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癭的偏方

作者:米老頭  時間:2014-08-01 18:19:17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肉癭比較多出現在青少年的身上,中年人也有出現肉癭的情況,肉癭女性的患者會多一點,肉癭是中醫的說法,等於是西醫裏麵的甲狀腺腺瘤。肉癭的治療我們可以采用內治法和外治法,對於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或者年紀大的病人可以采用手術的治療方法。

本病多見於30—40歲女性。在結喉正中一側或雙側有單個腫塊,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麵光滑,質韌有彈性,可隨吞咽而上下移動,生長緩慢,一般無任何不適,多在無意中發現。若腫塊增大,可感到憋氣或有壓迫感。部分患者可發生腫物突然增大,並出現局部疼痛,是因乳頭狀囊性腺瘤囊內出血所致。巨大的肉癭可壓迫氣管,使之移位,但少有發生呼吸困難和聲音嘶啞者,有的可伴有性情急躁、胸悶易汗、心悸、手顫等症。極少數病例可發生癌變。

輔助檢查:甲狀腺同位素131碘掃描顯示多為溫結節,囊腫多為涼結節,伴甲亢者多為熱結節。B型超聲為實質性腫塊或混合性腫塊。

由於情誌抑鬱,肝失調達,遂使肝鬱氣滯,肝旺侮脾,脾失健運,飲食人胃,不能化生精微,形成痰濁內蘊,濕痰留注於任、督,彙集於結喉,聚而成形,遂成本病。

內治法

肝鬱痰凝結喉正中附近單個癭腫,圓形或卵圓形,隨吞咽上下移動;伴胸悶不舒,咽部發憋;舌淡,苔薄微膩,脈弦細。

辨證分析:情誌不暢,肝鬱氣滯,脾失健運,痰濕內生,痰氣互凝,結於頸前,故生癭腫;痰氣搏結日久則血行失暢,瘀血內生,與痰氣相凝而生結節;胸悶不舒、咽部發憋、舌淡、苔薄膩、脈弦細皆肝鬱痰凝之象。

治法:理氣解鬱,化痰軟堅。

方藥:海藻玉壺湯加減。胸悶不舒,加香附、瓜蔞以理氣寬胸;心悸、易汗,加茯神、棗仁、熟地以養心安神;手顫,加鉤藤、珍珠母、白芍以養陰柔肝祛風。

外治法

用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外敷。

肉癭的偏方1

肝鬱痰凝 治宜疏肝理氣、化痰散結。藥用:製香附9 g,青陳皮各6 g,鬱金9 g,製南星9 g,海浮石15 g,橘核9 g,柴胡9 g,川芎9 g,海藻9 g,海帶9 g,生甘草6 g。

肉癭的偏方2

脾虛痰凝 治宜健脾化痰、軟堅散結。藥用:黨參9 g,焦白術9 g,薑半夏9 g,膽星9 g,茯苓12 g,白芥子9 g,冰球子9 g,陳皮6 g,牡蠣30 g,丹參15 g。

肉癭的偏方3

氣陰兩虧 治宜益氣養陰軟堅。藥用:太子參9 g,生地9 g,元參15 g,夏枯草9 g,牡蠣30 g,珍珠母30 g,山慈菇9 g,連翹9 g,赤芍9 g,昆布15 g,生甘草6 g,每日1劑,分2次煎服。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是肉癭,我們知道了肉癭患者的年齡群,肉癭的治療有多種方法,我們要看病情而定,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話,大家可以采用上文推薦給大家的幾種治療肉癭的偏方,如果病情嚴重建議還是采用手術的方法。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