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下肢> 髕骨骨裂

髕骨骨裂簡介

相關問答

  髕骨是膝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中最大的籽骨。在伸膝活動中,髕骨通過杠杆作用能使股四頭肌力量提高約30%,尤其在伸直膝關節的最後10°~15°時,髕骨的作用更顯重要。髕骨骨折後如處理不當,將會嚴重影響膝關節的活動,甚至造成終生殘疾。由於髕骨切除後可導致永久性的膝關節功能受限,伸膝力量減弱,並可引起股四頭肌萎縮。因此,髕骨骨折後應盡量保存髕骨的完整,不主張進行髕骨切除。髕骨與股骨內外髁的前方形成髕股關節,髕骨骨折後應盡量恢複關節麵的平整,以減少創傷性髕股關節炎的發生。

【詳情】

01髕骨骨裂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骨折為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多因外力直接打擊在髕骨上造成髕骨骨折,如撞傷、踢傷等,骨折多為粉碎性。間接暴力,多由於股四頭肌猛烈收縮、牽拉所致,如突然滑倒時,膝關節半屈曲位,股四頭肌驟然收縮,牽髕骨向上,髕韌帶固定髕骨下部,而造成髕骨骨折,多為橫行骨折。

02髕骨骨裂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一、早期並發症

1、創傷性休克:嚴重股骨幹骨折內出血可達500~1000毫升甚至更多,創傷後的疼痛刺激,早期即可能發生休克。處理原則為早期固定減少內出血,擴充血容量和止痛,積極抗休克治療。

2、擠壓綜合征:嚴重擠壓傷導致股骨幹骨折,需要注意擠壓綜合征的發生。處理原則為預防急性腎功能衰竭和高血鉀,予以早期盡快補液,堿化尿液,利尿,解除腎血管痙攣等甚至行筋膜切開減壓等。

3、血管神經損傷:股骨幹下段骨折,骨折塊向後移位可傷及蟈靜脈和坐骨神經。處理原則做好骨折的固定,忌反複活動患肢。

 4、脂肪栓塞綜合征:股骨幹髓腔有大量黃骨髓,脂肪含量高,損傷後可引起脂肪栓塞綜合征,處理原則為患者嚴格製動,忌隨意搬動。

二、後期並發症

1、骨折畸形愈合:分為成角畸形、短縮畸形、旋轉畸形。處理原則兒童輕度短縮可自行糾正,成人輕度短縮可墊高鞋跟補償,短縮2。5厘米以上或旋轉畸形均需手術矯形治療。

2、骨折不連接:處理原則預防感染發生,有效固定和防止過早活動。

3、膝關節僵直:長時間的牽引固定膝關節或手術及骨折創傷波及膝關節可造成膝關節攣縮僵硬。處理原則進行早期膝關節屈伸活動,手法按摩或手術鬆解等。

4、髕骨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

  髕骨骨折骨不愈合發生率低,為2.4%~4.8%。治療:對無症狀或症狀輕微采用非手術治療,雖然骨折不愈合,但是患膝功能尚可,對於有明顯症狀的患者采用手術治療,根據具體情況做切開複位張力帶鋼絲固定,髕骨部分切除,髕骨全切除,術後大部分患者功能明顯改善。

5、髕骨再骨折:發生率1%~5%,由於在骨愈合後短期內,股四頭肌腱控製膝關節穩定作用尚未完全恢複,加之髕骨內固定不夠堅強,膝關節置動時間不足,當患者鍛煉或行走時,在保護不充分的情況下,患膝突然腿打軟,股四頭肌猛力收縮,造成再骨折,若骨折後骨塊分離大,髕旁腱膜組織撕裂,仍需切開複位內固定。

03髕骨骨裂有哪些典型症狀

  髕骨骨折的發生年齡一般在20~50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約為2∶1。髕骨骨折後常發生膝關節腫脹積血,髕前可見皮膚擦傷及皮下血腫,壓痛明顯,有移位的骨折可觸及骨折間隙。被動活動時膝關節劇痛,有時可感覺到骨擦感。髕骨骨折通常按照骨折位置、骨折後的外形及移位的程度進行分類。

