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兒咽鼓管較短、咽口位置低、峽部寬、管腔大故細菌易經咽鼓管浸入中耳。
2、機體抵抗力低,易感染上呼吸道傳染病。
3、咽部淋巴組織豐富。
4、局部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全。
5、哺乳位置不當,或乳汁流出過急。
小兒急性中耳炎患者的並發症主要包括急性乳突炎、骨膜下膿腫、麵癱、腦膜炎等,疾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給患者帶來健康隱患,因此一定要及時治療。
1、全身症狀重,如急性病容,發熱,脈速。
2、嬰幼兒由於鼓膜厚,中耳炎不易穿孔,鼓膜無顯著紅腫。2歲以內應注意腦膜刺激征的出現。2歲內一般不會發生急性化膿性乳突炎,主要由於2歲時小兒乳突氣房開始發育。兒童常表現為搖頭,哭鬧,耳痛(嬰兒表現為撕扯自己的耳朵,1歲內表現為耳漏、發熱)。
3、耳鏡:鼓膜飽滿或隆起,鼓膜活動度降低且充血發紅;鼓膜水腫造成的鼓膜渾濁和雲霧狀外觀需與鼓膜瘢痕鑒別;鼓膜發紅需與嬰兒啼哭或高熱引發的鼓膜粉紅色斑暈鑒別。
4、症狀懷疑時,必要時作顳骨高分辨CT,避免漏診。
小兒急性中耳炎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嬰兒6個月內懷抱式喂養;避免仰臥式奶瓶;6-12月避免鎮靜劑的應用及避免接觸二手煙
1.鼓膜
鬆弛部或全鼓膜內陷,表現為光錐縮短、變形或消失,錘骨柄向後、上移位,捶骨短突明顯外突,前後皺襞夾角變小。鼓室積液時鼓膜失去正常光澤,呈單黃、橙紅色或琥珀色,光錐變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蘭或乳白色,鼓膜緊張部有擴張的微血管,短突顯比堊色,捶骨柄呈浮雕狀。若液體為漿液性,且未充滿鼓室,可透過鼓膜見到液平麵。此液麵狀如弧形發絲,稱為發狀線,凹麵向上。頭位變動時,其與地麵平行的關係不變。透過鼓膜有時尚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後氣泡可增多。鼓氣耳鏡檢查,鼓膜活動受限。
2.拔瓶塞聲
分別緊壓耳屏後速放,雙耳分別試驗,患者自覺患耳有類似拔瓶塞時的聲響。
3.聽力檢查
音叉試驗及純音樂聽閥測試結果顯示傳導性聾。聽力損失正負不一,重者可達40dBHL左右。聽力障礙顯著者,應行聽性腦幹反應和耳聲發射檢查,以確定是否對內耳產生影響。
4.CT掃描
可見中耳係統氣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1、宜吃健脾補腎之品
宜吃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
1、忌吃蔥、蒜、蝦、蟹,少食蛋類及其它引發毒邪的食物
忌吃肥膩、寒涼生冷之品。
1、早期應用足量抗生素
觀察策略(輕微耳痛,體溫在過去的24小時低於39度)推遲2-3天使用抗生素;病情嚴重是指中到重度耳痛,發熱超過39°C,及早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首選阿莫西林80-90mg/kg。d;病情嚴重的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90mg/kg。d;阿奇黴素(第一天10mg/kg,餘下4天5mg/kg)或克拉黴素(15mg/kg。d分2次頓服);對青黴素耐藥肺炎鏈球菌的可以使用克林黴素(30-40mg/kg。d分3次頓服);輸液使用頭孢三嗪(50mg/kg)。
2、鼓膜穿刺
症狀持續存在需鼓膜穿刺,細菌培養。
3、鼓膜切開術
由於小兒鼓膜不易穿孔,適時行鼓膜切開術,對縮短病程和防止並發症甚為重要。
4、乳突開放術
經一般治療後症狀無好轉,乳突氣房已融合,蓄濃時,應及時手術。
5、治療時間
10天,6歲以上的5-7天,中耳積液的治療需要持續觀察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