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益壽的艾灸保健法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8-01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中醫學裏有許多延年益壽的養生保健措施,灸法保健就是其中一種重要手段。據臨床報道,現代已將灸法廣泛用於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ED(勃起功能障礙)、陽虛便秘、痛經、盆腔炎、麵癱、頸椎病、偏頭痛、慢性風濕性關節炎、中風。主要是(對缺血性中風)等神經係統、運動係統、消化係統、呼吸係統、生殖係統等數十種常見疾病的治療。

我國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遠古人類知道用火的時候。“灸”字早在《說文解字》一書中解釋作“灼”,意思是用火灼體,借熱力給人體以溫熱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達到透熱、擴熱、傳熱、溫補以防治疾病之目的。

灸法所用原料很多,但以艾葉為主。艾葉芳香,能通十二經,入三陰,理氣血。正如《名醫別錄》說:“艾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

灸法治療範圍廣泛,尤其對慢性虛弱性疾病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症更為適宜。其治療作用可歸納為以下6方麵:

溫通經絡,行氣活血 灸法其性溫熱,能起到溫通活血作用。臨床上可治經脈氣血阻滯不通、四肢活動障礙、關節疼痛以及中風偏癱等。

回陽複脈,溫中散寒 灸中脘、氣海、關元、足三裏、腎俞等穴,對脾虛泄瀉、消化不良、脘腹脹痛,以及命火不足、腎陽虛冷所致的陽痿、遺精、帶下、夜尿頻數等,均有良效。

#p#副標題#e#

調和營衛,升陽益氣 溫灸肺俞、大椎、足三裏等穴,臨床上可治衛陽不固、腠理疏鬆,經常用於傷風感冒或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特別是采取“冬病夏治”的方法,在夏秋之交灸肺俞、足三裏2~3個療程(10天為1療程),可增強體質、密固肌表,預防感冒、哮喘等效果尤佳。灸百會、中脘、足三裏等,對中氣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腎下垂、脫肛等,有升陽益氣之功。

培補元陽,預防疾病 秋冬季節常灸氣海、關元、命門、中脘、足三裏等穴,可強壯元陽、理脾和胃,有預防疾病之作用。臨床證實,灸足三裏、氣海等穴,有降低血液凝聚、激發經氣運行、疏通經絡之作用,可預防腦血栓形成;隔薑灸足三裏和懸鍾穴有降壓作用,如患高血壓的中老年人,突感手指、足趾有麻木感,速灸以上兩穴,能預防中風的發生;隔薑灸神闕穴(肚臍)15~20天,可使脾胃增運、六腑通暢,周身之氣得以暢行,從而達到益壽保健之目的。又據報道,用艾灸足三裏等穴,可治放療後白細胞減少,改善患者虛弱症狀,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達到扶補正氣的目的。

健脾祛濕,療痹止痛 灸法有溫經氣、散寒邪、除濕氣、止疼痛的作用。對感受風寒濕邪、痹阻經脈的痹證,以及年高體弱、氣血虛虧、寒濕凝重的腰痛和脘腹疼痛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灸法,性溫熱,能散寒凝,如癰疽未熟者可使之消散,已熟者令其速潰。對年高體弱、氣血不足而久不收口者,可使之收口生肌。灸法還有使白細胞升高、吞噬能力增強以及減少炎症滲出的作用。

總之,灸法既可補陽又可調陰,有暢通經絡、溫散寒濕等作用。特別對中老年人正氣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有溫補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很多老年人應用了艾灸保健後感到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減少了疾病的發生,收到了祛病延年的功效。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