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咽喉> 舌咽神經痛

舌咽神經痛簡介

相關問答

  舌咽神經痛也稱為舌咽神經痛性抽搐,臨床上較少見,係指局限於舌咽神經感覺支支配區內,有時伴有迷走神經耳支和咽支的分布區內反複發作性的一種炙痛或刺痛。其特征為扁桃體、咽後、舌後和中耳內的陣發性劇痛。本病可呈自發性,但常由吞咽、談話或觸及扁桃體咽後部而突然發作。

【詳情】

01舌咽神經痛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舌咽神經痛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其病因分別如下:

  原發性舌咽神經痛病因多數不明,部分患者發病前有上感病史,一般認為由於舌咽神經與迷走神經的脫髓鞘變化,引起舌咽神經的傳入衝動與迷走神經之間發生短路,導致舌咽神經出現痛性抽搐。

  繼發性舌咽神經痛一般由以下因素導致:

  1、顱內舌咽神經受損,可有腦橋小腦角和顱後窩腫瘤、上皮樣瘤、局部感染、血管性疾病、頸靜脈孔骨質增生、舌咽神經變性。

  2、顱外的舌咽神經受損,可有莖突過長、鼻咽部和扁桃體區域腫瘤、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膿腫等。

02舌咽神經痛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嚴重的舌咽神經痛患者可並發不自主咳嗽、喉痙攣、唾液分泌過多等迷走神經亢進的表現;部分患者合並有三叉神經痛。偶見疼痛發作時伴心跳暫停、昏厥、抽搐等。此外,本病術後可能發生以下疾病:

1、術後顱內感染

  該手術是無菌手術,嚴格無菌操作是防止術後感染的最有效措施。術前體內有明確感染性病灶的病人應推遲手術,先清除已有的感染。一旦經腰穿明確腦脊液有細菌性感染,應根據臨床判斷和細菌學檢查選用有效抗菌素,並使用有效劑量治療。

2、腦脊液漏

  腦脊液漏均為關閉切口不當所致。原因是該手術入路硬腦膜不易縫合嚴密,和乳突氣房開放的病例,骨蠟不易將氣房徹底封閉牢固。切口腦脊液漏通常是皮下縫合不嚴,加縫1-2針就可以停止。如果有腦脊液經乳突氣房-耳咽管漏出,導致嚴重低顱壓和頭痛,則需要重新拆開切口,修補硬腦膜破口,封閉乳突氣房。

3、術後顱內血腫

  術後硬腦膜下或小腦內血腫是嚴重並發症,雖然發生率在0.5%以下,但常可致命。術中處理岩靜脈不當是發生血腫的主要原因。岩靜脈是小腦和腦幹外側的重要引流靜脈,大多數病人的岩靜脈切斷後可以通過其他引流靜脈代償,然而個別岩靜脈特別粗大的病人,切斷後可能導致小腦的淤血性梗死和小腦內血腫。岩靜脈斷端未能妥善處理,在拔除氣管插管、咳嗽、憋氣等動作使靜脈竇壓升高時破裂出血,是造成硬腦膜下血腫的常見原因。病人有凝血機製障礙也可以導致術後顱內血腫,術前檢查一定要排除此類病人。

  處理好下岩靜脈是防止顱內血腫的最重要措施。如果下岩靜脈足夠長,遊離後不妨礙舌咽迷走神經的顯露,則不要輕易將其切斷。手術後第一個24小時要嚴密監測病人的意識狀態、血壓、脈搏等體征,如果停止麻醉後應清醒而未清醒或麻醉清醒後再次出現意識障礙,生命體征不穩,均應立即行後顱凹CT掃描,及時發現顱內血腫。證實有後顱凹血腫的病人應立即再次手術清除血腫並徹底止血,不能存有僥幸心理。

