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原因
黃熱病病毒屬蟲媒病毒B組披膜病毒科,病毒直徑約22~38nm,呈球形,有包膜,含單股正鏈RNA。易被熱、常用消毒劑、乙醚、去氧膽酸鈉等滅活,但在血中能於4℃保存1個月,在50%甘油中於0℃下可存活數月,於-70℃或冷凍幹燥條件下可保持活力數年。
最初分離的黃熱病毒Asibi株通過組織培養弱化成17D株,用以製備減毒活疫苗,預防效果良好。
2、發病機製
病毒侵入人體後,迅速進入局部淋巴結,並在其中不斷繁殖,3~4天後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病毒血症。繼之,病毒侵入肝、脾、腎、心、骨髓、淋巴等處。數日後病毒從血中消失,而淋巴結、脾、骨髓中依然存在。
黃熱病的病理損害是由於病毒聚集於不同器官和組織並在其中繁殖所致,主要受損髒器為肝、腎、心,其他組織器官亦可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變。
肝髒病變主要在小葉中帶,肝細胞混濁腫脹,胞核變大,呈多發性微小空泡性脂肪改變,凝固性壞死及嗜酸透明變性。炎症反應輕微或缺乏,無明顯組織增生。嚴重肝髒病變可導致深度黃疸、出血及低血糖等。腎髒病變輕重不一,自腎小管上皮濁腫至腎小管壞死,特殊染色可見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球囊間隙與近端腎小管腔內有蛋白質物質。遠端腎小管存在透明與色素管型。腎功能減退和尿毒症係因血容量減少,腎小管壞死等所引起。心肌有廣泛退行性變和脂肪浸潤。重症病例可有灶性出血,病變常累及竇房結和希氏束,臨床可出現心率減慢、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狀。腦部偶見水腫及小的出血灶。組織學變化以細胞變性、脂肪浸潤、壞死,而無明顯的炎症細胞浸潤為特點。病灶呈散在性分布。
1、可能發生腎小球內有免疫複合物以及腎小球澱粉樣變性的沉積所致,出現蛋白尿及血尿。
2、由於細菌性感染,容易並發肺部炎症、齒齦潰爛、細菌性痢疾、走馬疳等。
3、急性粒細胞缺乏症,主要表現為表現為高熱、極度衰竭、壞死、口咽部潰瘍、局部淋巴結腫脹以及外周血象中粒細胞顯著減少,甚至消失。
4、由於血小板減少,患者常發生牙齦出血、鼻衄等症狀,嚴重者可發展成DIC引起嚴重出血。
5、其他重要並發症有休克、腸出血、心髒損害、多髒器功能減退等。
一、臨床表現
潛伏期3~6天,多數受染者症狀較輕,可僅表現為發熱,頭痛,輕度蛋白尿等,持續數日即恢複,重型患者隻發生在約15%的病例,病程經過可分為4期。
1、感染期:急起高熱伴有寒戰,劇烈頭痛及全身痛,明顯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患者煩躁不安,結膜充血,麵,頸潮紅,心率與發熱平行,以後轉為相對心搏徐緩,本期持續約3天,此時病毒在血中達高滴度,成為蚊蟲感染的來源,期末可有輕度黃疸,蛋白尿。
2、緩解期:發熱部分或完全消退,症狀緩解,持續數小時至24h。
3、中毒期:發熱與症狀複現,且更加重,此期毒血症消退,出現肝,腎,心血管功能損害以及出血症狀,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蛋白尿,少尿與氮質血症的程度和病情成正比,本期突出症狀為嚴重的出血如齒齦出血,鼻出血,皮膚黏膜瘀斑,胃腸道,尿道和子宮出血等,心髒常擴大,心搏徐緩,心音變弱,血壓降低,常伴有脫水,酸中毒,嚴重者出現譫妄,昏迷,尿閉,頑固性呃逆,大量嘔血,休克等,本期持續3~4天或2周,常在第7~10天發生死亡。
4、恢複期:體溫下降至正常,症狀和蛋白尿逐漸消失,但乏力可持續1~2周或更久,此期仍需密切觀察心髒情況,個別病例可因心律不齊或心功能衰竭死亡,存活病例一般無後遺症。
二、診斷
黃熱病根據病情輕重,可分為極輕型,輕型,重型和惡性型。
1.極輕型和輕型:僅靠臨床難以作出診斷,因其發熱,頭痛,肌痛僅持續1~2天自愈,難以與流感,登革熱等相鑒別,隻有依靠病原學或血清學試驗方能證實,這兩型病例數多,易忽略,是流行病學上的重要傳染源,輕症和隱性感染常需依賴血清免疫學試驗包括單克隆抗體,ELISA等技術始能得出結論,也可采用PCR檢測血標本的病毒RNA,必要時作血液的乳鼠腦內接種以分離病毒,若患者以往未患過同屬病毒感染,則血凝抑製試驗,中和試驗,補結試驗等的陽性結果即可藉以作出診斷,如第2份血清中仍無特異性抗體的出現,則可將黃熱病的可能性除外。
2、重型和惡性型:黃熱病臨床上可分為三期,全病程10天左右,重症病例的診斷一般無困難,流行病學資料及一些特殊臨床症狀如顏麵顯著充血,明顯相對緩脈,大量黑色嘔吐物,大量蛋白尿,黃疸等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1、管理傳染源患者宜就地治療,予以防蚊隔離加強國境檢疫,要求來自疫區的旅行者必需持有效的預防接種證書
2、切斷傳播途徑本病流行的規模取決於適於媒介蚊蟲密度增加的條件,防蚊、滅蚊是重要措施之一
