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原因
肩胛上神經卡壓可因肩胛骨骨折或盂肱關節損傷等急性損傷所致。肩關節脫位也可損傷肩胛上神經。肩部前屈,特別是肩胛骨固定時的前屈,使肩胛上神經活動度下降,易於損傷。腫瘤、肱盂關節結節樣囊腫,以及肩胛上切跡纖維化等,均是肩胛上神經卡壓的主要原因。有報道認為,肩袖損傷時的牽拉也可致肩胛上神經損傷。各種局部脂肪瘤和結節均可壓迫肩胛上神經的主幹或肩胛下神經分支,引起卡壓。
2、發病機製
Sunderland認為,肩胛上神經在通過肩胛上切跡時神經相對固定,使其易於在重複運動時受損,肩胛骨和盂肱關節的重複運動使神經在切跡處摩擦,出現神經的炎性反應及水腫,這樣就可導致卡壓性損害。已經知道,肩胛骨遠端的運動可致肩胛上神經拉緊,引起“懸吊效應”,使神經在切跡處絞索,引起神經病變。Mizuno等報道,當副神經麻痹後,肩胛骨向下外側下垂可使肩胛上神經受到肩胛上橫韌帶的牽拉。肩胛上神經肩關節支可引起盂肱關節疼痛,這是臨床最常見的症狀。肩胛上神經病變以單側為主,也有雙側發病的報道。
本病的並發症主要是當壓迫嚴重且持久時,可造成神經纖維發生脫髓鞘變化,甚至遠端軸索崩解,髓鞘發生Waller變性。肢體活動時,處於狹窄通道內神經纖維在機械刺激下發生慢性損傷性炎症,並加重水腫-缺血的惡性循環。從而進一步造成損害,因此本病患者應積極進行治療,以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1、患者常有肩周區彌散的鈍痛,位於肩後外側部,可向頸後及臂部放射,但放射痛常位於上臂後側,患者常感肩外展,外旋無力,進行性病例可有岡上肌萎縮,然而,多數病例無明顯的肌萎縮,因此,臨床診斷比較困難。
2、通常患者有創傷或勞損史,例如,肩部受到直接創傷或間接傷,如摔倒時伸手導致肩關節過度外展,以致扭傷;還有部分患者有肩關節過度勞損,如運動性勞損(如從事排球,籃球,網球等運動),肩部勞作性損傷史。
3、有創傷或勞損的患者肩部以銳痛為主,肩部活動時可加重,疼痛可為持續性,嚴重者影響睡眠,無明顯的肌萎縮,抬臂困難或患側手不能達對側肩部,有些患者除有肩部疼痛外無其他症狀,疼痛可持續數年。
4、肩胛上切跡部壓痛或位於鎖骨與肩胛岡三角間區的壓痛是肩胛上神經卡壓最常見的體征,斜方肌區也可有壓痛,如肩胛切跡處卡壓,壓痛點在肩胛切跡處,肩外展,外旋肌力減弱;岡上肌,岡下肌萎縮,特別是岡下肌萎縮;由於有肩胛上關節支支配肩鎖關節,可出現肩鎖關節壓痛,如肩胛岡盂切跡處卡壓,則疼痛較肩胛上切跡處卡壓輕,壓痛位於岡盂切跡處,局部除岡下肌萎縮外,其他表現不明顯。
肩胛上神經卡壓可因肩胛骨骨折或盂肱關節損傷等急性損傷所致肩關節脫位也可損傷肩胛上神經所以對受累的關節應加以保護,降低關節負荷,減輕體重,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負重和不良的姿勢,使用手杖、步行器等平時對受累關節注意保暖,可以用熱水袋、熱毛巾等熱敷,大伏天盡可能避免空調、電扇直接對關節吹風
1、肌電檢查
肌電檢查和神經傳導速度檢查有助於肩胛上神經卡壓綜合征的診斷,Khaliki發現,肩胛上神經卡壓綜合征患者誘發電位潛伏期延長,岡上肌肌電可出現正向波,纖顫波以及運動電位減少或消失。
2、X線檢查
使肩胛骨在後前位X線片上向尾部傾斜15°~30°,以檢查肩胛上切跡的形態,有助於診斷。
肩胛上神經卡壓症飲食多食兩素:兩素即維生素和纖維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它神經代謝非常重要的物質,維生素C、維生素D,等是人體不可缺的營養物質,有些脂溶性維生素易引起缺乏,所以應適當吃些牛奶粗米、粗麵、胡蘿卜、新鮮蔬菜和水果來補充,適當吃些堅果,核桃、白果、鬆子等,它們含豐富的神經代謝營養物質。忌煙、酒、辛、辣、炸烤食物。
一、基本要求
肩胛上神經卡壓的治療仍以手術鬆解為主。保守治療如休息、理療、止痛藥物的應用,以及局部封閉治療也可選用。對以創傷或牽拉引起的肩胛上神經損傷,早期可保守治療。如為明確的慢性卡壓,應早期手術治療,進行神經鬆解及肩胛上切跡擴大術。
二、手術療法
肩胛上神經卡壓鬆解術常采用三種入路:後入路、前入路和頸部入路。後入路是最常用的手術入路,手術步驟如下:
1、麻醉與切口
(1)麻醉:全身麻醉,取側臥位。
(2)切口:從肩峰開始,沿肩胛岡向內側延長至肩胛骨的脊柱緣,長約10cm(圖1)。
2、手術步驟
遊離切口上側皮緣,切開深筋膜,辨明斜方肌止點,順切口方向切斷該肌止點。找到斜方肌與岡上肌的肌間隙做鈍性分離,向下分離達肩胛骨的上界,繼續向外側分離,找到肩胛上神經和肩胛上血管。將肩胛上血管向外側牽開,充分顯露肩胛上神經可能存在的卡壓因素,如肩胛上橫韌帶及各種纖維束帶等,並對卡壓因素進行鬆解。將肩胛上神經遊離、牽開,用骨鑿對肩胛上切跡進行擴大。術後將肢體遠端懸吊,並盡早進行功能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