4、腦幹和顱神經損傷

  顱神經損傷主要與手術經驗不足、操作失誤有關。腦幹損傷多是供應腦幹的血管損傷所致,因此在遊離神經根周圍的血管時動作要輕柔,不得牽拉損傷進入腦幹的細小分支。

03舌咽神經痛有哪些典型症狀

  舌咽神經痛臨床表現基本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好發年齡:35-50歲。

  2、發病部位:扁桃體區、咽部、舌根部、頸部、耳道深部、下頜後區處。

  3、疼痛性質:陣發性劇痛,如刀割樣、電擊樣,痛性抽搐。

  4、疼痛時間:早晨、上午頻發,睡眠時可有發作,此點可與三叉神經痛鑒別。

  5、有異物感、梗塞感:發病時咽部、喉部有異物感和梗塞感,而導致頻頻咳嗽。

  6、疼痛激發因素:觸診可使疼痛發生,也稱“扳機點”。常見於扁桃體區、外耳道、舌根處。每當吞咽、咀嚼、打哈欠、咳嗽均可誘發疼痛。

  7、有間歇期。

  8、患者有脫水、消瘦。主要是由於懼怕疼痛,少進食所引起。

  9、嚴重者可有心律不齊、心跳停止、昏厥、抽搐、癲癇發作、喉痙攣、腮腺分泌過多等現象。

04舌咽神經痛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舌咽神經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生活不規律、吸煙、喝酒、偏食、吃刺激性、過度油膩的食物等此外,頸靜脈孔區、顱底、鼻咽部、扁桃體等的腫瘤和局部蛛網膜炎或動脈瘤的患者可以繼發本病,應引起重視

05舌咽神經痛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舌咽神經痛可通過以下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來確診:

一、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血電解質一般無特異性改變,發病時血象可稍偏高。

  2、血糖、免疫項目、腦脊液檢查如異常則有鑒別診斷意義。

二、影像學檢查

  血管造影、CT及MRI等檢查:部分病人可發現顱底畸形血管。

  以下檢查項目如異常,則有鑒別診斷意義。

  1、腦電圖、眼底檢查。

  2、顱底攝片。

  3、胸透、心電圖。

06舌咽神經痛病人的飲食宜忌

  舌神經痛患者宜多吃黑豆、馬鈴薯、小黃瓜、芹菜等;避免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蛋白,少吃肉,也可采用以下食療方:
1、炒茄子
  [用料]茄子、調料適量。
  [製作]茄子去蒂,一切為二;以刀在茄子表皮劃上斜紋,浸入稀鹽水中;瀝幹水分,放進油鍋,以大火快炒;炒至快焦時,加入適量的砂糖及醬油,以中火煮上4~5分鍾。然後再將火調小,繼續煮,待菜汁隻剩原來的1/3時,加入調料即可熄火;將煮好的茄子盛入碗中,撒一些白芝麻,即可食用。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2、豆芽沙拉
  [用料]豆芽、洋蔥、青椒、火腿、調料等適量。
  [製作]熱水加點鹽,將豆芽放進去燙一下,立即取出備用;將火腿、青椒切成細絲,並用開水燙一下,取出撒些鹽;洋蔥切成薄片,浸水,然後取出,瀝幹水分。把以上各料放在盆中,加醋拌勻,即可食用。

07西醫治療舌咽神經痛的常規方法

  舌咽神經痛治療方式多樣,具體包括如下:

1、藥物治療凡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均可應用於本病,可使疼痛發作次數減少或減輕,有的可消失。如卡馬西平100mg,3次/d,以後每天增加100mg,直至疼痛停止。最大量不應超過1000mg/d,以後逐漸減少,找到最小有效量,維持服用。副作用有眩暈、思慮、惡心,部分有皮疹、白細胞減少等。苯妥英鈉100mg,3次/d,最大量每天不超過600mg。七葉蓮片3~4片,3次/d,或其他鎮靜鎮痛劑,亦有療效。

2、局部注射療法經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或症狀嚴重者,可進行藥物神經注射治療。藥物可應用無水乙醇0.5~1ml、山莨菪堿(654-2)溶液10~40mg,維生素B121000~4000μg/次。注射方法有以下兩種:

  咽部入路:咽部噴以1%~2%丁卡因,取長針頭,用標誌定出2cm長針尖,經扁桃體上極外及鉤狀突下方進針,如注射右側,則空針應位於左上雙尖齒下方,先進針1cm,後再緩慢刺入1cm,刺中後病人即感劇烈耳痛,然後注入2%普魯卡因1~2ml,10min後檢查局部疼痛消失,而又無其他腦神經麻痹時,再注入藥物。

