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止“怒”的智慧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3-01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怒”則氣上,經常生氣的人經常會兩脅疼痛,頭痛如裂,我們一般隻會去解決這些發怒之後的症狀,但是如何解決根源的問題呢?如何讓自己少發怒呢?黃帝內經中有很多關於“怒”的描述,這裏將控製怒的方法總結如下:

《內經》中有“怒則氣上”、“多陰者多怒”、“血有餘則怒”、“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肝氣虛則恐,實則怒”等大量涉及“怒”的內容,成為後世醫家發揮和完善中醫情誌理論的基礎。由於怒對人體的影響以消極為主,所以研究製怒方法對於養生保健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較高的實踐價值。本文試從《內經》原文出發探討製怒的方法。

髒腑精氣生怒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髒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天有五行禦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髒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兩篇所說雖有出入,但喜怒生於五髒是其共同的認識,即五髒精氣導致情誌的產生。

在《內經》其他篇中,又分別從生理病理和預防的角度,詳細論述了怒生於髒腑的具體機製,如《靈樞·五變》說:“黃帝曰: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髒皆柔弱者,善病消癉。黃帝曰:何以知五髒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多怒,柔者易傷也。黃帝曰:何以候柔弱之與剛強?少俞答曰:此人薄皮膚,而目堅固以深者,長衝直揚,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留,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

這裏雖然是以解釋消渴病的發病機理為主,但其中兩次提到“剛強多怒”,說明髒腑剛強是怒多的原因之一。《靈樞·本藏》說:“誌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髒不受邪矣。”將“悔怒不起”作為“五髒不受邪”的條件之一,從發病學的角度反證了怒與五髒的關係。

#p#副標題#e#

氣血是怒的物質基礎

《內經》在強調怒生於五髒的同時,又闡述了怒與氣血的關係。《素問·調經論》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指出血的多少與怒和恐有關。同時,該篇還從氣血運行的角度論述了情誌與氣血的相關性,如:“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指出氣血運行失常是驚狂、心煩、記憶力減退等情誌異常的重要機製,其中“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可導致心煩善怒。《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也說:“血氣上逆,令人善怒。”明代醫家江涵墩在《筆花醫鏡》中說:“怒氣泄則肝血必大傷,怒氣鬱則肝血又暗損,怒者血之賊也”,從病理的角度強調了怒與肝血的關係。

製怒之法

一般認為易怒屬於性格因素,但也有一些人表現為階段性或周期性的易怒,這就說明製怒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根據《內經》理論,筆者將製怒法歸納為以下幾種:

以情勝情《內經》提出了用情誌製怒的方法,後世稱之為“以情勝情”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和《素問·五運行大論》均有“怒傷肝,悲勝怒”的說法。其理論依據是,在五行學說中,怒對應於肝和木,悲對應於肺和金,在五行生克關係中金克木,所以說“悲勝怒”。翁壽承在《吳醫彙講》中說:“肝為木髒,欲散而苦急。經曰:‘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又曰:‘怒則氣上’。夫以將軍之官,至剛之髒,複以憤怒而助其氣,是急也,非散也,故曰傷也。若夫悲者,有所哀痛而然也。經曰:‘悲則氣消’,則當氣逆之時,適以此消氣者值之,謂之曰勝,誰曰不然。”文中詳細解釋了悲勝怒的機製。對於“悲勝怒”的方法,張子和的描述則較為具體,即:“悲可以治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

#p#副標題#e#

調整髒腑功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東方生風…在髒為肝…在誌為怒”,說明怒與肝具有不同於他髒的親和力。因此“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此處所說的“肝病”其性質並不明確,《靈樞·本神》的表述就比較清楚,即“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朱丹溪根據《內經》肝的生理病理特點提出“司疏泄者,肝也”(《格致餘論》),後世醫家據此認為“易怒”屬“肝失疏泄”。《雜病源流犀燭》則更明確地指出:“治怒為難,惟平肝可以治怒,此醫家治怒之法也。”因此,從調整髒腑功能的角度來看,善怒者應從瀉肝著手,後世運用龍膽瀉肝丸、瀉青丸、丹梔逍遙散等治療肝火上炎之煩躁易怒,其理論依據當起源於此。

調節陰陽平衡《靈樞·行針》說:“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說明個體陰陽的盛衰對喜怒的影響有不同的傾向性,陽氣多者熱情爽朗多喜樂,陰氣多者沉滯抑鬱而多惱怒,此處言多陰者多怒。但在《素問·病能論》中,則根據狂證的表現,提出怒是陽氣盛的結果:“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於陽也。帝曰:陽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這種兩處結論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情況,在《內經》中並不鮮見,孟迎春等提出的假說似可解釋這一問題,孟氏認為,憤怒和鬱怒是人們發怒的兩種基本表現形式,前者是指怒而發泄,指向他人或他物,後者是指怒而不發,鬱結於心指向自我。按照中醫理論的一般規律,多陰者之怒應屬鬱怒,陽氣盛之怒應屬憤怒。#p#分頁標題#e#

因此,從調節陰陽平衡的角度出發,製怒的方法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多陰者之鬱怒,予疏理氣機,解除陰盛所致的抑鬱沉滯狀態,可選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二是陽盛所致的憤怒,應平抑上亢之陽,《內經》“使之服以生鐵絡為飲”治療“陽厥”,其實已經反映了這一治療原則,後世運用黃連解毒湯、鎮肝熄風湯、礞石滾痰丸等治療煩躁、怒狂等,即是對《內經》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驅邪製怒《內經》還提出了邪氣導致多怒的觀點,如《素問·繆刺論》說:“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指出“邪客於足少陰之絡”是“無故善怒”的原因,這裏沒有明確說明是什麼邪氣。但在《素問·風論》中則敘述較為明晰,說:“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噎幹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說明心風和肝風均可導致善怒。由於後世醫家對於心風和肝風的認識有分歧,所以其直接的指導意義並不十分確定,但至少可以說明,以驅邪為手段能夠達到製怒的目,至於驅邪的具體方法則應以辨證施治為依據,靈活選擇與病證較為吻合的治療手段。

針刺製怒《內經》中還提到了易怒的針刺療法,如《靈樞·雜病》曰:“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陽”,其中“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與脾虛肝旺,肝脾不調證吻合,刺足太陰經可以補脾虛,達到協調肝脾關係而製怒的目的;“怒而多言”與肝膽氣盛證一致,刺足少陽經可以疏泄肝膽之氣以製怒。

順應五運六氣運氣學說是《內經》理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內容是討論不同年份的氣候變化規律,以及氣候變化對生物體,尤其是對人體生理、發病的影響,其中也有情誌方麵的內容,如:《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上應歲星。甚則忽忽善怒……歲土不及,風乃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飄揚而甚,秀而不實,上應歲星。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善怒。”指出在“木太過”和“土不及”的年份,民眾均可出現“善怒”,提示在這兩類年份,人們應該注意控製情緒,最大限度地減少怒對健康的影響。

修身養性《靈樞·本神》雲:“誌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髒不受邪矣。”這段話至少反映了兩個觀點,一是:“誌意和”是“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的原因;二是要做到“五髒不受邪”,就要“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這裏的“誌意和”就是說心態要保持樂觀從容,心平氣和,是修身養性的最佳境界,修身養性以減少發怒,應屬製怒諸法中之最佳者。

以上這麼多種抵製怒氣的方法,可以用“悲”來化解,可以調節肝髒的功能,可以修身養性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去嚐試,抑製“怒”氣,保護我們的身心健康。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