的,但是比較少。”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