  乳突尖端入路:患側朝上側臥位,常規消毒,於同側下頜角與乳突連線的中點,以2%普魯卡因2~5ml垂直注射於皮下1.0~1.5cm深處後,用9號腰穿針垂直或稍向前方刺入,深度4~5cm,穿刺時病人可感同側口角、舌、下唇、下頜或咽及顳部稍麻木感。用空針抽吸無血液後,注入少量2%普魯卡因,5~10min後可出現同側咽壁不同程度癱瘓及感覺障礙。吞咽困難或聲嘶,或出現同側Horner征,或出現同側抬肩及胸鎖乳突肌無力等。再緩慢注入藥物。注射山莨菪堿(654-2)及維生素B12時每周治療2~3次,10次為一療程。

3、射頻電凝術有報告指出穿刺頸靜脈孔用射頻電凝舌咽神經,可治療舌咽神經痛。具體方法是:患者仰臥於放射攝片台上,術中在血壓及心電監護下施行,當出現血壓下降和心率下降時,表明發生了必須予以避免的迷走神經受累。電極作用麵積7mm,穿刺的進針點在口角外側35mm,下方0.5mm。術者將定標放在患者口腔控製電極穿刺方向,當遇到骨組織時,攝側位片和沿電極方向的斜位片。根據攝片中頸靜脈孔的位置,在電視下糾正穿刺方向,使電極尖到達頸靜脈孔神經部。先用0.1~0.3V低電壓刺激,若出現半側咽、扁桃體和外耳道感覺異常,且無副神經反應和血壓與心電圖改變,表明穿刺部位正確。於是緩緩持續增溫,若無迷走神經反應出現,升溫至65~70℃,電凝60s即可造成孤立的舌咽毀損灶。若在升溫過程中出現迷走神經反應,應立即停止電凝,並給阿托品0.5~1ml,數分鍾內可恢複,複發後可重複電凝。

4、手術治療舌咽神經痛嚴重,而保守治療無效者應考慮手術治療,具體包括舌咽神經根切斷術和神經血管減壓術。

  舌咽神經根切斷術:局麻或全麻下耳後切口,乙狀竇下緣入路開顱。打開硬腦膜,放出腦脊液減壓,抬起小腦,暴露出頸靜脈孔,辨認彙集在該孔的舌咽、迷走及副神經。舌咽神經位於最前方,單根較粗,與迷走神經之間有明顯的狹窄間隙。迷走神經由數根細小纖維束所組成。局麻時分離迷走神經時可引起嘔吐,用神經鉤將舌咽神經鉤起,這時將引起劇烈疼痛,如疼痛部位與臨床相符,可用鉤刀或微型剪刀將神經切斷。如疼痛部位涉及外耳深部,為迷走神經耳支影響所致,應同時切斷迷走神經前方1~2根根絲。切斷舌咽神經時少數可有血壓上升,切斷迷走神經時有時可心髒發生期外收縮、血壓下降、心髒停搏等副作用,手術時應密切觀察。神經切斷後疼痛不再發作,同側舌後1/3味覺喪失,軟齶、扁桃體區及舌根部麻木,咽部幹燥不適,輕軟齶下垂及短暫性吞咽困難。自神經血管減壓術應用臨床後,不僅解除了疼痛,又保留了神經的完整,優點較多。但有的病人術中未發現壓迫的血管,手術仍有一定的複發率,故神經切斷術仍然是本病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

  神經血管減壓術:麻醉、切口、骨窗形成和硬腦膜切開均與麵肌痙攣微血管減壓術相同。顯露頸靜脈孔和舌咽、迷走、副神經,將小腦半球向內上方牽開,刺破蛛網膜,放出腦脊液,待腦壓降低後,將小腦半球向後內和上方牽開,找出頸靜脈孔和舌咽、迷走、副神經。舌咽和迷走兩神經自腦幹發出後,向前、向內走行至頸靜脈孔、副神經根與小腦腦橋角處向前行走。舌咽神經僅一根,且較迷走神經粗大,單獨自蛛網膜包裹,獨自穿過一個硬腦膜孔,很容易與迷走神經的根區別。顯露壓迫神經的血管襻。多在舌咽、迷走神經出腦幹處,可見椎動脈或小腦後下動脈壓迫神經。在顯微鏡下細心遊離壓迫神經的動脈,並在神經與血管間填入適當大小的滌綸片或特氟隆棉。對與舌咽神經粘連的增厚蛛網膜和小腦亦應進行鬆解。然後使病人試咽口水或飲少許液體,如疼痛消失,手術即告成功。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