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肢>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簡介

相關問答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後脫位多見,出生時即存在,女多於男,約6:1,左側比右側多一倍,雙側者較少。主要由於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此外,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遺傳因素也較明顯。

【詳情】

01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有許多理論闡述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病因,如機械因素、內分泌誘導的關節鬆弛、原發性髖臼發育不良和遺傳因素等。臀位產時有異常屈髖的機械應力,可導致股骨頭後脫位。韌帶鬆弛曾被認為是重要發病因素,妊娠後期母親雌激素分泌增多會使骨盆鬆弛,有利於分娩,也使子宮內胎兒韌帶產生相應鬆弛,在新生兒期較易發生股骨頭脫位。但很難以單一的因素來解釋本病的原因,一般認為遺傳和原發性胚質缺陷對發病可能起重要作用。胎兒的髖關節開始是間質性軟骨形成的裂隙,先呈深凹圓形,然後逐漸變淺,呈半圓形。出生時,髂骨、坐骨及恥骨僅部分融合,髖臼窩極淺,所以分娩時胎兒髖關節有很大的活動幅度,以使胎兒容易通過產道。因此,胎兒在出生前後這段時間內,最容易發生髖關節脫位。若胎兒下肢置於伸直內收位,則股骨頭不易置於髖臼的深處,極易脫位。

02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對於髖關節脫位,不論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均可並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而手術治療後還可發生再脫位和關節僵硬,需在治療中注意預防。下麵是關於常見並發症的具體介紹。

1、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此係醫源性並發症,主要是機械性壓力致動脈缺血所致。salter提出5條診斷標準:

  (1)複位後1年,股骨頭骨骺核仍不出現。

  (2)複位後1年,現存骨骺核生長停滯。

  (3)複位後1年,股骨頸部變寬。

  (4)股骨頭變扁,密度增加或出現碎裂現象。

  (5)股骨頭殘餘畸形,包括頭變扁變大、扁平髖、髖內翻、股骨頸短寬等。

2、術後再脫位

  術後再脫位雖然發病率不高,但一旦發生,預後不良,可發生股骨頭壞死和關節僵硬,應盡力預防。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關節囊緊縮不理想,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其次為前傾角過大而未給予矯正。還有頭、臼不對稱,處理不好等原因。應加強預防,一旦發生,應及早手術處理。

3、髖關節運動受限或僵硬

  此並發症較為常見,患者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脫位股骨頭位置越高,髖關節周圍攣縮越重,若未行矯正,極易發生髖關節運動受限或僵硬,特別是術後應用髖人字石膏固定者更易發生,應加強術後的早期關節功能鍛煉,采取髖關節外展石膏支架固定,術後1周應坐起練習活動。也可不用石膏固定,術後采用持續性被動活動進行關節功能鍛煉。

0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有哪些典型症狀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至今病因還不太明確的疾病,其有多種表現症狀,通過許多實驗可以發現其症狀表現比較明顯,下麵是關於本病症狀的具體介紹:

1、嬰兒期單側脫位者

  兩側臀皺紋和大腿皮紋不對稱,腹股溝紋深而位高,患肢較短。雙側脫位者,會陰部增寬,有些細心的母親除可發現上述變化外,也會發現病兒大腿不易分開,往往在換尿布時發現髖部有彈跳現象。

2、Ortolani試驗

  是早期發現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有效而又簡單的檢查方法。具體做法:讓患兒仰臥並屈髖屈膝至90°,檢查者將拇指放在患兒大腿內側,示指和中指放在大轉子處,將兩側大腿逐漸外展、外旋;如有脫位,可感到彈響或跳動聲,髖部才能外展、外旋至90°,如將大腿內收、內旋,拇指向外推,股骨頭可再脫位,再次有彈響或跳動聲,稱為Ortolani試驗陽性(彈進彈出試驗),適用於新生兒的檢查。

3、Barlow試驗

  又稱“穩定”試驗,是Ortolani試驗的改良。嬰兒平臥,檢查者的兩手中指放在兩側大轉子處,兩手拇指放在大腿內側小轉子附近,將髖屈至90°,膝完全屈曲,然後將兩髖外展至45°,若檢查者中指感到股骨頭滑入髖臼內,表明有脫位。再用置於大腿內側小轉子附近的拇指將股骨頭推向後外側,若感到股骨頭自髖臼後緣滑出,放鬆拇指後,股骨頭又滑入髖臼內,表明髖是不穩定的,稱為Barlow試驗陽性。年齡較大病兒不宜做此檢查。