3、保護易感者預防接種是防止暴發流行和保護易感者的有效措施長期使用的曆史證明黃熱病減毒活疫苗17D是一種有效的疫苗,劑量0.5~1.0ml皮下注射一次即可,接種後7~9天即可產生免疫力,保持10年以上,雞蛋過敏者應慎用自1945年應用以來總劑量已達20億人份,隻發現18例腦炎與疫苗有短暫的聯係,其中15例年齡均在4個月或4個月以下的兒童,提示這種減毒活疫苗有嗜神經性,特別是對未成熟神經係統的毒性作用是明確的有的國家規定6個月以下兒童不應接種近期研究表明黃熱病疫苗與乙肝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傷寒Vi多糖菌苗聯合接種,均不會減低各自的免疫效果,副反應也未增加
1、一般常規及生化檢查早期中性粒細胞數減少,血小板計數正常或稍減少,血清膽紅素,ALT,AST等升高,病程等4~5天尿蛋白可增高至3~5g/L,大便隱血常呈陽性,腦脊液壓力常增高,細胞數正常,心電圖可示ST-T波異常,PR和QT間期改變等,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及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見於黃疸病例。
2、病毒分離取病程4日以內的患者血液注入乳鼠腦內或傳代的Vero細胞,可分離出病毒,並用血清免疫學進行鑒定。
3、血清免疫學試驗取急性期及發病後2~4周的恢複期血清作IgM抗獲ELISA(IgMontibodycaptureELISA),血凝抑製試驗,補體結合試驗或中和試驗,IgM抗體,血凝抑製抗體和中抗體在發病後5~7天內出現,CF抗體在病後7~14天內出現,恢複期血清的抗體效價呈4倍以上增高者可確診為本病,由於IgM和CF抗體存在的時間相對較短,效價升高時提示近期感染,如血清內有特異性IgG抗體且效價無動態變化,則提示病人過去曾感染過本病。
采用ELISA方法檢測發病早期血清中的病毒抗原,有助早期診斷,此方法特異,敏感性較高,可在數小時內獲結果,在一般實驗室均可采用。
4、病毒核酸的檢測應用逆轉錄(RT)-PCR方法檢測黃病毒RNA,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國內外均有報道,為本病的早期,快速診斷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但此項檢查需要一定的技術和條件,一般實驗室難以推廣。
5、肝穿刺檢查對患者不宜進行肝穿刺,因可導致出血等嚴重後果,對死亡病例可用內髒穿刺刀截取小塊肝組織作病理檢查,小鼠接種和酶免疫測定(應用單克隆抗體或人多克隆IgM抗體)。
6、心電圖可見PR及QT間期延長及ST-T波異常。
黃熱病患者給予高蛋白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吃蓮藕比較好。
蓮藕的食療價值:生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散瘀、補脾、開胃、止瀉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熱淋。熟藕性溫、味甘;具有益胃健脾、養血補益、生肌、止瀉功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煩躁口渴、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忌吃肥膩食品。如肥肉、奶油、油炸食品等均屬肥膩食品忌飲酒及大量飲咖啡、濃茶。
一、治療
本病無特效療法,曾試用於幹擾素誘導劑polyⅠ∶C和病毒唑(ribavirin)於恒河猴的早期實驗性感染,未獲明顯效果。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至完全恢複為止,即使輕症病例也不可忽視,以防止心血管係統突然發生變化,活動量宜逐漸增加。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發生頻繁嘔吐時禁食,並於靜脈內適量補液,給予5%~10%葡萄糖鹽水或血漿,但需注意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2、對症治療:高熱給予酒精擦浴或其他物理降溫措施。劇烈頭痛可采用小量解熱鎮痛劑,但忌用可導致出血的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止吐可用胃複安5~10mg口服或肌注,呃逆嚴重可肌注或靜注利他林10~20mg等。腎上腺皮質激素可試用於有心肌損害者,同時給氧吸入。有繼發細菌感染或並發瘧疾者給予合適抗菌藥物或抗瘧藥。休克、DIC、尿毒症、心力衰竭等的處理見有關各節。
重症病人如能進入重點監護室,則某些病例可能因而獲救。
二、預後
輕症患者一般順利恢複,不留後遺症。重症患者的病死率隨每次流行而異,受種族、年齡、其他乙組蟲媒病毒引起的免疫狀態等多因素影響,可達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