 1、無移位的髕骨骨折

  (1)無移位的橫形骨折。

  (2)無移位的粉碎性骨折。

  2、有移位的髕骨骨折

  (1)髕骨中1/3橫形骨折。

  (2)髕骨上或下極橫形骨折。

  (3)有移位的粉碎性骨折。

  (4)縱行骨折。

  (5)骨軟骨骨折。

  橫形骨折最為常見,約占所有髕骨骨折的50%~80%,大多發生於中1/3或下級;粉碎性骨折占30%~35%;縱行骨折及骨軟骨骨折最少見,占12%~17%。縱行骨折常因直接暴力作用於髕骨的一側關節麵而引起。骨軟骨骨折通常發生於青少年,並且常在創傷性髕骨脫位或半脫位時合並發生。

04髕骨骨裂應該如何預防

 1、踝泵練習:患者活動足踝——用力、緩慢、盡可能大範圍地活動足踝,對於促進循環、消退腫脹、防止深靜脈血栓具有重要的意義

2、傷後早期疼痛稍減輕後,即應開始練習肢四頭肌等長收縮每小時不少於100次,以防肢四頭肌粘連,萎縮,伸膝無力,為下地行走打好基礎如無禁忌,應隨時左右推動髕骨,防止髕骨與關節麵粘連,練習踝關節和足部關節活動

 3、膝部軟組織修複愈合後開始練習抬腿傷口拆線後,如局部不腫脹無積液,可帶著石膏托扶雙拐下地,患肢不負重

 4、4—6周後去除外固定,開始練習膝關節屈伸活動經過長時間固定,膝關節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鍛煉礙,因此應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的鍛煉,如主動鍛煉和被動鍛煉結合,床上鍛煉和床下鍛煉結合,用器械鍛煉和不用器械鍛煉結合等剛去除外固定時,主動屈膝較困難,可多采用被動啟動形式,如別人幫助屈膝;待有一定活動度後改為主動活動病人可在臥床時主動伸屈膝關節,也可下地扶床邊或門框下蹲以練習膝關節伸屈功能壓砂袋法也很簡單,即讓病人坐在床邊,將患肢伸出床沿,在踝部上壓3kg左右砂袋,每次15分鍾,每日2—3次,但應注意被動活動力量要緩和,以免造成新的損傷,同時鍛煉的強度應因人而異,以不引起疲勞為宜

 5、術後不需石膏托外固定者,則可以早期練習關節活動功能

05髕骨骨裂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攝X線片時應采用膝關節側位及斜位,而不用前後位。側位雖然對判明橫斷骨折以及折塊分離最為有用,但不能了解有無縱形骨折以及粉碎骨折的情況。斜位可常規采用外旋450位,以避免與股骨髁重疊;既可顯示其全貌,更有利於診斷外側的縱形骨折。如懷疑內側有損傷時,則可取內旋450位。如臨床高度懷疑有髕骨骨折而各位及側位X線片均未顯示時,可再照髕骨切位X線片。

06髕骨骨裂病人的飲食宜忌

1、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愈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

2、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髒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3、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複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4、早期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複。

5、不可以形補形:有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會使骨折愈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隻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愈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無妨。

6、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複能力,而機體修複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愈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7、忌不消化之物: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限製,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時有便秘。

07西醫治療髕骨骨裂的常規方法

 手術治療

1、適應證:髕骨骨折超過2~3mm移位,關節麵不平整超過2mm,合並伸肌支持帶撕裂骨折,最好采用手術治療。其治療目的是:恢複關節麵形狀,修複伸膝裝置並牢固內固定,以允許早期活動。

 2、手術入路:髕前橫弧形切口,弧頂在髕骨下極下1mm~1.5cm,兩側至兩側側方中點,此切口,能充分顯露折塊,骨折複位及修複伸肌擴張部和滑膜撕裂。根據皮膚擦傷情況,亦可采用膝正中縱切口或髕旁外側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向遠近端分離,顯露髕骨前麵,股四頭肌腱、髕腱及內外側擴張部。通過擴張部的撕裂口,徹底清除關節內血腫及碎骨塊。用兩把大的巾鉗將骨折塊複位,通過擴張部,觸摸關節麵,經反複調整巾鉗位置,達手摸關節麵平整,即將巾鉗暫固定,根據骨折情況,采用內固定,最後修複擴張部。改良張力帶鋼絲,用兩枚2mm的克氏針自髕骨上極穿入,經骨折塊由下極穿出,兩針位於股骨四頭肌腱兩側,並平行,然後用18#鋼絲,環繞克氏針四個尖端固定。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