4、脫位期

  病兒開始行走的時間比正常小兒晚。步行時出現的異常是無痛性跛行。雙側髖脫位者,呈鴨式步態,即左右搖擺,站立時骨盆前傾,臀部後聳,腰部前凸。單側脫位者,患肢短縮,平臥時雙膝屈至90°,兩膝頂端不在一個平麵上,低的一側表明有脫位。即Allis征陽性。

5、Trendelenburg試驗

  令患兒單足站立時,對側骨盆不能抬起,以保持身體平衡,則站立足側髖有病變,即為Trendelenburg試驗陽性。

04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應該如何預防

  通常我們所說的脫臼就是關節脫節,是指身體骨骼部位失去了正常的連接關節脫位可分為多種,依照不同的部位劃分而分髖關節脫位是關節脫位的一種,出現髖關節脫位時可影響運動機能,那麼該怎麼預防呢?髖關節脫位預防方法有下麵幾點:

  1、限製髖關節的伸展活動,其他活動均不受限除個別髖關節內有阻礙複位因素外,絕大多數患兒都可達到複位治療,亦不會發生股骨頭無菌壞死也有用連衣襪套法及外展為繈褓支具法,維持4個月以上

  2、全麻下,患兒仰臥位,患側髖、膝關節各屈曲90°,沿大腿長軸方向牽引,同時壓迫大轉子部位,使股骨頭納入髖臼內達到整複後,由於蛙式石膏容易影響股骨頭發育及產生缺血性改變,故目前國內、外小兒外科已不用蛙式石膏而改為"人字位石膏",即髖關節僅外展80°左右,膝關節微屈,上石膏後允許患兒帶石膏踩地活動

  3、一部分輕型患兒,仍可使用帶蹬吊帶法治療若使用4-6周後不能複位者,可改用手法整複,石膏固定法

  4、時脫位程度加重,骨與軟組織的繼發改變也較嚴重,手法整複難以成功,應采用手術治療行沙爾特骨盆截骨術股骨頸前傾角大於45°者應加作股骨旋轉截骨術

05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至今病因仍不明確的疾病,通常會發生在嬰幼兒時期,如果家長懷疑孩子可能是髖關節脫位,可以做如下的幾項檢查就能夠最終確定。

1、Von-Rosen(外展內旋位)攝片法

  嬰兒仰臥,使其兩髖伸直並外展45°,盡力內旋位攝片。正常時,股骨幹軸線的向上延長線經髖臼外緣相交於腰骶平麵以下。但髖關節脫位時,此線則經髂前上棘相交於腰骶平麵以上。然而,個別患兒的髖關節脫位在外展、內旋位有自然複位的可能,結果表現正常。本法測量較為可靠,適用於新生兒期股骨頭骨化中心尚未出現者。

2、Perkin象限

  股骨頭骨骺核骨化出現後可利用Perkin象限判斷髖關節的脫位情況。即在兩側髖臼中心間連一直線,稱為H線,再從髖臼外緣向H線做一垂線(P線),將髖關節劃分為四個象限,正常股骨頭骨骺位於內下象限內,在外下象限時為半脫位,在外上象限內時為全脫位。

3、髖臼指數

  從髖臼外緣向髖臼中心連線,其與H線相交所形成的銳角,稱為髖臼指數,其正常值為20°~25°。小兒開始步行後,此角逐年減小,至12歲時基本恒定於15°左右。髖關節脫位時此角明顯增大,甚至在30°以上。

4、CE角

  也叫中心邊緣角(center edge angle),即股骨頭中心點至YY'線的垂線與髖臼外緣和股骨頭中心點的連線所形成的夾角。其意義是檢測髖臼與股骨頭的相對位置,對髖臼發育不良或髖關節半脫位的診斷有價值。正常為20°以下。

5、Shenton線

  正常時,閉孔上緣弧形線與股骨頸內側弧形線相連形成一條連續的弧線,稱為Shenton線,髖關節脫位時此線中斷。

6、Simon線

  是髂骨外側緣至髖臼的外上緣,然後向下、向外,沿股骨頸外緣形成一條連續的縱弧線。髖關節脫位時,此弧線也中斷。

7、髖關節造影術

  在嬰兒期,股骨頭尚未骨化,髖關節絕大部分屬軟骨,在X線片上不顯影。故髖關節造影術有利於觀察關節的透亮部分和軟組織結構。方法是:患兒平臥位,全身麻醉,在無菌操作下,自髂前上棘以下1.5~2cm插入18號帶有針芯的穿刺針,進入皮膚後,向下、向內對準髖臼,直至觸及髖臼,然後轉向外進入關節囊。注入造影劑。在正常髖關節可觀察到:

