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經太衝穴的作用

作者:xuyan32811  時間:2016-01-11 12:17:16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肝經太衝穴的作用

太衝穴穴道的主治:

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青盲、口喎等頭麵五官病證。

中風,癲癇,小兒驚風。

黃疸、脅痛、嘔逆、腹脹等肝胃病證。

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等婦科病證。

遺尿,癃閉。

下肢痿痹,足跗腫痛。

太衝穴現代常用於治療腦血管病、高血壓、青光眼、麵神經麻痹、癲癇、肋間神經痛、月經不調、下肢癱瘓等。配合穀稱為四關穴主治頭痛、眩暈、小兒驚風、口喎等。

生氣(肝火)時按太衝穴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怒。生氣指的就是發火,或鬱而不發,或幹生悶氣。人體能量在“怒”時,往往走的是“肝經”路線。太衝是肝經的原穴,從理論上講,原穴往往調控著該經的總體氣血。人生氣之時,肝也會受到影響,太衝這個肝經的原穴便會顯現出一些信號,表現為有壓痛感,溫度或色澤發生變化,對外界更為敏感,甚至於軟組織的張力發生異常。

從實踐上講,生氣、發怒症狀的病人往往太衝穴出現異常。通過對太衝穴的針灸、按摩等,確實可以疏解病人的情緒。太衝穴在足部的反射區為胸部,按壓同樣可疏解心胸的不適感。

從個人保健角度來說,按的方法也是有講究的。若按壓太衝穴時有壓痛感,那說明肯定有問題。如果沒有也不妨多按揉,因為有時麻木、氣血不通等也可能導致沒有壓痛感。用力應以適度微痛為宜,循序而進。位置可以在太衝穴附近,有時也可能在肝經的其他有結節、壓痛感的部位,比如說蠡溝穴。切忌用力過大,否則會導致皮下淤血。一般一個穴按四五分鍾即可。按壓後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謝。

足浴加按摩太衝穴可治感冒

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適等感覺時,可通過按摩腳上的太衝穴減輕感冒帶來的不適,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具體方法是:先用溫水浸泡雙腳10—15分鍾,而後用大拇指由湧泉穴向腳後根內踝下方推按,連續推按5分鍾,然後,再用大拇指按摩太衝穴(大腳趾與二腳趾縫上1.5分處)由下向上推按,雙腳都按摩,每側按摩5分鍾。按摩後,即刻會感到咽痛減輕,其他症狀也會隨之減輕;甚至痊愈。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穴位大全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