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說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不好會造成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難以消化進而造成吸收不好,就會出現心慌頭暈症狀!腎陰虛會出現盜汗,腿腳無力,腰部隱隱痛,麵色晦暗等症狀!,但是有這些症狀的人可能還不知道是自己的脾腎出了問題,所以我們詳細給大家介紹脾胃腎虛有哪些症狀!
脾腎陽虛多由感受寒邪較重,或久病耗氣損傷脾腎之陽氣,或久瀉不止,損傷脾腎之陽,或其他髒腑的虧虛,累及脾腎兩髒等引起。脾虛陽氣不足,多引起大腸功能失調,表現為或腹瀉,或便秘。吸收不良綜合症、潰瘍性結腸炎、習慣性便秘常出現或伴有此症。
一、泌尿生殖方麵:
夜間多尿:一般夜尿次數在2次以上,或尿量超過全日的1/4,嚴重者夜尿一小時一次,尿量接近或超過白天尿量,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屬於“夜間多尿”。白天小便正常,獨夜間尿多,正是本症的特點,多因腎氣虛弱所造成。要徹底根治,必須抓住溫扶先天腎陽之氣這一主要環節,增強腎氣的固攝氣化作用,才能獲得陽複陰退的效果。
二、精神狀態方麵:
1、畏寒肢冷:“畏寒”指有怕冷而且怕風吹的感覺。“肢冷”指四肢手足冰冷,甚至冷至肘、膝關節的症狀。“畏寒肢冷”往往伴隨腰膝酸痛、神疲倦臥、少氣懶言、口淡不渴等腎虛病症。
2、頭暈無力,失眠多夢:腎作為人體重要的髒器之一滋養和溫煦著其他髒腑,若其他器官久病不愈,就容易傷及腎髒。許多慢性病如慢性肝炎、冠心病、支氣管哮喘、高血壓等病人,往往伴隨有腎虛症狀。要想根治腎虛,徹底治好其他器官的疾病是根本之道,否則都是“治標不治本”之舉。
3、腰痛:腰痛根本在於腎虛,可分為內傷和勞損。內傷腎虛一般指先天不足、久病體虛或疲勞過度所致。輕者難以彎腰或直立,重者出現足跟疼痛、腰部乏力等症;勞損指體力負擔過重,或長期從事同一固定姿勢的工作(使用電腦、開車等),久之會損傷腎氣,導致腎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