  (1)股骨頭的大小和形態。

  (2)髖臼的軟骨緣。

  (3)環狀區,即環繞關節囊的區域,可見透明區環繞股骨頸,將造影劑一分為二。

  (4)橫韌帶,表現為造影劑內下的壓跡。

  (5)圓韌帶。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時,如關節盂緣內翻,可在股骨頭與髖臼間有充盈缺損,關節囊有明顯收縮,髖臼內有帶狀陰影,表明為肥厚的圓韌帶。

8、CT檢查

  近來有些學者用CT檢查嬰幼兒的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看到骨的缺損、髖臼變形引起脫位,並能看到骨的變化、軟組織的嵌入、股骨頸的前傾及股骨頭脫位的程度。

06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病人的飲食宜忌

  發現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時,通常會采取手術療法進行治療,為了使疾病能夠得到更好的康複,患者朋友需要注意下麵的飲食宜忌:

1、宜吃食物

  應增進營養,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類、雞蛋、豆製品等及適當增加鈣質。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如:青菜、芹菜、香蕉等。

2、忌吃食物

  忌食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香煙、飲酒等嗜好應戒除。

07西醫治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常規方法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原則是盡早診斷,及時治療。出生後一旦確立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診斷,應立即開始治療,可望獲得一個功能接近正常的髖關節。治療開始時的年齡越大,效果越差。現在給大家講講保守治療方法的具體流程。

1、保守療法的理論基礎

  保守療法的理論基礎是Harris定律,即頭臼同心是髖關節發育的基本條件。為了實現複位後髖關節的穩定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選擇一個維持髖關節穩定的姿勢,傳統的蛙式位是最理想的姿勢,但不利於股骨頭的血液供應。

  (2)根據患者的不同年齡選擇支具、夾板或石膏固定,要求穩定、舒適、方便、便於尿便管理,最好能使髖關節保持適當活動。

  (3)選擇髖關節發育的最適宜的年齡,年齡越小越好,一般以3歲以下為宜。

  (4)頭臼比例應相稱,如比例失調,則不能維持髖關節的穩定,甚至治療失敗。

  (5)複位維持一定的時間,使關節囊回縮至接近正常,去掉固定後可不再脫位。通常需3~6個月的時間,患者年齡越小,固定時間相應越短。

2、方法

  手法複位和各種夾板、石膏固定:手法複位後,對年齡在1歲以下的患者可應用各種可調式夾板或支具固定;而對1歲以上的患者,由於年齡較大,複位易活動且力量較大,造成夾板與支具不穩而發生脫位,需用石膏固定2~3個月後再改用夾板或支具固定。若可實現手法複位,為防止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發生,一般要采用以下各種措施加以預防。

  首先,要進行複位前牽引,以克服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攣縮,使肌肉鬆弛,以減輕複位後頭臼間的壓力。通常行懸吊皮牽引,對年齡2~3歲的Ⅲ度脫位者亦可選用骨牽引,一般牽引2~3周。

  其次,切斷內收肌。旋股內動脈走行於內收肌與髂腰肌之間,當處於蛙式位時,此動脈受壓而影響股骨頭血供,因此切斷內收肌不僅可克服內收肌攣縮,對防止股骨頭壞死也有一定作用。

  第三是在全身麻醉下輕柔手法操作。全身麻醉後肌肉鬆弛,有利於複位,但手法要輕柔,應采用一次複位的原則,即一次複位未獲成功,切忌反複進行整複,這樣會使股骨頭反複創傷,所以對一次複位未成功者,原則上應手術治療。

  第四,用人位(human position)固定法,即從外展、外旋90°起,逐漸內收至發生脫位的角度,這兩個角度間為安全範圍,選擇這個角度的中間值。如外展、外旋90°,內收至60°時發生了脫位,其安全範圍為30°,故人位為外展、外旋75°位。Ramsey指出,其安全範圍與內收肌攣縮程度有關,攣縮程度越重,安全範圍越小。人位有利於預防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發生,一般需固定6個月。

相關問答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